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及蟋蟀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4769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及蟋蟀养殖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蟋蟀养殖装置内放置躲藏体及收卵装置,收卵装置内装有承卵体;2)将蟋蟀成虫放入塑料养殖装置内;4)投入精饲料和粗饲料,每天观察饲料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每周打扫一次箱内卫生;5)每周更换一次收卵装置,直至蟋蟀成虫死亡,并将更换出来的收卵装置转入另一个新的蟋蟀养殖装置中,及时补充精饲料和粗饲料;6)随蟋蟀的龄期增加,需要在蟋蟀养殖装置中补充躲藏体,每增加一个龄期,增加躲藏体2块,待雌蟋蟀长出产卵器时,及时提供收卵装置供其产卵。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以及采用的蟋蟀养殖装置能给蟋蟀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且方便收集蟋蟀,使用的饲料成本低廉,饲养效果好。

A method of indoor large-scale feeding crickets and cricket cult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及蟋蟀养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人工饲养
,具体是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及蟋蟀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蟋蟀属直翅目、螽斯亚目、蟋蟀总科、蟋蟀科昆虫,我国广泛分布,约120多种。常见种类有家蟋蟀、花生大蟋蟀、黄褐油葫芦等。大部分为杂食性害虫,不少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主要为害玉米、花生、大豆、桉树等,是我国重要的地下害虫。蟋蟀既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也是一类有用的药用昆虫、观赏娱乐昆虫及饲用、食用昆虫,有其特殊的经济价值。作为饲用昆虫,蟋蟀类因其世代短、不越冬、种源易得等优点,己成为两栖动物、天敌昆虫的理想饲料。目前,对于蟋蟀的养殖报道甚少,仅见少量蟋蟀人工养殖的报道,但都是应用网笼地面养殖,该方法在收获蟋蟀时不方便,也满足不了饲料用蟋蟀的规模化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及蟋蟀养殖装置,该饲养方法操作简单,并且能够形成规模化饲养蟋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安装蟋蟀养殖装置:设置多层不锈钢养殖架,并将多个蟋蟀养殖装置摆放在不锈钢养殖架上,每个蟋蟀养殖装置内放置有用于给蟋蟀躲藏的躲藏体以及用于给蟋蟀产卵的收卵装置,收卵装置内装有承卵体;2)将雌雄性比为1:1的蟋蟀成虫100只放入规格为长50-80cm、宽40-60cm、高30-40cm的塑料养殖装置内,室内温度控制在30℃,湿度70%;4)在蟋蟀养殖装置内的底部投入蟋蟀精饲料和粗饲料,每天观察饲料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每周打扫一次箱内卫生;5)每周更换一次收卵装置,直至蟋蟀成虫死亡,并将更换出来的收卵装置转入另一个新的蟋蟀养殖装置中,每天观察蟋蟀的羽化情况,并及时补充精饲料和粗饲料;6)随蟋蟀的龄期增加,需要在蟋蟀养殖装置中补充躲藏体,每增加一个龄期,增加躲藏体2块,待雌蟋蟀长出产卵器时,及时提供收卵装置供其产卵。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所述承卵体由木屑和黏土按质量比为1:1混合制成,混合得到的承卵体湿度为15~20%RH。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和步骤(5)中,所述精饲料由玉米粉、鸡蛋和酵母粉按质量比为5:2.5:1混合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和步骤(5)中,所述粗饲料为烂苹果、南瓜、红薯叶、白菜叶中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采用的蟋蟀养殖装置主要由箱体和透气盖构成,透气盖设置在箱体的顶部;箱体内放置有用于给蟋蟀躲藏的躲藏体以及设有用于给蟋蟀产卵的收卵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躲藏体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片体,上下相邻的片体之间形成用于给蟋蟀躲藏的间隔。本专利技术所述收卵装置包括盒体,盒体内装有承卵体,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用于给盒体遮光的遮板,遮板与盒体之间留有用于给蟋蟀进入盒体的开口。本专利技术所述箱体和透气盖是透明的;所述透气盖上设有透气口,透气口处设有防止蟋蟀逃出的网格。本专利技术所述片体为蛋托架。本专利技术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承载蟋蟀饲料的饲料盘。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人工饲养蟋蟀时,将雄性蟋蟀成虫和雌性蟋蟀成虫放入箱体内,并投入蟋蟀饲料,躲藏体可以模拟蟋蟀的生活环境,雄性蟋蟀成虫和雌性蟋蟀可以躲进躲藏体内生活;收卵装置内放置有合适雌性蟋蟀产卵的物质,在雌性蟋蟀产卵时,雌性蟋蟀在收卵装置内产卵;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蟋蟀养殖装置可以很好的给蟋蟀提供生长环境,适合对蟋蟀的人工养殖。2.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不锈钢架搁置塑料养殖装置,空间利用率高;而且采用的箱体是可移动式的,可以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位置;并且蟋蟀生长在箱体内,可以很方便收集蟋蟀。3.本专利技术方法使用的饲料成本低廉,饲养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的蟋蟀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蟋蟀养殖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透气盖;3、透气口;4、躲藏体;5、收卵装置;6、网格;7、片体;8、间隔;9、盒体;10、承卵体;11、遮板;12、开口;13、饲料盘。