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椅靠背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63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椅靠背框,包括主框体、副框体、第一加强组件、按摩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所述主框体的上方加工有副框体,且主框体的侧表面焊接有护腰钢筋,所述主框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且主框体的内部靠近第一加强组件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加强组件,所述主框体与副框体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的配合使用,增强了主框体的强度,增加了转椅的使用安全性,具备良好的保护作用;按摩组件的设计,便于使用者对背部进行按摩运动,操作简单,提高了其实用性和功能性,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便于推广。

A Backrest Frame for Rotating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椅靠背框
本技术涉及转椅背框领域,具体是一种转椅靠背框。
技术介绍
转椅是电脑椅,办公椅大类中的一种,一种坐着的部分可以转动的椅子。转椅可分为半转椅和全转椅两种类型,要从自身需求出发选购,转椅中较为主要的部分有靠背框,靠背框是承受人们的主要压力的支撑架,但是现在的转椅靠背框是由铝制材料构成,本身的强度不够高,在使用时间过长后容易损坏,对人们会造成一定的危险性,并且没有设置相对应的按摩组件,不能对人们进行按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转椅靠背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椅靠背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椅靠背框,包括主框体、副框体、第一加强组件、第一横杆、支架、第二横杆、按摩组件、Ⅰ段支杆、锁定螺栓、固定杆、滚轮、限位块、Ⅱ段支杆、定位孔、第二加强组件、护腰钢筋、肩部钢筋和加强块,所述主框体的上方加工有副框体,且主框体的侧表面焊接有护腰钢筋,所述主框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且主框体的内部靠近第一加强组件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加强组件,所述主框体与副框体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框体的侧表面焊接有肩部钢筋,且副框体的内部焊接有加强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包括第一横杆、支架以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一加强组件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交叉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焊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加强组件的内部结构与第二加强组件的内部结构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组件包括Ⅰ段支杆、锁定螺栓、固定杆、滚轮、限位块、Ⅱ段支杆以及定位孔,所述按摩组件的内部安装有Ⅰ段支杆,所述Ⅰ段支杆的下表面嵌入设置有锁定螺栓,且Ⅰ段支杆的上方沿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套接有滚轮,且固定杆的外部关于滚轮对称分布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的上方沿水平方向上安装有Ⅱ段支杆,所述Ⅱ段支杆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Ⅰ段支杆和Ⅱ段支杆的两端均与主框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框体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定耳板,固定耳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通过支架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支架呈交错式分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锁定螺栓相匹配的固定孔,且固定杆的数量共设置有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的配合使用,增强了主框体的强度,增加了转椅的使用安全性,具备良好的保护作用;按摩组件的设计,便于使用者对背部进行按摩运动,操作简单,提高了其实用性和功能性,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转椅靠背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转椅靠背框中第一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框体;2、副框体;3、第一加强组件;31、第一横杆;32、支架;33、第二横杆;4、按摩组件;41、Ⅰ段支杆;42、锁定螺栓;43、固定杆;44、滚轮;45、限位块;46、Ⅱ段支杆;47、定位孔;5、第二加强组件;6、护腰钢筋;7、肩部钢筋;8、加强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转椅靠背框,包括主框体1、副框体2、第一加强组件3、第一横杆31、支架32、第二横杆33、按摩组件4、Ⅰ段支杆41、锁定螺栓42、固定杆43、滚轮44、限位块45、Ⅱ段支杆46、定位孔47、第二加强组件5、护腰钢筋6、肩部钢筋7和加强块8,主框体1的上方加工有副框体2,且主框体1的侧表面焊接有护腰钢筋6,主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3,且主框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加强组件3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按摩组件4,按摩组件4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加强组件5,主框体1与副框体2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主框体1的下表面焊接有固定耳板,固定耳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副框体2的侧表面焊接有肩部钢筋7,且副框体2的内部焊接有加强块8。第一加强组件3包括第一横杆31、支架32以及第二横杆33,第一加强组件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横杆31,第一横杆31的上表面交叉设置有支架32,支架32的上方焊接有第二横杆33,第一加强组件3的内部结构与第二加强组件5的内部结构相同,第一横杆31与第二横杆33通过支架32连接固定在一起,支架32呈交错式分布,第一加强组件3增强了主框体1的强度,增加了转椅的使用安全性,具备良好的保护作用。按摩组件4包括Ⅰ段支杆41、锁定螺栓42、固定杆43、滚轮44、限位块45、Ⅱ段支杆46以及定位孔47,按摩组件4的内部安装有Ⅰ段支杆41,Ⅰ段支杆41的下表面嵌入设置有锁定螺栓42,且Ⅰ段支杆41的上方沿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固定杆43,固定杆43的外部套接有滚轮44,且固定杆43的外部关于滚轮44对称分布有限位块45,固定杆43的上方沿水平方向上安装有Ⅱ段支杆46,Ⅱ段支杆46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47,Ⅰ段支杆41和Ⅱ段支杆46的两端均与主框体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固定杆4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锁定螺栓42相匹配的固定孔,且固定杆43的数量共设置有四个,按摩组件4的设计,可以对背部进行按摩运动,提高了其实用性和功能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使用者将支架32交错式分布着,将其焊接在第一横杆31与第二横杆33之间,组成一个第一加强组件3,依次设置组成第二加强组件5,将第一加强组件3和第二加强组件5分别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主框体1的内部,这样的设计,增强了主框体1的强度,增加了转椅的使用安全性,具备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次,使用者将多个滚轮44套在固定杆43上,并且在每个滚轮44的上下两侧固定一个限位块45,使用者将固定杆43抵在Ⅰ段支杆41和Ⅱ段支杆46之间位置处,使用锁定螺栓42穿过定位孔47,从而将固定杆43固定住,使用者在坐在转椅上,可以左右运动,利用滚轮44从而对背部进行按摩运动,提高了其实用性和功能性。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椅靠背框,包括主框体(1)和副框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的上方加工有副框体(2),且主框体(1)的侧表面焊接有护腰钢筋(6),所述主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3),且主框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加强组件(3)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按摩组件(4),所述按摩组件(4)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加强组件(5),所述主框体(1)与副框体(2)为一体式结构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椅靠背框,包括主框体(1)和副框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的上方加工有副框体(2),且主框体(1)的侧表面焊接有护腰钢筋(6),所述主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3),且主框体(1)的内部靠近第一加强组件(3)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按摩组件(4),所述按摩组件(4)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加强组件(5),所述主框体(1)与副框体(2)为一体式结构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椅靠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体(2)的侧表面焊接有肩部钢筋(7),且副框体(2)的内部焊接有加强块(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椅靠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组件(3)包括第一横杆(31)、支架(32)以及第二横杆(33),所述第一加强组件(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横杆(31),所述第一横杆(31)的上表面交叉设置有支架(32),所述支架(32)的上方焊接有第二横杆(33),所述第一加强组件(3)的内部结构与第二加强组件(5)的内部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椅靠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4)包括Ⅰ段支杆(41)、锁定螺栓(4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泽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世嘉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