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05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栓,包括分别由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内分别开设有供液体通过的腔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的侧面分别设有通向各自腔体的上出液口和下出液口,所述上出液口和所述下出液口分别包括出液管和包覆于此出液管外的工程塑料外壳,位于所述上阀体的下端的上连接座和位于所述下阀体的上端的第一连接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上螺孔和下螺孔,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通过所述上螺孔和所述下螺孔配合相应的固紧件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外观上更加平滑,一方面,大大减轻了消防栓的重量,方便消防栓的搬运和安装,且节省了消防栓的生产成本。

A fire hydr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栓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栓用品领域,特别指一种消防栓。
技术介绍
消防栓,正式叫法为消火栓,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消防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传统的消防栓包括分别由碳钢材质一体注塑成型的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和下阀体通过螺栓螺母实现固定连接,上阀体和下阀体的侧面分别一体成型有出液口,各出液口的内壁分别设有内螺纹用于与管道固定连接。目前的消防栓存在以下质量问题:碳钢特别是铬钼钢制的阀体在铸造过程中容易出现沙眼、毛刺、细微的裂纹和外观粗糙,且消防栓采用碳钢材质制成,因此质量较重,一个较大的消防栓甚至需要通过机械来搬运,造成了搬运和安装都很不方便,且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美观、质量较轻,安装方便和减少生产成本的消防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消防栓,包括分别由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内分别开设有供液体通过的腔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的侧面分别设有通向各自腔体的上出液口和下出液口,所述上出液口和所述下出液口分别包括出液管和包覆于此出液管外的工程塑料外壳,位于所述上阀体的下端的上连接座和位于所述下阀体的上端的第一连接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上螺孔和下螺孔,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通过所述上螺孔和所述下螺孔配合相应的固紧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座和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还分别开设有若干上减重孔和下减重孔。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座的下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此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端面设有相对应的环形的密封凸环。优选的,所述上阀体的腔体内设有连接部,所述上阀体的外壁上设有上连接圈。优选的,所述下阀体的腔体的内壁两侧相对应设有安装卡座,此安装卡座均由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构成。优选的,所述下阀体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座。优选的,所述出液管采用不锈钢出液管。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具有四个分离设置的连接沿,各所述连接沿之间形成四个固定口,且所述出液管的内壁上设有内壁螺纹。优选的,所述工程塑料外壳具有成型于所述固定口内的阻挡块。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工程塑料替代了传统的碳钢材料浇筑而成的消防栓,从生产工艺流程方面考虑,用工程塑料浇筑消防栓的工艺相比钢产品的铸造更加简便,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且工程塑料浇筑的消防栓能够有效避免碳钢铸造产生的沙眼、毛刺、细微的裂纹和表面粗糙的问题,使得消防栓更加美观;从产品性能上考虑,工程塑料相比于钢材质更耐腐蚀;从消防栓应用角度考虑,相比于碳钢材料铸造而成的消防栓,工程塑料浇筑而成的消防栓质量较轻,更加方便方便搬运与安装;进一步的,出液管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出液管和工程塑料外壳在安装时发生相对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上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阀体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阀体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出液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阀体,11、连接部,12、上连接圈,13、上连接座,131、上螺孔,132、上减重孔,133、密封槽,14、上出液口,15、阻挡块,2、下阀体,21、安装卡座,211、第一卡条,212、第二卡条,22、第一连接座,221、下螺孔,222,下减重孔,223、密封凸环,23、第二连接座,24、下出液口,3、出液管,31、连接沿,32、固定口,33、内壁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消防栓,包括分别由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上阀体1和下阀体2。上阀体1内开设有供液体通过的腔体,上阀体1的腔体内设有与管道的分流装置的升降选择杆相连的连接部11;上阀体1靠近其上端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消防栓的分流开关的上连接圈12;上阀体1的下端具有上连接座13,上连接座13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上螺孔131和上减重盲孔132,通过设置减重盲孔132进一步减轻上阀体1的重量;上连接座13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133,密封槽133内嵌设有密封圈;在上连接圈12与上连接座13之间设有上出液口14,上出液口14由出液管3和包覆于此出液管3外的工程塑料壳体组成,出液管3背向上阀体1中轴线的一端具有四个分离设置的连接沿31,各个连接沿31之间形成了固定口32,出液管3的内壁具有与外接管道的连接口相匹配的内壁螺纹33,在注塑上阀体1时,将出液管3放置在上阀体1的模具中对应于上出液口14的位置,而后进行工程塑料的浇筑,工程塑料包覆了连接沿31和固定口32,包覆固定口32的工程塑料在固定口32内形成了阻挡块15,通过将出液管3放置进模具与上阀体1一体浇筑,将出液管3紧固在上出液口14内,且工程塑料在固定口32内形成了阻挡块15,有效避免了出液管3在外接管道时与上阀体1发生相对转动而脱落。下阀体2内开设有供液体通过的腔体,下阀体2的腔体的内壁两侧相对应设有安装卡座21,此安装卡座21均由第一卡条211和第二卡条212构成,安装卡座21用于卡设分流装置的阀瓣密封面;下阀体2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座22,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座23,第一连接座22上设有与上阀体1的上连接座13相对应的下螺孔221,且第一连接座22上均匀设有下减重盲孔222,通过设置减重盲孔222进一步减轻了下阀体2的重量,第二连接座23上均匀设有用于连接的螺孔和用于减轻重量的减重盲孔;第一连接座22的上端面设有和上连接座13的密封槽133相对应的环形的密封凸环223;在第一连接座22和第二连接座23之间开设有与上阀体1结构相同的下出液口24,同样的,在浇筑下阀体2之前在模具的对应下出液口24的位置内放置了出液管3,通过浇筑工程塑料将出液管3紧固在下出液口24内。安装时,将上阀体1的连接部11与管道的分流装置的升降选择杆相连,然后将升降连接杆与分流装置的阀瓣密封面相连,在上阀体1的密封槽133内嵌设密封圈,而后将阀瓣密封面卡设进下阀体2的安装卡座21中,通过上阀体1的密封槽以及内嵌的密封圈与下阀体2的环形的密封凸环223相匹配,将上阀体1的上连接座13与下阀体2的第一连接座22密封,最后,通过将螺栓依次通过上螺孔131与下螺孔221,并用螺母固定,将上阀体1与下阀体2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工程塑料替代传统的碳钢材质,一方面,外观上更加平滑美观,一方面,大大减轻了消防栓的重量,方便消防栓的搬运和安装,另一方面也使得生产工艺更加简便,从而节省了消防栓的生产成本。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栓,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由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内分别开设有供液体通过的腔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的侧面分别设有通向各自腔体的上出液口和下出液口,所述上出液口和所述下出液口分别包括出液管和包覆于此出液管外的工程塑料外壳,位于所述上阀体的下端的上连接座和位于所述下阀体的上端的第一连接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上螺孔和下螺孔,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通过所述上螺孔和所述下螺孔配合相应的固紧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栓,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由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内分别开设有供液体通过的腔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的侧面分别设有通向各自腔体的上出液口和下出液口,所述上出液口和所述下出液口分别包括出液管和包覆于此出液管外的工程塑料外壳,位于所述上阀体的下端的上连接座和位于所述下阀体的上端的第一连接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上螺孔和下螺孔,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通过所述上螺孔和所述下螺孔配合相应的固紧件固定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和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还分别开设有上减重孔和下减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的下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此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献党魏荣辉魏鸿玲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丰泽畅宏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