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04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包括床身底座、工作台、立柱、X轴滑台、Z轴滑台、主轴,所述床身底座上平面前半段为倾斜面,所述工作台通过三角块固定在倾斜面上,床身底座上平面后半段设有横向的X轴导轨,所述X轴滑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X轴滑台并排设置在X轴导轨上,X轴导轨之间设有成排的磁板,X轴滑台下方设有配套的直线电机线圈,X轴滑台上平面设有纵向的Y轴导轨,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Y轴导轨上,所述Z轴滑台设置在立柱侧面的Z轴导轨上,所述主轴设置在Z轴滑台悬臂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刚性好、无共振,性价比高,加工范围大,使用寿命长。

A Main Structure of Vertical Double Channel Speed Cutting Machine with Fixed Workb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
技术介绍
高速切削机床简称速削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产品加工的要求不但要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加工效果,而且还要高效率,低成本。高速切削机床的出现满足了这个需求,高速切削机床集高效、优质、低耗于一身,具有以下优点:1、生产效率比常规切削加工提高5-10倍,加工时间大大减少;2、由于高速切削采用极浅的切削深度和窄的切削宽度,因此切削力至少可降低30%,可减少加工变形,能够加工一些薄壁类精细工件;3、刀具切削的频率高,不会造成工艺系统的受迫振动,保证了较好的加工状态;由于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和切削力都很小,使得刀具、工件变形小,保持了尺寸的精确性,加工质量得到提高;4、常规切削加工不能加工淬火后的材料,高速切削则可以直接加工淬火后的材料,可完全省去放电加工工序,消除了放电加工所带来的表面硬化问题,减少了人工光整加工程序。现有的速削机基本结构是一个可移动工作台+立柱,其中工作台可沿X、Y方向移动,Z轴滑台沿立柱上下移动,整体结构单一,已经不能满足规模生产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智能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结构新颖,刚性好、无共振,性价比高,加工范围大,使用寿命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包括床身底座、工作台、立柱、X轴滑台、Z轴滑台、主轴,所述床身底座上平面前半段为倾斜面,所述工作台通过三角块固定在倾斜面上,工作台上表面为平面,床身底座上平面后半段设有横向的X轴导轨,所述X轴滑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X轴滑台并排设置在X轴导轨上,X轴导轨之间设有成排的磁板,X轴滑台下方设有配套的直线电机线圈,X轴滑台上平面设有纵向的Y轴导轨,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Y轴导轨上,所述Z轴滑台设置在立柱侧面的Z轴导轨上,Z轴滑台与Z轴导轨通过三组滑块连接,所述主轴设置在Z轴滑台悬臂前端,所述X轴导轨、Y轴导轨、Z轴导轨上设有光栅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20-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X轴导轨数量为3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立柱与Y轴导轨也是通过磁板与直线电机线圈配合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Z轴滑台与Z轴导轨也是通过磁板与直线电机线圈配合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主轴和立柱间的间距为62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X轴采用直线电机技术,床身固定不动,X轴磁板固定于床身,两个通道共用轨道和磁板,每个通道单独配置大功率线圈,类似两辆磁悬浮列车在同一个轨道上面运行;同理,Y轴Z轴也采用同样的原理来运行。2、X轴采用3根导轨支撑,刚性更好,直线电机搭配光栅尺形成闭环控制,永无磨损;每个通道配置单独的光栅尺读头,互补干涉影响。3、双通道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两个通道结构完全一致,降低生产成本。一台设备相当于两台独立的设备,而造价仅传统单台设备的1.4倍。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在部分产品尺寸较大的状态下,仅使用一个通道进行加工,加工范围则是传统设备的2倍,更具备灵活性;双通道的速削机相当于传统两台小型设备加一台大型设备。4、工作台置于床身底座上平面前方,X轴滑台平行置于床身底座上平面后部,Y和Z安置于X轴上面。这种工作台和运动部件分离的结构,使得设备防护变得简单;加工时产生的废料会沿倾斜面向前排放,设备内部不容易有飞屑和切削液等,设备寿命大大增强。5、同时由于工作台与运动部件分离,工作台负荷大大降低,避免了传统工作台与运动轴共用产生振动的影响,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质量。