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76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绷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菌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纳米蒙脱石和Ti(SO4)2溶液制备得抗菌复合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称取剑麻纤维、竹纤维混合后加入进行负载,并加入壳寡糖搅拌,得抗菌材料;将得到的抗菌材料和棉纤维混合,得混纱,纱织造成绷带基材;将绷带基材至于蒸汽室内高温蒸处理处理后趁热取出,置于抗菌液中处理,取出后干燥,得抑菌医疗绷带。制得的绷带力学好,可降解,生物相容性高,抗菌性能持久,并且具有一定的自粘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bacteriostatic medical band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绷带
具体涉及一种抑菌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种类。简单的一种是单棚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复绷带是按部位和形状而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绷带,材料为双层棉布,其间可夹不同厚度的棉花,周边有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如眼绷带、背腰绷带、前胸绷带、腹绷带等。特殊绷带多在四肢和关节部位作固定用。医用绷带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感染风险,绷带为创口提供的湿润环境同样也适合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通常,人们会让绷带包裹银粒子用于杀死细菌,但是,银粒子的使用量过大会限制或降低疗效并对哺乳动物细胞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传统制备抗菌绷带,即为在其中添加抗菌离子,但结合度差,抗菌性能随着储存时间的推移会显著降低,并且这些抗菌粒子与细胞相容性差。所以,需要研发一种抗菌医用绷带,不仅能起到抗菌的效果,而且抗菌性能稳定,周期长,具有生物相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通过工艺的调整、基材的制备、抗菌液的结合,使得到绷带不仅具有柔软度和强度,而且该绷带不仅具有传统的杀菌抗菌,而且还能显著提高绷带的弹性和吸湿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1)称取纳米蒙脱石分散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向其中滴加0.3mol/L的Ti(SO4)2溶液,用碱液调节pH为8~10,搅拌20~30min后称取剑麻纤维、竹纤维混合后加入至其中,并加入剑麻纤维和竹纤维总质量1~3%的壳寡糖,搅拌60~100min,搅拌后取出湿纤维,并用水洗涤,置于真空烘箱中,先于60℃下干燥2h,再升温至120℃,干燥2h,干燥后得抗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分阶段干燥,能使纤维的弹性很好,并且与纳米颗粒间的结合力更强。进一步,所述蒙脱石与Ti(SO4)2溶液的质量比1:2~5;所述剑麻纤维和竹纤维的质量比为5~7:1。进一步,所述壳寡糖加入量为剑麻纤维和竹纤维总质量1~3%。(2)将得到的抗菌材料和棉纤维混合,混合后按照传统工序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砂、络筒、并线、倍捻后得混纱,将得到的混纱织造成绷带基材;进一步,所述抗菌材料和棉纤维的质量比10~15:1。(3)将绷带基材至于蒸汽室内高温蒸处理30~40min,处理后趁热取出,置于抗菌液中8~10h,取出后干燥,得抑菌医疗绷带。蒸汽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纤维的弹性,而且有利于活性基团暴露,便于后续处理。所述抗菌液的制备方法为:抗菌液由1~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0.8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0.1份柠檬酸、0.3~0.5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3~0.5份羟丙基纤维素、5~10份羧甲基壳聚糖和120~150份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先通过纳米蒙脱石和纳米二氧化钛复合,使水解生成的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在蒙脱石中,得复合抗菌颗粒,在未完全水解复合时,加入剑麻纤维和竹纤维载体,使复合得到抗菌颗粒负载于纤维的粗糙表面和微孔,并且加入壳寡糖,不仅可增强纳米抗菌颗粒与纤维间的结合力,并且壳寡糖分子内存在-NH2、-OH、-COOH等大量亲水的极性基体,还能使可接枝到纤维表面,和后续抗菌整理液进行反应,进一步提高抗菌能力和抗菌时间;(2)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液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其中羧甲基壳聚糖还具有优异的吸附性,粘结性、透气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直接通过浸渍的方法将抗菌剂固定在面料表面,并且在柠檬酸作为交联剂的条件下,柠檬酸中的羧基与面料张的羟基,与羧甲基壳聚糖中的羟基发生反应,不仅更增强相互之间的结合力,提高抗菌粒子的稳定性,而且还能显著提高绷带的弹性和吸湿效果。