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蜀秦专利>正文

一种注、吸液两用气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84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注液、吸液两用气囊器。该器是在一个囊体的顶部固接有囊盖及与囊盖铰接的活动盖,囊体的底部固接有底板,板上开有出液孔,通过导管与接头连接。使用时只需用脚下压即可完成注液或吸液。从而减轻了司机用水桶加水提倒所造成的费时、费力之困难或加油不方便之困难,该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携带方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注液或吸液两用的气囊器。目前,在向汽车水箱注水时,往往需司机用水桶直接提起注入,既费力又浪费水;在向油箱注油时,现有的各类注油器虽可加油,但其效果不佳且费时、费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且将注液、吸液集于一体的两用气囊器。本技术设有一个囊体,囊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囊盖及与囊盖铰链连接有活动盖,囊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并且底板上开有出液孔。本技术结构简单,将注液、吸液有机结合为一体,并且注吸液效果好,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携带方便。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和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头部件结构图。囊体(3)采用耐油、耐高温材料制成,且内、外用弹簧钢圈作骨架。囊盖(2)及底板(4)分别与囊体采用热粘接而固为一体。活动盖(1)通过铰链连接在囊盖上,活动盖左端设有手把。出液孔(5)开在底板的一端、且与囊体连通。导管(9)螺纹连接于出液孔上、并与接头(8)上的导管相连接,注液管(7)安装在接头的顶端上并与接头内腔连通。向汽车水箱加水时,可将接头(8)用一堵盖封闭,打开活动盖(1)并并加水于囊体(3)内,用导水管的一端插入水箱,另一端连接在注液管(7)上,直接用脚下压即可将囊体内的水注入水箱之中。向油箱注油时,可直接将接头(取掉堵盖)放入油桶内,同样用脚下压即可将油桶内的油通过连接在注液管上的导管直接注入油箱内。权利要求1.一种注、吸液两用气囊器,其特征在于该器有一囊体(3),囊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囊盖(2),与囊盖铰链连接有活动盖(1),囊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且底板(4)上开有出液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器,其特征在于出液孔(5)上通过导管(9)连接有接头(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器,其特征在于接头上部连接有注液管(7)。专利摘要一种注液、吸液两用气囊器。该器是在一个囊体的顶部固接有囊盖及与囊盖铰接的活动盖,囊体的底部固接有底板,板上开有出液孔,通过导管与接头连接。使用时只需用脚下压即可完成注液或吸液。从而减轻了司机用水桶加水提倒所造成的费时、费力之困难或加油不方便之困难,该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携带方便。文档编号F04B45/00GK2049695SQ89206918公开日1989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蜀秦 申请人:张蜀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吸液两用气囊器,其特征在于该器有一囊体(3),囊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囊盖(2),与囊盖铰链连接有活动盖(1),囊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且底板(4)上开有出液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蜀秦
申请(专利权)人:张蜀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