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形放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69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形放松器,振动频率在1000HZ至8000HZ之间,由于振动频率远大于现有肌肉放松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塑形放松器可以对人体进行深度按摩。

A Plastic Rela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形放松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塑形放松器。
技术介绍
肌肉放松器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放松肌肉的便携仪器,常见的肌肉放松器结构包括:泡沫轴和震动组件,所述泡沫轴设有通腔,所述震动组件包括:壳体、电机、摆锤及转动轴承,其中,壳体可拆卸的安装于通腔内,电机和摆锤安装于壳体内,且摆锤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转动轴承套设在电机输出轴的末端。当电机运行时,摆锤在电机输出轴的带动下转动,产生振动后通过壳体输出,振动频率由电机控制。现有技术中的肌肉放松器振动频率最大不超过100HZ,比如一种在网络上销售的肌肉放松器(又叫瑜伽振动滚轴)振频分为5档,其中1档15HZ、2档30HZ、3档45HZ、4档60HZ、5档65HZ。现有的肌肉放松器振频较低,无法进行深度按摩。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形放松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肌肉放松器振频较低,无法进行深度按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形放松器,所述塑形放松器的振动频率在1000HZ至8000HZ之间。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塑形放松器包括:内部壳体、转动驱动源及转动轴承,所述转动驱动源收容于内部壳体,所述转动轴承与转动驱动源相连接;所述内部壳体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转动轴承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且转动轴承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轴承套。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轴承套的厚度计算公式为:A=2*tanC*B,其中A表示柔性材料轴承套的厚度,C表示驱动源输出轴的最大允许弯拆角度,B为驱动源输出轴裸露在转动驱动源外的长度。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于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在与安装座相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筋。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塑形放松器还包括:摆锤,所述摆锤包括:连接部及转动部,所述连接部与转动驱动源相连接,所述转动部的半径小于等于转动部的宽度。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源与内部壳体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防护套。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防护套的厚度大于转动驱动源与内部壳体之间间距的最小值。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源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定位柱,所述内部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形状、位置及尺寸相适配的定位槽。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部壳体包括:第一内壳及第二内壳,所述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内壳,所述第二内壳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位置与所述定位槽的位置相对应。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呈圆柱型,所述定位槽呈U形,且所述定位槽的深度等于定位柱的直径与预设值之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形放松器,振动频率在1000HZ至8000HZ之间,由于振动频率远大于现有肌肉放松器,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塑形放松器可以对人体进行深度按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塑形放松器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省去两端端盖后塑形放松器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外部壳体与柔性材料防护壳配合关系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发光组件与第二内壳及第二外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用第二外壳的剖面图。图6是图5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用第一外壳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用第二外壳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用振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用转动轴承及柔性材料轴承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所用振动组件与内部壳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局部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形放松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做更为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此外,下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不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振频越高,振动波的波长越小,能使大分子在吸收到振动波能量以后分解,小分子细胞的循环加快,高频连续振动可对人体进行深度按摩,促进乳酸代谢(乳酸为大分子团),放松肌肉及末梢神经,促进皮下脂肪溶脂;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塑形放松器不仅具有深度按摩的功能,还可促进皮下脂肪溶脂。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思路,提供了一种塑形放松器,其振动频率在1000HZ至8000HZ之间,优选不高于8000HZ,以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佳的振频范围为3000HZ至5000HZ,具体可选择振动频率4000HZ;离心力优选为1000N,3000-5000HZ能够更好的与体内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从而可以有效的打散身体内的痰性物质及乳酸聚合物等,促进代谢,1000N的离心力可以使能量共振的吸收量及渗透的深度得到加强。振幅优选小于2mm,振幅可通过振动组件200的结构进行控制,而不必使用现有肌肉放松器的泡沫轴作为缓冲;而且泡沫轴的存在与高振频是相互冲突的,高振频的振动会被泡沫轴吸收掉,导致肌肉放松器无法起到按摩效果,因此,现有的肌肉放松器是无法设置高振频的。如图9所示,所述振动组件200包括:转动驱动源210、摆锤220、转动轴承250及安装座240,所述摆锤220连接于转动驱动源210的驱动源输出轴211中部,所述转动轴承250连接于所述驱动源输出轴211末端并固定于安装座240内,且转动轴承250与安装座240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轴承套230;所述柔性材料轴承套230的参数设置足以使塑形放松器的振幅小于等于3mm,更佳的是,小于等于2mm。其中,转动驱动源210、转动轴承250(如图10所示)、安装座240及柔性材料轴承套230皆设置于所述内部壳体100的腔体中;所述摆锤220及转动轴承250套设于转动驱动源210(比如电机)的输出轴的外缘;所述安装座240一体成型于内部壳体100,或者固定连接于内部壳体100;所述柔性材料轴承套230设置在转动轴承250与安装座240之间,且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塑形放松器的振幅关乎使用时是否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比如振幅为2mm,则塑形放松器的力度只会作用至人体表皮下的肌肉等组织;而如果振幅过大,则塑形放松器的力度会传递至人体深处,可能会损伤人体内脏或骨骼等等;因此,控制塑形放松器的振幅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当转动驱动源210带动摆锤220旋转输出振动时,转动轴承250将发生位移,并压缩柔性材料轴承套230,由于安装座240固定连接于内部壳体100,且柔性材料轴承套230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因此,塑形放松器的振幅将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体的控制效果受柔性材料轴承套230参数、材质及结构的影响,通常而言,在材质及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柔性材料轴承套230的厚度越大,塑形放松器的振幅越小,反之则塑形放松器的振幅越大。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柔性材料轴承套230的厚度计算公式为:A=2*tanC*B,其中A表示柔性材料轴承套230厚度,C表示驱动源输出轴211的最大允许弯拆角度,B为驱动源输出轴211裸露在转动驱动源210外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形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放松器的振动频率在1000HZ至8000HZ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形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放松器的振动频率在1000HZ至8000HZ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形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放松器包括:内部壳体、转动驱动源及转动轴承,所述转动驱动源收容于内部壳体,所述转动轴承与转动驱动源相连接;所述内部壳体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转动轴承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且转动轴承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轴承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形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轴承套的厚度计算公式为:A=2*tanC*B,其中A表示柔性材料轴承套的厚度,C表示驱动源输出轴的最大允许弯拆角度,B为驱动源输出轴裸露在转动驱动源外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形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于内部壳体,所述内部壳体在与安装座相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形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放松器还包括:摆锤,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华金泉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丝路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