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专利技术概念。然而,这些专利技术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更详尽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传达其包括的范围。也应注意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步骤或元素可假设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存在或使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备选和/或等同实现方式替代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论述的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可以仅使用所描述的方面中的一些方面来实践备选实施例。本文出于说明的目的,在实施例中描述了特定的数字、材料和配置,然而,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践备选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可能省略或简化了众所周知的特征,以便不使说明性的实施例难于理解。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蟋蟀养殖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设有透气盖2,透气盖2可以是可拆式卡接在箱体1上,透气盖2上设有透气口3;箱体1内设有用于给蟋蟀躲藏的躲藏体4以及置于箱体1底部的收卵装置5,收卵装置5用于给蟋蟀产卵的。所述透气盖2的透气口3处设有网格6,通过网格6既可以保障箱体内的空气流通,又能防止蟋蟀逃出的。所述躲藏体4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片体7,上下相邻的片体7之间形成用于给蟋蟀躲藏的间隔8。这样,蟋蟀可以躲藏在间隔内。片体7具体的结构可以是平面状的,也可以是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只要能形成间隔即可。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片体7采用蛋托架,即采用市场上纸制成的蛋托架,具有便宜、适合蟋蟀生长,结构简单的优点。所述收卵装置5包括盒体9,所述盒体9内装有承卵体10,盒体9上端设有倾斜放置的遮板11,遮板11的作用是给盒体9遮光,遮板11与盒体9之间留有用于给蟋蟀进入盒体9的开口12。采用遮板11进行遮光,进一步给蟋蟀产卵时提供合适的环境,蟋蟀在产卵时可以进入到承卵体10上进行产卵。所述承卵体10为木屑和黏土混合物。当然,承卵体10还可以是其它的物质,这里为木屑和黏土混合物是根据蟋蟀的习性进行优化选择的。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承载蟋蟀饲料的饲料盘13。这样,饲料可以放在饲料盘13上,在清理箱体1时方便清理。所述箱体1和透气盖2是透明的。这样光可以进入到箱体1内,可以模拟白天的生长环境。当进行规模化养殖时,可以将蟋蟀养殖装置放置在钢架上,并列设置,并且可以进行多层放置,采用灯光照射模拟阳光,从而可满足规模化饲养要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箱体1为可移动式箱体,可以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位置;并且蟋蟀生长在箱体内,可以很方便收集蟋蟀。在人工饲养蟋蟀时,将雄性蟋蟀成虫和雌性蟋蟀成虫放入箱体1内,并投入蟋蟀饲料,躲藏体4可以模拟蟋蟀的生活环境,雄性蟋蟀成虫和雌性蟋蟀可以躲进躲藏体4内生活;收卵装置5内放置有合适雌性蟋蟀产卵的物质,例如木屑和黏土混合物,在雌性蟋蟀产卵时,雌性蟋蟀在收卵装置5内产卵;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蟋蟀养殖装置可以很好的给蟋蟀提供生长环境,适合对蟋蟀的人工养殖。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安装蟋蟀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安装蟋蟀养殖装置:设置多层不锈钢养殖架,并将多个蟋蟀养殖装置摆放在不锈钢养殖架上,每个蟋蟀养殖装置内放置有用于给蟋蟀躲藏的躲藏体以及用于给蟋蟀产卵的收卵装置,收卵装置内装有承卵体;2)将雌雄性比为1:1的蟋蟀成虫100只放入规格为长50‑80cm、宽40‑60cm、高30‑40cm的塑料养殖装置内,饲养环境的室内温度控制在30℃,湿度70%;4)在蟋蟀养殖装置内的底部投入蟋蟀精饲料和粗饲料,每天观察饲料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每周打扫一次箱内卫生;5)每周更换一次收卵装置,直至蟋蟀成虫死亡,并将更换出来的收卵装置转入另一个新的蟋蟀养殖装置中,每天观察蟋蟀的羽化情况,并及时补充精饲料和粗饲料;6)随蟋蟀的龄期增加,需要在蟋蟀养殖装置中补充躲藏体,每增加一个龄期,增加躲藏体2块,待雌蟋蟀长出产卵器时,及时提供收卵装置供其产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安装蟋蟀养殖装置:设置多层不锈钢养殖架,并将多个蟋蟀养殖装置摆放在不锈钢养殖架上,每个蟋蟀养殖装置内放置有用于给蟋蟀躲藏的躲藏体以及用于给蟋蟀产卵的收卵装置,收卵装置内装有承卵体;2)将雌雄性比为1:1的蟋蟀成虫100只放入规格为长50-80cm、宽40-60cm、高30-40cm的塑料养殖装置内,饲养环境的室内温度控制在30℃,湿度70%;4)在蟋蟀养殖装置内的底部投入蟋蟀精饲料和粗饲料,每天观察饲料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每周打扫一次箱内卫生;5)每周更换一次收卵装置,直至蟋蟀成虫死亡,并将更换出来的收卵装置转入另一个新的蟋蟀养殖装置中,每天观察蟋蟀的羽化情况,并及时补充精饲料和粗饲料;6)随蟋蟀的龄期增加,需要在蟋蟀养殖装置中补充躲藏体,每增加一个龄期,增加躲藏体2块,待雌蟋蟀长出产卵器时,及时提供收卵装置供其产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承卵体由木屑和黏土按质量比为1:1混合制成,混合得到的承卵体湿度为15~20%R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5)中,所述精饲料由玉米粉、鸡蛋和酵母粉按质量比为5:2.5:1混合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规模化饲养饲料蟋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建常明山罗辑黄华艳吴耀军廖旺姣邹东霞钟雅婷赵程劼邓艳黄乃秀韦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