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79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充分的耐腐蚀性并且充分地抑制了金粉缺陷的具有良好的表面美观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对具有规定的成分组成的钢原材实施热轧而制成热轧钢板,对该热轧钢板依次实施热轧板退火、喷丸处理以及酸洗,接着实施冷轧以及冷轧板退火,所述制造方法中,将上述热轧板退火中的加热温度设定为800~900℃、将保持时间设定为1~24小时,将上述喷丸处理中的碰撞能量设定为10~40kJ/m

Cold-rolled stainless steel sheet with ferric syste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充分的耐腐蚀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表面美观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工业标准:JISG4305中规定的SUS430(16~18质量%Cr钢)在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中廉价且耐腐蚀性优良,因此被用于建材、家电产品、厨房器具等各种用途中。对于应用于这些用途的钢板而言,除了要求能够通过冲压成形等加工成规定形状的成形性以外,还要求具有充分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表面光泽以及表面性状(以下,也将它们统称为表面美观性)。特别是,近年来,有效利用作为原材料的不锈钢的金属光泽的产品较多,因此,强烈要求表面美观性优良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在此,作为使得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的表面美观性降低的因素,特别是可以列举作为表面剥离型缺陷的金粉(golddust)缺陷(以等效圆直径计为约50μm以下、深度约50μm以下的表面剥离。因该表面剥离现象而在表面形成微小凹凸,在该部位发生光的漫反射而使得钢板表面的反光的美观性降低。有时也称为一闪一闪发亮(twinkling)。)。作为实现这样的金粉缺陷的减少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表面性状优良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含有C:0.0010~0.30%、N:0.0010~0.050%、Cr:10.0~30.0%、S:0.010%以下、P:0.04%以下、Mn:0.01~1.0%、Si:0.01~1.0%、Ni:1.0%以下、O:0.010%以下,进一步含有Sn:0.005~0.10%、Sb:0.005~0.10%中的一种或两种,余量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轧后的酸洗时在含有酸洗促进剂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渍100秒以上,使钢板中的长径/短径为2以上的塌陷缺陷面积率为0.1%以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046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780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金粉缺陷的原因,认为是由P的晶界偏析引起的在热轧板退火后的硫酸酸洗时产生的晶间腐蚀(晶间侵蚀)。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防止在热轧板退火时等产生的P的晶界偏析,添加相对于P的含量为0.5~2倍的Sn或Sb中的一种以上。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铁素体系不锈钢上粘贴为了防止钢材保管时的处理缺陷而使用的保护膜时,将该保护膜剥离时,存在产生金粉缺陷的部位,不能说充分地抑制了金粉缺陷。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关于金粉缺陷的原因,也认为是热轧板退火后的酸洗时所产生的晶间腐蚀(晶间侵蚀),但是,对于按照专利文献2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对应于SUS430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粘贴为了防止钢材处理时的瑕疵而使用的保护膜时,将该保护膜剥离时也存在产生金粉缺陷的部位,仍然不能说充分地抑制了金粉缺陷。如此,仅通过防止热轧板退火后的酸洗时所产生的晶间腐蚀(晶间侵蚀),无法充分地抑制金粉缺陷,因此,现状是要求开发出具有充分的耐腐蚀性并且抑制了金粉缺陷的具有良好的表面美观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充分的耐腐蚀性并且充分地抑制了金粉缺陷的具有良好的表面美观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及其有利的制造方法。在此,“充分的耐腐蚀性”是指:对于JISH8502中规定的盐水喷雾循环试验,将盐水喷雾(35℃、5质量%NaCl、喷雾时间:2小时)→干燥(60℃、相对湿度40%、保持时间:4小时)→湿润(50℃、相对湿度≥95%、保持时间:2小时)设为1个循环而进行8个循环时的、钢板表面的生锈面积率((钢板表面的生锈面积/钢板表面的总面积)×100(%))为25%以下。