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麦草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4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营养基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麦草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腐熟菌渣肥30‑60%、蛭石20%、珍珠岩20%、草炭0‑30%,腐熟菌渣肥是由菌渣、园土、豆渣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0‑800:0‑400:1制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栽培基质能促进黑麦草光合作用、提高叶片粗蛋白含量、叶片质膜透性小,利于黑麦草的生长。

A culture medium for ryegras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麦草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营养基质
,特别涉及一种黑麦草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固体基质栽培(Solidsubstrateculture)是无土栽培(Soillessculture)的一种类型,简称基质培。它是指作物根系生长在各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固体基质环境中,通过固体基质固定根系,并向作物供应营养和氧气的方法。基质还具有中转来自营养液的养分和水分,为植物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投资少、便于就地取材进行生产等优点。随着园艺行业与植物容器栽培技术的发展,天然土壤的理化性质已不能满足蔬菜、花卉、种苗及其他植物容器生产的需求,因此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也开始致力于栽培基质的研究开发。随着食用菌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张,相应产生了大量的菌渣废弃物,如何对菌渣进行合理的处置是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菌渣具有有机质丰富、养分含量高、容重小、孔隙度大等优点,是极具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固体废弃物。黑麦草(Loliumperenne)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其茎叶柔嫩光滑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而且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可多次刈割再生,是牛、羊、兔、猪、鸡、鹅、鱼的好饲料,也是理想的高产优质牧草,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各地区均有大面积栽培和利用。此外,黑麦草已应用于城市立体绿化、屋顶花园、高尔夫球场等,利用无土栽培相比传统有土草皮具有抗病虫害、无杂草、绿期长、生产周期短、景观好、质量轻、节水保水、用途广、节能环保、投资周期短、回报率高等优势。目前,专门针对黑麦草的栽培基质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基质能促进黑麦草光合作用、提高叶片粗蛋白含量、叶片质膜透性小,利于黑麦草的生长。本专利技术提高了一种黑麦草用栽培基质,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腐熟菌渣肥30-60%、蛭石20%、珍珠岩20%、草炭0-30%;其中,所述腐熟菌渣肥是由菌渣、园土、豆渣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0-800:0-400:1制成的。优选地,栽培基质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腐熟菌渣肥60%、蛭石20%、珍珠岩20%;其中,所述腐熟菌渣肥是由菌渣、园土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400:1制成的。一种上述黑麦草用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腐熟菌渣肥制备:将菌渣、园土、豆渣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0-800:0-400:1混匀,装桶堆料后用水浇透,不封盖,每周一次翻堆,环境温度20-25℃中持续40-50d,摊开晒干;栽培基质制备:按以下体积百分比称取各组分:腐熟菌渣肥30-60%、蛭石20%、珍珠岩20%、草炭0-30%,将各组分混匀。优选地,所述菌渣和园土均做预处理:粉碎并过孔径为7mm的筛。优选地,堆料规格为:半径0.3m,高0.7m。优选地,浇透指标:堆料摊在手上无水滴出,挤压有水滴出。优选地,所述菌渣为杏鲍菇栽培料渣。优选地,所述蛭石粒径为1-3mm、珍珠岩粒径为2-4mm。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市售的堆肥腐熟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基质能促进黑麦草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粗蛋白含量也有所提高,叶片质膜透性小,利于黑麦草的高质量快速生长,提高牧草质量节约经济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不同基质处理对黑麦草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不同基质处理对黑麦草叶片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图;其中,图1-2中的a、b、c、d、e、代表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采用的化学测定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操作。