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溺水救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救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溺水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公园人工湖、水库、湖泊等数量大,但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监控存在盲区和死角、救生意识淡漠等原因,很多时候会造成落水事故,更可能造成了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而在溺水救援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风浪大、环境黑暗、距离远等问题,使得救援过程异常的困难。这样可能会导致发生溺水救援不及时,而致使溺水者丧生。并且溺水者在溺水过程中容易慌乱,救援人员直接与溺水者接触容易受到拖拽,不仅影响正常救援,更可能危及救援者的人身安全。目前存在比如救生圈、救生衣等小型典型救生装置,其救援响应速度慢,且容易消耗救援人员的体力。也有救援冲锋舟、皮筏艇等大型救生装置,但价格较贵,占地大并且维护困难,很难对公园人工湖、水库、湖泊等进行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实用的溺水救援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溺水救援装置,包括机体、第一推进器、第二推进器、高压气瓶、气囊控制组件,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分别位于机体两侧带动机体移动,高压气瓶固定到机体上,高压气瓶的出气口连接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溺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0)、第一推进器(11)、第二推进器(12)、高压气瓶(3)、气囊(4)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推进器(11)和第二推进器(12)分别位于机体(10)两侧带动机体(10)移动,所述高压气瓶(3)固定到机体(10)上,所述高压气瓶(3)的出气口连接气囊(4)的充气口,所述高压气瓶(3)的出气口位置处设有触发装置,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控制第一推进器(11)、第二推进器(12)和触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溺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0)、第一推进器(11)、第二推进器(12)、高压气瓶(3)、气囊(4)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推进器(11)和第二推进器(12)分别位于机体(10)两侧带动机体(10)移动,所述高压气瓶(3)固定到机体(10)上,所述高压气瓶(3)的出气口连接气囊(4)的充气口,所述高压气瓶(3)的出气口位置处设有触发装置,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控制第一推进器(11)、第二推进器(12)和触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为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通过无线电遥控连接第一推进器(11)、第二推进器(12)和触发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溺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杆(14)和第一舵机(21),所述遥控装置通过无线电遥控连接第一舵机(21),所述扭杆(14)与机体(10)铰接,所述扭杆(14)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第一推进器(11)和第二推进器(12),所述扭杆(14)和第一舵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红,黄春茂,叶冠宇,邓兆东,王挥淇,彭绍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