另外,“良好的表面美观性”是指:·使用倍率为10倍的放大镜(loupe)通过目视对钢板的表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没有氧化皮残留以及喷丸痕迹残留,·另外,进行表面剥离试验(金粉缺陷的评价)、即在钢板的表面上以使膜长度方向与钢板的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式粘贴涂布有粘合力为1.80N/20m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宽度为100mm、长度为200mm的聚乙烯制膜(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金属板用表面保护材料,SPV-363)后将该膜沿膜长度方向剥离的表面剥离试验时,在钢板的表面产生的剥离缺陷(以下,也称为表面剥离缺陷)为每100cm2中5处以下。在此,表面剥离缺陷是指以等效圆直径计为10μm以上的剥离缺陷(剥离部位)。需要说明的是,剥离深度大概为约5μm。另外,大多以圆形发生剥离,有时也以具有方向性的峡谷状发生剥离。此外,表面剥离缺陷的每100cm2中的部位数量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倍率为100倍对将上述膜剥离后的部分的钢板表面观察200个视野并根据观察到的表面剥离缺陷的部位数量和观察视野面积计算出的。此外,冷轧钢板还包括在冷轧后实施冷轧板退火、接着利用酸洗除去冷轧板退火时生成的氧化皮并且进一步根据需要进行平整轧制而得到的钢板(冷轧退火-酸洗钢板)、在冷轧后实施光亮退火作为冷轧板退火并且进一步根据需要进行平整轧制而得到的钢板(冷轧退火钢板)。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各种研究。其结果得出如下见解:重要的是,(1)将成分组成的Si含量限制为0.40质量%以下,并且,(2)在制造时,适当地控制热轧板退火条件,(3)在此基础上,在热轧板退火后的酸洗之前进行喷丸处理,适当地控制其处理条件、特别是碰撞能量,由此,可以得到抑制了金粉缺陷的具有良好的表面美观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即,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通常依次经过热轧、热轧板退火、喷丸处理、酸洗、冷轧以及冷轧板退火并进一步在冷轧板退火后根据需要经过酸洗以及平整轧制的工序来制造。如上所述,在以专利文献1以及2为代表的现有技术中,认为金粉缺陷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在热轧板退火后的酸洗中产生的晶间腐蚀(以下,也简称为晶间腐蚀)。但是,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各种实验,结果发现,有时即使不发生晶间腐蚀也会产生大量金粉缺陷,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考虑金粉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以往所认为的晶间腐蚀。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反复进行了大量实验,在与产生大量金粉缺陷的钢板相同的条件下,制造了各种该钢板的制造途中的中间原材钢板、具体而言为热轧板退火后实施酸洗后的阶段的钢板(以下,也称为热轧退火-酸洗钢板)以及刚冷轧后得到的钢板(实施冷轧板退火前的冷轧状态的钢板,以下也称为冷轧状态的钢板),进行了热轧退火-酸洗钢板以及冷轧状态的钢板的表层部的详细的金属组织的观察。其结果发现,·在与产生了大量金粉缺陷的钢板相同的条件下制造的热轧退火-酸洗钢板的表层部中,在一部分晶界上产生了微小的龟裂,·另外,在与产生了大量金粉缺陷的钢板相同的条件下制造的冷轧状态的钢板的表层部中,上述热轧退火-酸洗钢板中发现的晶界上的龟裂大幅进展,·并且,在该龟裂的进展部位粘贴规定的保护膜,经过一定时间后将该保护膜剥离时,在该龟裂的进展部位,产生表面剥离缺陷,该缺陷导致金粉缺陷产生。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上述见解认为在热轧退火-酸洗钢板的表层部发现的晶界上的龟裂成为金粉缺陷的产生因素,为了抑制在该热轧退火-酸洗钢板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对具有以质量%计含有C:0.015~0.050%、Si:0.05~0.40%、Mn:0.45~1.00%、P:0.04%以下、S:0.010%以下、Cr:16.0~18.0%、Al:0.001~0.010%、N:0.025~0.080%以及Ni:0.05~0.60%、余量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的钢原材实施热轧而制成热轧钢板,对该热轧钢板依次实施热轧板退火、喷丸处理以及酸洗而制成热轧退火‑酸洗钢板,接着,对该热轧退火‑酸洗钢板实施冷轧以及冷轧板退火,所述制造方法中,将所述热轧板退火中的加热温度设定为800~900℃、将保持时间设定为1~24小时,将所述喷丸处理中的碰撞能量设定为10~40kJ/m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2 JP 2017-2467491.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冷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对具有以质量%计含有C:0.015~0.050%、Si:0.05~0.40%、Mn:0.45~1.00%、P:0.04%以下、S:0.010%以下、Cr:16.0~18.0%、Al:0.001~0.010%、N:0.025~0.080%以及Ni:0.05~0.60%、余量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的钢原材实施热轧而制成热轧钢板,对该热轧钢板依次实施热轧板退火、喷丸处理以及酸洗而制成热轧退火-酸洗钢板,接着,对该热轧退火-酸洗钢板实施冷轧以及冷轧板退火,所述制造方法中,将所述热轧板退火中的加热温度设定为800~900℃、将保持时间设定为1~24小时,将所述喷丸处理中的碰撞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野正崇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