6、Z轴采用加大加长结构,主轴和立柱间的间距增大到620mm,超出同类别最大的550mm,具备加工更大尺寸产品的能力,为了防止主轴前倾,本专利技术对设备结构质量进行了优化,Z轴采用3组滑块设计,增加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体结构Y轴Z轴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体结构X轴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床身底座,2、工作台,3、立柱,4、X轴滑台,5、Z轴滑台,6、主轴,7、倾斜面,8、三角块,9、X轴导轨,10、磁板,11、直线电机线圈,12、Y轴导轨,13、Z轴导轨,14、滑块,15、光栅尺,16、光栅尺读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包括床身底座1、工作台2、立柱3、X轴滑台4、Z轴滑台5、主轴6,所述床身底座1设置在地面上,床身底座1上平面前半段为倾斜面,所述工作台2通过三角块8固定在倾斜面上,工作台2上表面保持平面,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将工作台与滑台分离,结构新颖,工作台负荷大大减少,避免了传统工作台与运动轴共用产生振动的影响,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质量。工作台2置于床身底座1上平面前方,X轴滑台平行置于床身底座上平面后部,Y和Z安置于X轴上面。这种工作台和运动部件分离的结构,使得设备防护变得简单;加工时产生的废料会沿20-35°的倾斜面向前排放,设备内部不容易有飞屑和切削液等,保养维护工作量减少,设备寿命大大增强。本专利技术在床身底座1上平面后半段设有横向的3根X轴导轨9,刚性更好,运行更稳定,本专利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设置了两个X轴滑台4并排设置在X轴导轨9上,X轴导轨9上设有光栅尺15,X轴滑台下方设有光栅尺读头16,X轴导轨9之间设有成排的磁板10,X轴滑台4下方设有配套的直线电机线圈11,两个X轴滑台4可以在X轴导轨9上独立运行,相当于有两个通道,双通道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两个通道结构完全一致,降低了生产成本。一台设备相当于两台独立的设备,而造价仅传统单台设备的1.4倍。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在部分产品尺寸较大的状态下,仅使用一个通道进行加工,加工范围则是传统设备的2倍,更具备灵活性;双通道的速削机相当于传统两台小型设备加一台大型设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X轴滑台4运行采用直线电机技术,床身底座1固定不动,X轴磁板10固定于床身底座1上表面,两个通道共用导轨和磁板,每个通道单独配置大功率线圈11,类似两辆磁悬浮列车在同一个轨道上面运行,直线电机搭配光栅尺形成闭环控制,永无磨损;每个通道配置单独的光栅尺读头,互补干涉影响。同理,Y轴Z轴也是通过磁板与直线电机线圈配合运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X轴滑台4上平面设有纵向的Y轴导轨12,所述立柱3竖直设置在Y轴导轨上,所述Z轴滑台5设置在立柱侧面的Z轴导轨13上,Z轴滑台5与Z轴导轨13通过三组滑块14连接,所述主轴6设置在Z轴滑台悬臂前端,所述Y轴导轨、Z轴导轨上也设有光栅尺15。本专利技术所述主轴6和立柱3间的间距为620mm,超出同类别最大的550mm,加大加长,具备加工更大尺寸产品的能力,为了防止主轴前倾,本专利技术对设备结构质量进行了优化,Z轴采用3组滑块设计,增加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方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底座、工作台、立柱、X轴滑台、Z轴滑台、主轴,所述床身底座上平面前半段为倾斜面,所述工作台通过三角块固定在倾斜面上,工作台上表面为平面,床身底座上平面后半段设有横向的X轴导轨,所述X轴滑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X轴滑台并排设置在X轴导轨上,X轴导轨之间设有成排的磁板,X轴滑台下方设有配套的直线电机线圈,X轴滑台上平面设有纵向的Y轴导轨,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Y轴导轨上,所述Z轴滑台设置在立柱侧面的Z轴导轨上,Z轴滑台与Z轴导轨通过三组滑块连接,所述主轴设置在Z轴滑台悬臂前端,所述X轴导轨、Y轴导轨、Z轴导轨上设有光栅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台固定的立式双通道速削机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底座、工作台、立柱、X轴滑台、Z轴滑台、主轴,所述床身底座上平面前半段为倾斜面,所述工作台通过三角块固定在倾斜面上,工作台上表面为平面,床身底座上平面后半段设有横向的X轴导轨,所述X轴滑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X轴滑台并排设置在X轴导轨上,X轴导轨之间设有成排的磁板,X轴滑台下方设有配套的直线电机线圈,X轴滑台上平面设有纵向的Y轴导轨,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Y轴导轨上,所述Z轴滑台设置在立柱侧面的Z轴导轨上,Z轴滑台与Z轴导轨通过三组滑块连接,所述主轴设置在Z轴滑台悬臂前端,所述X轴导轨、Y轴导轨、Z轴导轨上设有光栅尺。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嵩杰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盐东速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