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楠楠专利>正文

一种防火隔离带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93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防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防火隔离带的制备装置,可以通过运输装置实现对两种不同的防火隔离板材的同时切割,方便两种不同的防火隔离板材的粘贴;可以通过涂胶装置对两种不同的防火隔离板材进行涂胶;通过下侧固定架中的反馈板实现两种不同的防火隔离板材的粘贴;可以通过缓冲装置实现对装置的缓冲,包括运输装置、涂胶装置、下侧固定架和两个缓冲装置,内端推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内端推簧弹力的作用推动着支架下侧的运输辊子远离内端滑柱,使得运输带处于张紧的状态;通过涂胶辊子一、涂胶辊子二和内端涂胶辊子之间的摩擦,可将涂胶支架内端的胶体涂抹到板材上。

A Fabrication Device of Fire-proof Isolation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隔离带的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防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防火隔离带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为CN201410392513.1一种防火隔离带形成装置,,包括:火焰探测单元,探测火焰中特定波段的紫外线所发出的脉冲量及持续发生时间并唤醒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喷洒单元,当火焰探测单元探测到达到预定值,喷洒单元喷洒水系灭火剂,形成防火隔离带,以阻止火灾的蔓延,其中:喷洒单元包括:壳体,火焰探测单元设置在壳体内;灭火剂储存罐,设置在壳体内;灭火剂自动控制定向喷洒嘴,设置在壳体顶部上,通过喷洒控制电磁阀与灭火剂储存罐相连;控制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控制模块被火焰探测单元的探测信号唤醒系统后,由控制模块来控制喷洒控制电磁阀的开启;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向控制模块供电。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形成防火隔离带,很好地阻止火势的蔓延,但是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完成防火隔离带的制备,只能实现防火隔离带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隔离带的制备装置,可以通过运输装置实现对两种不同的防火隔离板材的同时切割,方便两种不同的防火隔离板材的粘贴;可以通过涂胶装置对两种不同的防火隔离板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火隔离带的制备装置,包括运输装置(1)、涂胶装置(2)、下侧固定架(3)、两个缓冲装置(4)、连接皮带(5)和输入电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1)包括两个运输装配体(1‑1)、连接皮带一(1‑2)、连接皮带二(1‑3)、连接皮带三(1‑4)、轨迹驱动板(1‑5)、切割刀具组合(1‑6)、平行驱动板(1‑7)、固定底架装置(1‑8)、运输带(1‑9)、支架(1‑10)、运输辊子(1‑11)、内端推簧(1‑12)、内端滑柱(1‑13)、环形槽一(1‑14)、驱动柱(1‑15)、环形槽二(1‑16)、内端滑子(1‑17)、切割刀具(1‑18)、连接皮带四(1‑19)、驱动轮盘(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隔离带的制备装置,包括运输装置(1)、涂胶装置(2)、下侧固定架(3)、两个缓冲装置(4)、连接皮带(5)和输入电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1)包括两个运输装配体(1-1)、连接皮带一(1-2)、连接皮带二(1-3)、连接皮带三(1-4)、轨迹驱动板(1-5)、切割刀具组合(1-6)、平行驱动板(1-7)、固定底架装置(1-8)、运输带(1-9)、支架(1-10)、运输辊子(1-11)、内端推簧(1-12)、内端滑柱(1-13)、环形槽一(1-14)、驱动柱(1-15)、环形槽二(1-16)、内端滑子(1-17)、切割刀具(1-18)、