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76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包括阀体、以及设于所述阀体上的阀盖,所述阀盖的上方通过支架连接有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依次通过推杆和连接件与阀杆连接,所述阀杆伸入阀盖并延伸至阀体中,所述阀杆的底端设有阀塞,所述阀塞的外壁设有套筒,所述阀杆的上端部与阀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气阀门定位器、失电比较器、单电控电磁换向阀、气动保位阀、阀位信号返回器和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控制组件与执行机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阀体的快速切断,且反应较快,动作迅速。该调节阀具有结构简单,装拆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Pneumatic thin-film sleeve for quick shut-off of control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调节阀
,尤其涉及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
技术介绍
目前,套筒调节阀在过程控制中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在许多控制过程中要求套筒调节阀在故障时处于某一个位置,以保护工艺过程不出现事故,这就要求套筒调节阀在设计上实现故障—安全的三断(断气、断电、断信号)保护措施。对于电动调节阀来说,比较简单,断信号时,可以根据控制模块的设定而停留在全开、全关、保持中的任一位置,而断电时,自然停留在故障位置,或带有复位装置的电动执行器也可将阀位运行到全开或全关。对于套筒调节阀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如果工艺要求断气、断电、断信号的三断保护,则调节阀就需要配置一些附件来组成一个保护系统才能实现控制要求,但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此类相关的调节阀。因此,为彻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能够实现阀体的快速切断,具有结构简单,装拆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包括阀体、以及设于所述阀体上的阀盖,所述阀盖的上方通过支架连接有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依次通过推杆和连接件与阀杆连接,所述阀杆伸入阀盖并延伸至阀体中,所述阀杆的底端设有阀塞,所述阀塞的外壁设有套筒,所述阀杆的上端部与阀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气阀门定位器、失电比较器、单电控电磁换向阀、气动保位阀、阀位信号返回器和控制器,所述气阀门定位器、失电比较器、单电控电磁换向阀、气动保位阀和阀位信号返回器均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填料、设于填料上方的填料盖和填料板,所述填料板通过第一螺栓与阀盖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聚四氟乙烯或柔性石墨。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采用多弹簧气动薄膜执行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阀盖通过第二螺栓与阀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通过第三螺栓与阀盖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包括阀体、以及设于所述阀体上的阀盖,所述阀盖的上方通过支架连接有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依次通过推杆和连接件与阀杆连接,所述阀杆伸入阀盖并延伸至阀体中,所述阀杆的底端设有阀塞,所述阀塞的外壁设有套筒,所述阀杆的上端部与阀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气阀门定位器、失电比较器、单电控电磁换向阀、气动保位阀、阀位信号返回器和控制器,所述气阀门定位器、失电比较器、单电控电磁换向阀、气动保位阀和阀位信号返回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本技术采用控制组件与执行机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阀体的快速切断,且反应较快,动作迅速。另外,该调节阀具有结构简单,装拆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控制组件的方框图。