实施例1一种黑麦草用栽培基质,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腐熟菌渣肥30-60%、蛭石20%、珍珠岩20%、草炭(东北草炭)0-30%;其中,所述腐熟菌渣肥是由菌渣、园土、豆渣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0-800:0-400:1制成的。上述黑麦草用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腐熟菌渣肥制备:将菌渣、园土、豆渣及微生物菌剂(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堆肥快速腐熟剂)以质量比750:0-800:0-400:1混匀,装桶堆料后用水浇透,不封盖,每周一次翻堆,环境温度20-25℃中持续40-50d,摊开晒干;其中,菌渣和园土均做预处理:粉碎并过孔径为7mm的筛;堆料规格为:半径0.3m,高0.7m;浇透指标:堆料摊在手上无水滴出,挤压有水滴出;菌渣为杏鲍菇栽培料渣;腐熟指标:堆料中心温度不再波动基本与环境温度持平。栽培基质制备:按以下体积百分比称取各组分:腐熟菌渣肥30-60%、蛭石20%、珍珠岩20%、草炭0-30%,将各组分混匀;蛭石粒径为1-3mm、珍珠岩粒径为2-4mm。实施例21.1为探索黑麦草用栽培基质的最佳配方,设置了多组不同配方的栽培基质,并利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成相应的黑麦草用栽培基质。其中,栽培基质配方见表1,腐熟菌渣肥配方见表2,各组基质配方的物理性质见表3,各组基质配方的化学性质见表4:表1不同处理的栽培基质配方体积百分比表2腐熟菌渣肥配方表3各组基质配方的物理性质表4各组基质配方的化学性质由表3可知栽培基质组T1-T10的总孔隙度均高于CK1、CK2组,且在75%以上,水气比均小于CK1组,容重值也较小,说明基质组T1-T10均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质地松软;表4中可知基质组T1-T10的pH值适中,营养元素全面。所以,从理化性质来看基质组T1-T10均可作为植物生长栽培基质。1.2试验方案:按上述各配方设置分别将各栽培基质装盆,浇透水放置一周,使其稳定。将黑麦草种子放入小烧杯用清水浸泡24h,每组基质均匀播洒200粒种子,约1cm深。4周后进行生物量统计及生理指标测量。1.3测定指标及方法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采用浸提比色法;栽培基质叶片细胞质膜透性测定采用电导法;叶片粗蛋白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1.4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10和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数据差异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ANOVA)、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和多重比较(α=0.05)。2结果与分析2.1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叶绿素含量降低,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植物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下降,不同基质处理对黑麦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如表5:表5不同基质处理对黑麦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注:a、b、c、d代表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处理组T6(2.03mg/g)和T7(2.03mg/g)叶绿素总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1和CK2;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高的是T6和T7,说明这两个处理下黑麦草的光合作用强。虽然10个处理组整体数据差异起伏没有太大,但从细小区别处还是能发现规律,T1-T10整体数据均优于CK1和CK2。对照T1和T2,对照T5和T6可知不加草炭的组别光合作用强于加草炭的组别,同时T6组效果明显比T2组好,说明加园土比加豆渣好。T3、T4组光合效果均比不上T6组,其中一个原因是理想基质的水气比(毛管孔隙/通气孔隙度=2-4:1),随着园土用量过多,T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麦草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腐熟菌渣肥30‑60%、蛭石20%、珍珠岩20%、草炭0‑30%;其中,所述腐熟菌渣肥是由菌渣、园土、豆渣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0‑800:0‑400:1制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麦草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腐熟菌渣肥30-60%、蛭石20%、珍珠岩20%、草炭0-30%;其中,所述腐熟菌渣肥是由菌渣、园土、豆渣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0-800:0-400:1制成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麦草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腐熟菌渣肥60%、蛭石20%、珍珠岩20%;其中,所述腐熟菌渣肥是由菌渣、园土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400:1制成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麦草用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腐熟菌渣肥制备:将菌渣、园土、豆渣及微生物菌剂以质量比750:0-800:0-400:1混匀,装桶堆料后用水浇透,不封盖,每周一次翻堆,环境温度20-25℃中持续40-50d,摊开晒干;栽培基质制备:按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艮梅黄松杉张焕朝李艳艳王良桂郑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