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81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一侧还水平设置有直板,所述承重板内部竖直开设有T型槽,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直板上设置有两组移动机构,所述连接板位于直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监控设备主体,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连接板上端一侧的方形杆以及开设在直板上端中部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杆上端滑动设置在方形槽内,所述直板上方的方形杆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节监控设备主体高度以及水平轴向位置的功能,从而能够使得该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具有可调节性,有效的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性。

A Connecting Frame for Substation Monitor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
本技术涉及监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
技术介绍
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现在市面上较为适合的工地监控系统是手持式视频通信设备,视频监控现在是主流,从最早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IP技术逐步统一全球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历史。从技术角度出发,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划分为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到第二代基于“PC加多媒体卡”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到第三代完全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IPVS)。在对监控设备安装时需要用到连接架,现有市场上的监控设备连接架,结构单一,结构无法改变,使得监控设备的位置固定化,从而使得需要用到多个监控设备才能对整体区域进行监控,从而浪费资源,且不利于对监控设备的安装,因此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一侧还水平设置有直板,所述承重板内部竖直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与T型槽间隙配合,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且通过卡合机构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直板水平相连接,所述直板上设置有两组移动机构,且通过两组移动机构滑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直板的下方,且直板与连接板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监控设备主体,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连接板上端一侧的方形杆以及开设在直板上端中部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杆上端滑动设置在方形槽内,且方形杆与方形槽间隙配合,所述直板上方的方形杆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尺寸大于方形槽的尺寸。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开设在滑块一侧的第二圆孔以及开设在承重板一侧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T型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孔径相同,所述承重板一侧插设有贯穿第一圆孔的插柱,所述插柱与第一圆孔间隙配合,且插柱一端延伸至第二圆孔内。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复合粘接有防尘层,且防尘层具体为防尘布层。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下端固定焊接有环形板,且环形板位于监控设备主体的外侧。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有益效果在于:该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具有调节监控设备主体高度以及水平轴向位置的功能,从而能够使得该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具有可调节性,从而能够提高变电站的监控系统的完善,有效的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性,因此有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的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的A部的结构放大图。图中:T型槽1、滑块2、卡合机构3、第一圆孔31、第二圆孔32、插柱33、承重板4、连接块5、限位块6、直板7、方形杆8、防尘层9、连接板10、监控设备主体11、方形槽12、环形板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包括承重板4,承重板4一侧还水平设置有直板7,承重板4内部竖直开设有T型槽1,T型槽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2,且滑块2与T型槽1间隙配合,连接块5的另一端与直板7水平相连接,通过滑块2滑动设置在T型槽1内,从而能够使得直板7的位置高度能够便于调节,且结构的稳定性高,操作过程便捷。滑块2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3,且通过卡合机构3连接有连接块5,卡合机构3包括开设在滑块2一侧的第二圆孔32以及开设在承重板4一侧的第一圆孔31,第一圆孔31与T型槽1相互连通,第一圆孔31与第二圆孔32孔径相同,承重板4一侧插设有贯穿第一圆孔31的插柱33,插柱33与第一圆孔31间隙配合,且插柱33一端延伸至第二圆孔32内,当将直板7调节到适当高度时,通过将插柱33贯穿第一圆孔31并延伸至第二圆孔32内部,从而能够使得滑块2能够固定在承重板4内部的T型槽1内,从俄国人能够对直板7的位置进行限定,整个操作过程便捷,且使得直板7始终保持稳定的状态,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直板7上设置有两组移动机构,且通过两组移动机构滑动设置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位于直板7的下方,且直板7与连接板10相互平行,连接板10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监控设备主体11,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连接板10上端一侧的方形杆8以及开设在直板7上端中部的方形槽12,方形杆8上端滑动设置在方形槽12内,且方形杆8与方形槽12间隙配合,直板7上方的方形杆8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且限位块6的尺寸大于方形槽12的尺寸,通过方形杆8滑动设置在方形槽12内,从而使得连接板10将带动监控设备主体11进行轴向位移,从而能够改变监控设备主体11的水平位置,且限位块6能够使得监控设备主体11在移动时更加的稳定,对监控的区域进行变换,减少了监控设备的布局,节省了开支,且能够避免原先的监控设备固定安装在某一角落,使得监控系统产生监控盲区,从而可能导致犯罪人员有机会实行犯罪,因此提高了变电站内部的安全。连接板10上表面复合粘接有防尘层9,且防尘层9具体为防尘布层,连接板10下端固定焊接有环形板13,且环形板13位于监控设备主体11的外侧,防尘布层能够防止灰尘对监控设备主体11的监控工作产生影响,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监控效果,环形板13的安装能够有效的对监控设备主体11进行保护的作用,有利于延长监控设备主体11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包括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一侧还水平设置有直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4)内部竖直开设有T型槽(1),所述T型槽(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2),且滑块(2)与T型槽(1)间隙配合,所述滑块(2)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3),且通过卡合机构(3)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另一端与直板(7)水平相连接,所述直板(7)上设置有两组移动机构,且通过两组移动机构滑动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位于直板(7)的下方,且直板(7)与连接板(10)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10)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监控设备主体(11),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连接板(10)上端一侧的方形杆(8)以及开设在直板(7)上端中部的方形槽(12),所述方形杆(8)上端滑动设置在方形槽(12)内,且方形杆(8)与方形槽(12)间隙配合,所述直板(7)上方的方形杆(8)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且限位块(6)的尺寸大于方形槽(12)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监控设备连接架,包括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一侧还水平设置有直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4)内部竖直开设有T型槽(1),所述T型槽(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2),且滑块(2)与T型槽(1)间隙配合,所述滑块(2)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3),且通过卡合机构(3)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另一端与直板(7)水平相连接,所述直板(7)上设置有两组移动机构,且通过两组移动机构滑动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位于直板(7)的下方,且直板(7)与连接板(10)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10)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监控设备主体(11),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连接板(10)上端一侧的方形杆(8)以及开设在直板(7)上端中部的方形槽(12),所述方形杆(8)上端滑动设置在方形槽(12)内,且方形杆(8)与方形槽(12)间隙配合,所述直板(7)上方的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湘宁李仙琪王翀黄宇强张俊伟罗强何光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