(3)本专利技术制备绷带力学特性好,可降解,生物相容性高,具有良好的杀菌抑菌效果,而且抗菌性能持久,并且具有一定的自粘性,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绷带并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称取2g纳米蒙脱石分散到1000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向其中滴加10g的0.3mol/L的Ti(SO4)2溶液,用碱液调节pH为8,搅拌20min后称取50g剑麻纤维、10g竹纤维混合后加入至其中,并加入剑麻纤维和竹纤维总质量1%的壳寡糖,搅拌60min,搅拌后取出湿纤维,并用水洗涤,置于真空烘箱中,先于60℃下干燥2h,再升温至120℃,干燥2h,干燥后得抗菌材料;(2)将得到的抗菌材料和棉纤维混合按质量比10:1混合,混合后按照传统工序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砂、络筒、并线、倍捻后得混纱,将得到的混纱织造成绷带基材;具体编制形状可根据客户进行选择调整。(3)抗菌液的制备:由1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0.1份柠檬酸、0.3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3份羟丙基纤维素、5份羧甲基壳聚糖和120份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将绷带基材至于蒸汽室内高温蒸处理30min,处理后趁热取出,置于抗菌液中8h,取出后干燥,得抑菌医疗绷带。实施例2(1)称取3g纳米蒙脱石分散到1000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向其中滴加15g0.3mol/L的Ti(SO4)2溶液,用碱液调节pH为9,搅拌25min后称取剑麻纤维、竹纤维混合后加入至其中,并加入60g剑麻纤维和10g竹纤维总质量2%的壳寡糖,搅拌80min,搅拌后取出湿纤维,并用水洗涤,置于真空烘箱中,先于60℃下干燥2h,再升温至120℃,干燥2h,干燥后得抗菌材料;(2)将得到的抗菌材料和棉纤维按质量比13:1混合,混合后按照传统工序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砂、络筒、并线、倍捻后得混纱,将得到的混纱织造成绷带基材;(3)制备抗菌液:由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6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0.1份柠檬酸、0.4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4份羟丙基纤维素、7份羧甲基壳聚糖和130份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将绷带基材至于蒸汽室内高温蒸处理35min,处理后趁热取出,置于抗菌液中9h,取出后干燥,得抑菌医疗绷带。实施例3(1)称取5g纳米蒙脱石分散到1000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向其中滴加25g0.3mol/L的Ti(SO4)2溶液,用碱液调节pH为9,搅拌30min后称取70g剑麻纤维、10g竹纤维混合后加入至其中,并加入剑麻纤维和竹纤维总质量3%的壳寡糖,搅拌100min,搅拌后取出湿纤维,并用水洗涤,置于真空烘箱中,先于60℃下干燥2h,再升温至120℃,干燥2h,干燥后得抗菌材料;(2)将得到的抗菌材料和棉纤维按质量比15:1混合,混合后按照传统工序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砂、络筒、并线、倍捻后得混纱,将得到的混纱织造成绷带基材;(3)抗菌液的制备:由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0.1份柠檬酸、0.5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5份羟丙基纤维素、10份羧甲基壳聚糖和150份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将绷带基材至于蒸汽室内高温蒸处理40min,处理后趁热取出,置于抗菌液中10h,取出后干燥,得抑菌医疗绷带。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抗菌液中未加入柠檬酸,其余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得绷带。对比例2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抗菌液中未加入复合抗菌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菌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纳米蒙脱石分散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向其中滴加0.3mol/L的Ti(SO4)2溶液,用碱液调节pH为8~10,搅拌20~30min后称取剑麻纤维、竹纤维混合后加入至其中,并加入壳寡糖,搅拌60~100min,取出湿纤维,用水洗涤,置于真空烘箱中,先于60℃下干燥2h,再升温至120℃,干燥2h,干燥后得抗菌材料;(2)将得到的抗菌材料和棉纤维混合,混合后按照传统工序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砂、络筒、并线、倍捻后得混纱,将得到的混纱织造成绷带基材;(3)将绷带基材至于蒸汽室内高温蒸处理30~40min,处理后趁热取出,置于抗菌液中放置8~10h,取出后干燥,得抑菌医疗绷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纳米蒙脱石分散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向其中滴加0.3mol/L的Ti(SO4)2溶液,用碱液调节pH为8~10,搅拌20~30min后称取剑麻纤维、竹纤维混合后加入至其中,并加入壳寡糖,搅拌60~100min,取出湿纤维,用水洗涤,置于真空烘箱中,先于60℃下干燥2h,再升温至120℃,干燥2h,干燥后得抗菌材料;(2)将得到的抗菌材料和棉纤维混合,混合后按照传统工序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纺粗纱、纺细砂、络筒、并线、倍捻后得混纱,将得到的混纱织造成绷带基材;(3)将绷带基材至于蒸汽室内高温蒸处理30~40min,处理后趁热取出,置于抗菌液中放置8~10h,取出后干燥,得抑菌医疗绷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菌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