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92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组出风口、第二组出风口和第三组出风口,在所述第一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一风机、在所述第二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三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三风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出风范围扩大,更为贴近自然风,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度。

An Indo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柜机一般为一个风机配合一个出风口,位于柜机的上方或者两个及以上风机配合两个出风口,位于机身的上下端。为提高的舒适性,上下两个出风口的柜机采用了制冷时上出风、制热时下出风的分段沐浴式送风模式,但由于柜机出风口的面积(长度和宽度方向)局限,使得这种模式下的送风范围比较小,出风不柔和,舒适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装置,可以实现送风范围的扩大,更加贴近自然风效果,提高舒适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组出风口、第二组出风口和第三组出风口,在所述第一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一风机、在所述第二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三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三风机。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出风口、第二组出风口和第三组出风口的出风气流参数各不相同;出风部在出风时,所述第一组出风口、第二组出风口和第三组出风口的出风气流汇合形成混合气流。优选地,所述出风气流参数包括风速、风量和温度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空调运行模式来自动调整所述所述第一组出风口、第二组出风口和第三组出风口的风速、风量和温度:在制热模式下,自上而下,第一组出风口、第二组出风口和第三组出风口的风速、风量和温度依次升高;在制冷模式下,自上而下,第一组出风口、第二组出风口和第三组出风口的风速、风量和温度依次降低。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室内机上至上而下设置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且所述第一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地连通、第二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地连通,第三组出风口与第三进风口对应地连通。优选地,还包括换热器;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组出风口均对应地设置,以及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换热器的上部对应设置,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一进风口、换热器的上部、第一风机后从所述第一组出风口吹出;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组出风口均对应地设置,以及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换热器的中部对应设置,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二进风口、换热器的中部、第二风机后从所述第二组出风口吹出;所述第三风机与所述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组出风口均对应地设置,以及所述第三风机与所述换热器的下部对应设置,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三进风口、换热器的上部、第三风机后从所述第三组出风口吹出。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底壳、导流面板和前封板,所述导流面板位于所述底壳和所述前封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底壳上至少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中安装有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道中安装有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三风道中安装有所述第三风机。优选地,所述导流面板上至少包括第一导流结构、第二导流结构和第三导流结构,所述第一导流结构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以对所述第一风道中的第一风机产生的气流进行导流;所述第二导流结构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以对所述第二风道中的第二风机产生的气流进行导流;所述第三导流结构与所述第三风道连通,以对所述第三风道中的第三风机产生的气流进行导流。优选地,所述第一组进风口、第二组进风口和第三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前封板上,第一组进风口、第二组进风口和第三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器上部、换热器中部和换热器下部连通。优选地,包括红外扫描传感器,所述红外扫描传感器用于检测区域的人体位置信息,还包括与所述红外扫描传感器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判定单元,根据人体位置信息判断是否位于空调预设的出风范围内;分析执行单元,与所述判定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位置信息和预设的出风范围的关系,而改变出风范围。优选地,包括红外扫描传感器,所述红外扫描传感器用于检测区域的人体的体表温度,还包括与所述红外扫描传感器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判定单元,根据人体的体表温度判断是否位于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分析执行单元,与所述判定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人体的体表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范围的关系来增加出风量或减小出风量或改变制冷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由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组出风口、第二组出风口和第三组出风口,在所述第一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一风机、在所述第二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三组出风口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三风机,使得送风范围更全面,风感更舒适,提升了送风舒适性,更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模式下出风形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制热模式下出风形式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结构图;图5为包含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空调的红外检测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1、第一组出风口;12、第二组出风口;13、第三组出风口;14、第一进风口;15、第二进风口;16、第三进风口;21、制冷模式下的第一出风气流;22、制冷模式下的第二出风气流;23、制冷模式下的第三出风气流;31、制热模式下的第一出风气流;32、制热模式下的第二出风气流;33、制热模式下的第三出风气流;41、底壳;42、导流面板;43、前封板;411、第一风道;412、第二风道;413、第三风道;4110、第一风机;4120、第二风机;4130、第三风机;421、第一导流结构;422、第二导流结构;423、第三导流结构;44、换热器;431、第一进风格栅;432、第二进风格栅;433、第三进风格栅。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在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一风机4110、在所述第二组出风口12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二风机4120、在所述第三组出风口13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三风机4130;本技术通过自上而下设置三个以上的出风口,因此突破现有的传统分段沐浴式送风模式下的送风受出风口的面积限制,使得出风范围在宽度和高度上都比较充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的出风气流参数各不相同;出风部在出风时,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的出风气流汇合形成混合气流;通过三段以上的阶梯瀑布送风模式,使送风范围更为全面、舒适,且通过各自的出风可以制造三种以上不同出风参数,例如不同温度、不同风速、不同风量、不同湿度的气流,气流相互混合成混合气流,更为贴近自然风,提高用户体验,感觉更加舒适。在一个实施例中,自上而下设置三组的出风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自上而下设置四组出风口。本技术并不对出风口的组数进行限制,只要自上而下设置三组以上出风口,且各出风口出风参数不同,且能形成混合气流即可。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的出风气流参数形成梯度,不同气流参数的气流混合后形成更加舒适的混合气流,提高舒适度。出风气流参数至少包括风速、风量和温度的至少一个。在一个另外的实施例中,出风气流参数可包括风速、风量、温度、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在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一风机(4110)、在所述第二组出风口(12)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二风机(4120)、在所述第三组出风口(13)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三风机(4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在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一风机(4110)、在所述第二组出风口(12)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二风机(4120)、在所述第三组出风口(13)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三风机(41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的出风气流参数各不相同;出风部在出风时,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的出风气流汇合形成混合气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气流参数包括风速、风量和温度中的至少一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空调运行模式来自动调整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的风速、风量和温度:在制热模式下,自上而下,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的风速、风量和温度依次升高;在制冷模式下,自上而下,第一组出风口(11)、第二组出风口(12)和第三组出风口(13)的风速、风量和温度依次降低。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室内机上至上而下设置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且所述第一组出风口(1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地连通、第二组出风口(12)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地连通,第三组出风口(13)与第三进风口(16)对应地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44);所述第一风机(4110)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组出风口均对应地设置,以及所述第一风机(4110)与所述换热器(44)的上部对应设置,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一进风口、换热器(44)的上部、第一风机(4110)后从所述第一组出风口吹出;所述第二风机(4120)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组出风口均对应地设置,以及所述第二风机(4120)与所述换热器(44)的中部对应设置,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二进风口、换热器(44)的中部、第二风机(4120)后从所述第二组出风口吹出;所述第三风机(4130)与所述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组出风口均对应地设置,以及所述第三风机(4130)与所述换热器(44)的下部对应设置,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三进风口、换热器(44)的上部、第三风机(4130)后从所述第三组出风口吹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木归龙斌华卢耀汕杨瑞琦于海峰李典尹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