图中:1阀体、2阀盖、3支架、4执行机构、5推杆、6连接件、7阀杆、8阀塞、9套筒、10控制组件、11气阀门定位器、12失电比较器、13单电控电磁换向阀、14气动保位阀、15阀位信号返回器、16控制器、17填料、18填料盖、19填料板、20第一螺栓、21第二螺栓、22第三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于所述阀体1上的阀盖2,所述阀盖2的上方通过支架3连接有执行机构4,所述执行机构4依次通过推杆5和连接件6与阀杆7连接,所述阀杆7伸入阀盖2并延伸至阀体1中,所述阀杆7的底端设有阀塞8,所述阀塞8的外壁设有套筒9,所述阀杆7的上端部与阀盖2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支架3的一侧设有控制组件10,所述控制组件10与执行机构4连接,所述控制组件10包括气阀门定位器11、失电比较器12、单电控电磁换向阀13、气动保位阀14、阀位信号返回器15和控制器16,所述气阀门定位器11、失电比较器12、单电控电磁换向阀13、气动保位阀14和阀位信号返回器15均与控制器1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控制组件与执行机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阀体的快速切断,其工作原理具体如下:断气源:当控制系统气源故障(失气)时,套筒保位阀自动关闭将定位器的输出信号压力锁定在气动控制阀的膜室内,输出信号压力与控制阀弹簧产生的反力相平衡,气动控制阀的阀位保持在故障位置。该保位阀应设定在略低于气源的最小值时启动。断电源:当控制系统电源故障(失电)时,失电(信号)比较器控制单电控电磁换向阀的输出电压消失,单电控电磁换向阀失电,单电控电磁换向阀内的滑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电磁阀换向,将气动保位阀的膜室压力排空,气动保位阀关闭,将定位器的输出信号压力锁定在气动控制阀的膜室内,输出信号压力与控制阀弹簧产生的反力相平衡,气动控制阀的阀位保持在故障位置。断信号:当控制系统信号故障(失信号)时,失电(信号)比较器检测到后,断掉单电控电磁换向阀的电压信号,单电控电磁换向阀失电,单电控电磁换向阀内的滑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电磁阀换向,将气动保位阀的膜室压力排空,气动保位阀关闭,将定位器的输出信号压力锁定在气动控制阀的膜室内,输出信号压力与控制阀弹簧产生的反力相平衡,气动控制阀的阀位保持在故障位置。另外,位置反馈信号由阀位信号返回器给出。具体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填料17、设于填料17上方的填料盖18和填料板19,所述填料板19通过第一螺栓20与阀盖2固定;其中,所述填料17为聚四氟乙烯或柔性石墨,这样阀杆与填料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小,减小了阀门动作的阻力,且阀杆和填料的磨损也小,使用寿命增加。具体的,所述执行机构4采用多弹簧气动薄膜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4与控制组件共同作用,能够实现阀体的快速切断,且反应较快,动作迅速。具体的,所述阀盖2通过第二螺栓21与阀体1固定,所述支架3通过第三螺栓22与阀盖固定,这样使得该调节阀的整体稳定性好,安装拆卸方便。综上所述,该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采用控制组件与执行机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阀体的快速切断,且反应较快,动作迅速。另外,该调节阀具有结构简单,装拆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于所述阀体(1)上的阀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的上方通过支架(3)连接有执行机构(4),所述执行机构(4)依次通过推杆(5)和连接件(6)与阀杆(7)连接,所述阀杆(7)伸入阀盖(2)并延伸至阀体(1)中,所述阀杆(7)的底端设有阀塞(8),所述阀塞(8)的外壁设有套筒(9),所述阀杆(7)的上端部与阀盖(2)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支架(3)的一侧设有控制组件(10),所述控制组件(10)与执行机构(4)连接,所述控制组件(10)包括气阀门定位器(11)、失电比较器(12)、单电控电磁换向阀(13)、气动保位阀(14)、阀位信号返回器(15)和控制器(16),所述气阀门定位器(11)、失电比较器(12)、单电控电磁换向阀(13)、气动保位阀(14)和阀位信号返回器(15)均与控制器(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动薄膜套筒快速切断调节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于所述阀体(1)上的阀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的上方通过支架(3)连接有执行机构(4),所述执行机构(4)依次通过推杆(5)和连接件(6)与阀杆(7)连接,所述阀杆(7)伸入阀盖(2)并延伸至阀体(1)中,所述阀杆(7)的底端设有阀塞(8),所述阀塞(8)的外壁设有套筒(9),所述阀杆(7)的上端部与阀盖(2)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支架(3)的一侧设有控制组件(10),所述控制组件(10)与执行机构(4)连接,所述控制组件(10)包括气阀门定位器(11)、失电比较器(12)、单电控电磁换向阀(13)、气动保位阀(14)、阀位信号返回器(15)和控制器(16),所述气阀门定位器(11)、失电比较器(12)、单电控电磁换向阀(13)、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聪陈良军母小东姜友桥李海峰纪德润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格业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