连接皮带四(1-19)、驱动轮盘(1-20)、转动凸台(1-21)、内端滑杆(1-22)、转孔一(1-23)、转孔二(1-24)、固定外框(1-25)、上侧端盖(1-26)、驱动支杆(1-27)、上侧滑杆(1-28)、下侧固定杆(1-29)、输入锥齿(1-30)、中端锥齿一(1-31)、中端锥齿二(1-32)、中端锥齿三(1-33)、输出带轮(1-34)、中端支杆(1-35)、左侧支杆一(1-36)、左端支杆二(1-37)、支架一(1-38)、支架二(1-39)、支架三(1-40)、支架四(1-41)、支架五(1-42)、支架六(1-43)、支架七(1-44)、支架八(1-45)、滑料板一(1-46)、滑料杆(1-47)、滑料板二(1-48)、驻留支架(1-49)、驻留滑杆(1-50)、驻留拨杆(1-51)、驻留卡杆(1-52)、连接拉簧(1-53)和输入电机(1-55),内端滑柱(1-13)与支架(1-10)固定连接,运输辊子(1-11)设置有多个,多个运输辊子(1-11)均与支架(1-10)转动连接,运输带(1-9)与多个运输辊子(1-11)间隙配合连接,内端推簧(1-12)与内端滑柱(1-13)套接连接,环形槽一(1-14)设置在平行驱动板(1-7)的中端,驱动柱(1-15)设置有多个,多个驱动柱(1-15)均固定连接在平行驱动板(1-7)上,环形槽二(1-16)设置在轨迹驱动板(1-5)的中端,内端滑杆(1-22)、转孔一(1-23)和转孔二(1-24)均设置在切割刀具组合(1-6)上,内端滑子(1-17)与内端滑杆(1-22)滑动连接,切割刀具(1-18)与转孔一(1-23)转动连接,驱动轮盘(1-20)与转孔二(1-24)转动连接,切割刀具(1-18)与环形槽二(1-16)间隙配合连接,转动凸台(1-21)与驱动轮盘(1-20)固定连接,转动凸台(1-21)与环形槽一(1-14)间隙配合连接,驱动轮盘(1-20)与驱动柱(1-15)间隙配合连接,驱动支杆(1-27)与上侧端盖(1-26)转动连接,上侧端盖(1-26)与固定外框(1-25)固定连接,下侧固定杆(1-29)与固定外框(1-25)固定连接,上侧滑杆(1-28)与上侧端盖(1-26)间隙配合连接,中端锥齿一(1-31)与上侧滑杆(1-28)转动连接,输入锥齿(1-30)与输入电机(1-5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入电机(1-55)与固定外框(1-25)固定连接,中端锥齿三(1-33)与输出带轮(1-34)固定连接,输出带轮(1-34)与固定外框(1-25)转动连接,中端支杆(1-35)、左侧支杆一(1-36)、支架一(1-38)、支架二(1-39)、支架三(1-40)、支架四(1-41)、支架五(1-42)、支架六(1-43)、支架七(1-44)和支架八(1-45)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架装置(1-8)固定连接,两个运输装配体(1-1)之间通过两个左端支杆二(1-37)固定连接,滑料板一(1-46)与滑料杆(1-47)滑动铰接,滑料板二(1-48)与滑料杆(1-47)滑动铰接,驻留支架(1-49)与驻留滑杆(1-50)滑动连接,驻留滑杆(1-50)与滑料板二(1-48)铰接连接,驻留卡杆(1-52)与驻留滑杆(1-50)卡接,驻留滑杆(1-50)与驻留卡杆(1-52)贴合,连接拉簧(1-53)连接在驻留卡杆(1-52)和驻留支架(1-49)之间,左侧支杆一(1-36)与支架(1-10)固定连接,轨迹驱动板(1-5)与支架二(1-39)固定连接,内端滑子(1-17)与支架一(1-38)滑动连接,驻留支架(1-49)与支架八(1-45)固定连接,驻留拨杆(1-51)与支架五(1-42)转动连接,滑料杆(1-47)与支架六(1-43)滑动连接,固定板二(1-57)和固定板一(1-56)均与中端支杆(1-35)固定连接,滑料板一(1-46)与支架四(1-41)铰接连接,滑料板二(1-48)与支架七(1-44)铰接连接,左端支杆二(1-37)与固定外框(1-25)固定连接,平行驱动板(1-7)与支架三(1-40);所述涂胶装置(2)包括涂胶支架(2-1)、下侧支架(2-2)、物料辊子(2-3)、物料铰接杆(2-4)、物料推簧(2-5)、推子(2-6)、涂胶辊子一(2-7)、涂胶辊子推簧(2-8)、涂胶辊子二(2-9)、入料孔(2-10)、闭合杆(2-11)、拉杆(2-12)、啮合凸台一(2-13)、凸台滑杆一(2-14)、滑杆推簧一(2-15)、啮合凸台二(2-16)、滑杆推簧二(2-17)、凸台滑杆二(2-18)、内端推子(2-19)、排料孔(2-20)、推子滑杆(2-21)、推子推簧(2-22)、内端浮子(2-23)、下端铰接杆(2-24)、内端推簧(2-25)、转子推簧(2-26)、转子滑架(2-27)、内端涂胶辊子(2-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郑楠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