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22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包括:发泡A面,其中发泡A面中部和发泡A面前部均设置有若干沟槽,若干沟槽沿发泡A面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且每一沟槽呈折线状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沟槽的分布降低了表面层发泡的硬度,起到了类似于后附着舒适性发泡层的效果,可通过控制沟槽的形状、尺寸及分布密度,从而实现对人体的精确支撑,达到最好的舒适性体验。

A New Comfortable Foaming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汽车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座椅系统作为汽车内饰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则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购买汽车时除了考虑座椅的安全性、支撑性、定位性,对于座椅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泡是座椅结构中对于舒适性贡献最大的部件,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座椅均采用聚氨酯发泡,通过调节原材料比例来实现发泡的密度及硬度控制,这种发泡生产虽然工艺方便、成本低,但无法实现发泡硬度的局部精确控制,从而无法得到较高的舒适性体验;或通过在发泡表面附着一层舒适性泡棉来提高舒适性,这种生产工艺复杂、装配工时长且成本高。综上,目前的汽车座椅发泡舒适性存在无法低成本生产且局部精确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通过发泡A面增加沟槽来降低表层发泡硬度,再通过控制沟槽的深度、宽度及分布密度,从而实现对人体的精确支撑,达到最好的舒适性体验,且该舒适性发泡可以实现模具一体式成型,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包括:发泡A面,其中发泡A面中部和发泡A面前部均设置有若干沟槽,若干沟槽沿发泡A面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且每一沟槽呈折线状延伸。上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位于发泡A面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若干沟槽的槽深浅于位于发泡A面中部的若干沟槽的槽深。上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位于发泡A面中部的若干沟槽沿其长度方向分为等长的两部分,且发泡A面中部两部分的沟槽的槽宽相同。上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位于发泡A面前部的若干沟槽的槽宽与发泡A面中部的沟槽的槽宽相同。上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位于发泡A面中部且靠近发泡A面前部一侧的沟槽的槽宽大于位于发泡A面中部且背离发泡A面前部一侧的沟槽的槽宽。上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位于发泡A面前部的沟槽的槽宽与位于发泡A面中部且靠近发泡A面前部一侧的沟槽的槽宽相同。上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发泡A面的中部的沟槽的槽长长于发泡A面前部的沟槽的槽长。上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发泡A面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中,沟槽的分布降低了表面层发泡的硬度,起到了类似于后附着舒适性发泡层的效果;发泡型面通过模具一体式成型,生产及装配工艺简单;可通过控制沟槽的形状、尺寸及分布密度,从而实现发泡型面对人体的精确支撑,以实现较好的人体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发泡A面;11、发泡A面中部;12、发泡A面前部;2、沟槽;1’、发泡A面;11’、发泡A面中部;12’、发泡A面前部;2’、沟槽;1’、发泡A面;11’、发泡A面中部;12’、发泡A面前部;2’、沟槽;1’、发泡A面;11’、发泡A面中部;12’、发泡A面前部;2’、沟槽;1”、发泡A面;11”、发泡A面中部;12”、发泡A面前部;2”、沟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作具体阐述。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主要包括发泡A面1、发泡A面中部11、发泡A面前部12、沟槽2。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包括发泡A面,其中发泡A面中部11和发泡A面前部12均设置有若干沟槽2,若干沟槽2沿发泡A面1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且每一沟槽2呈折线状延伸。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发泡A面1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若干沟槽2的槽深浅于位于发泡A面中部11的若干沟槽的槽深,使发泡A面中部11的柔软性更佳。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位于发泡A面前部12的若干沟槽2的槽宽与发泡A面中部11的沟槽2的槽宽相同,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沟槽2的槽宽进行调整,以调整发泡A面1不同位置的舒适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发泡A面中部11的沟槽2的槽长长于发泡A面前部12的沟槽2的槽长,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沟槽2的槽长进行调整,以调整发泡A面1不同位置的舒适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发泡A面1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意图。该新型舒适发泡型面,沟槽的分布降低了表面层发泡的硬度,可根据舒适性的实际需求,对沟槽的槽深、槽宽以及沟槽的分布密度进行调整,在该实施例中对沟槽的槽深进行了调整,使发泡A面中部的沟槽的槽深较深,边缘的沟槽的槽深逐渐变浅,增强发泡A面中部的柔软性,以实现舒适性的要求,且该发泡面为一体成型式的,工艺简单。实施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主要包括发泡A面1’、发泡A面中部11’、发泡A面前部12’、沟槽2’。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包括发泡A面,其中发泡A面中部11’和发泡A面前部12’均设置有若干沟槽2’,若干沟槽2’沿发泡A面1’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且每一沟槽2’呈折线状延伸。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位于发泡A面中部11’且靠近发泡A面前部12’一侧的沟槽2’的槽宽大于位于发泡A面中部11’且背离发泡A面前部12’一侧的沟槽2’的槽宽,使发泡A面中部11’靠前部12’的一侧以及前部12’的舒适度更佳。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位于发泡A面前部12’的沟槽2’的槽宽与位于发泡A面中部11’且靠近发泡A面前部12’一侧的沟槽2’的槽宽相同,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沟槽2’的槽宽进行调整,以调整发泡A面1’不同位置的舒适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发泡A面中部11’的沟槽2’的槽长长于发泡A面前部12’的沟槽2’的槽长,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沟槽2’的槽长进行调整,以调整发泡A面不同位置的舒适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发泡A面1’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意图。该新型舒适发泡型面,沟槽的分布降低了表面层发泡的硬度,可根据舒适性的实际需求,对沟槽的槽深、槽宽以及沟槽的分布密度进行调整,在该实施例中对沟槽的槽宽进行了调整,发泡A面中部靠近前部一侧的槽宽以及前部的槽宽较宽,以实现该位置舒适性的要求,且该发泡面为一体成型式的,工艺简单。实施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新型舒适发泡型面主要包括发泡A面1”、发泡A面中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包括:发泡A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A面中部和所述发泡A面前部均设置有若干沟槽,若干所述沟槽沿所述发泡A面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且每一所述沟槽呈折线状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包括:发泡A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A面中部和所述发泡A面前部均设置有若干沟槽,若干所述沟槽沿所述发泡A面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且每一所述沟槽呈折线状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发泡A面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若干所述沟槽的槽深浅于位于所述发泡A面中部的若干所述沟槽的槽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发泡A面中部的若干所述沟槽沿其长度方向分为等长的两部分,且所述发泡A面中部两部分的所述沟槽的槽宽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舒适发泡型面,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发泡A面前部的若干所述沟槽的槽宽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辉徐绍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通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