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56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包括两座起支撑作用的杆体,两层高度和接线方向不同的导线横担和两层高度不同和接线方向不同的地线横担。两杆体、两导线横担成一个平面与主线和T接线路均呈40‑50度角摆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主线侧和T接侧设计成为不等高方式,有效的完成了在T接杆塔附近有交叉跨越造成的影响,不管是主线侧还是T接侧存在的交叉跨越或者钻越均能满足相应要求。

Single loop unequal height drilling across T-joint and double r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
本技术属于架空输电杆塔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
技术介绍
随着高压输电线路快速发展,电力走廊空间有限,为满足电力线之间的空间排布,新建线路将更加频繁地钻跨越其他的电力线路。而钻跨越路线的首要条件需要保证导线之间的相对距离和对地距离满足规范要求。目前,为满足相关规范,通常会结合工程情况通过改造原有线路或者改为电缆T接方案来调整电力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需要拆除改造原有杆塔,不需要采用电缆T接方式,新设立杆塔就可以调整电力线的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为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包括:T接侧地线、T接侧地线横担T接侧导线、T接侧导线横担、T接侧跳线、跳线、主线侧地线、主线侧地线横担、主线侧导线、主线侧导线横担、主线侧跳线、钢管杆、绝缘子串、线夹、绝缘子串连接件,所述T接侧导线横担和主线侧导线横担平行架设固定在钢管杆上,T接侧导线横担在主线侧导线横担上方,T接侧导线横担所在水平面和T接侧导线呈40度-50度角,T接侧导线与主线侧导线垂直,T接侧导线和主线侧导线通过主线侧跳线连接;所述主线侧导线横担与主线侧导线呈40度-50度角连接,主线侧导线横担与T接侧导线呈40度-50度角,主线侧导线横担与跳线垂直连接;所述钢管杆固定有与主线侧导线垂直的主线侧地线横担,该主线侧地线横担上固定有与主线侧导线平行的主线侧地线;所述钢管杆顶端固定有与T接侧导线横担平行的T接侧地线横担,T接侧地线横担上固定有与T接侧导线平行的T接侧地线。进一步的,所述主线侧导线横担上固定有绝缘子串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子串连接件包括固定块、盖板、压板;其中盖板上方有一固定块,固定块与绝缘子串连接,盖板与主线侧导线横担连接,压板中部开有第七孔,盖板穿过第七孔与主线侧导线横担连接,压板两端与绝缘子串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子串下端与绝缘子串连接件连接,绝缘子串上端与线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线夹包括螺杆体、连接导电体、固定环、楔形槽、半月形通孔、紧固件、限位螺栓、楔形槽、套筒、楔形引流体、柱状引流体;其中,螺杆体一端与主线侧导线或主线侧跳线相连,螺杆体另一端通过固定环与绝缘子串相连;螺杆体固定在连接导电体上,连接导电体与主引流体转动连接,连接导电体上开有半月形通孔;限位螺栓穿过半月形通孔与主引流体连接;所述主引流体后端开有楔形槽,楔形槽内嵌有楔形引流体,所述主引流体外部套有套筒。进一步的,所述线夹包括紧固件、第一压紧件、第二压紧件,其中紧固件两端分别套有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第一压紧件抵住楔形引流体,第二压紧件抵住套筒;套筒和主引流体通过螺纹连接;楔形引流体下部与柱状引流体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在需要进行交叉跨越或者钻越电力线时无需进行拆除原有杆塔设备,也无需再进行新设立杆塔就可以满足交叉跨越或者钻越要求,同时该结构简单,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性高。(2)本技术所述线夹楔形自锁紧结构稳定,不易脱落。(3)本技术所述绝缘子串连接件由于可以角度可调可以减少金具受到的扭矩,提高金具抗拉强度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线夹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线夹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线夹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线夹结构细节图;图6为本技术绝缘子串连接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绝缘子串连接件上盖结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绝缘子串连接件压板结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T接侧地线101;T接侧地线横担102;T接侧导线103;接侧导线横担104;接侧跳线105;跳线106;主线侧地线201;主线侧地线横担202;主线侧导线203;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主线侧跳线205;钢管杆300;绝缘子串301;线夹400;螺杆体401;连接导电体402;第一孔403;固定环404;固定孔405;主引流体406;第二孔407;半月形通孔408;限位孔409;紧固件410;第三孔411;第一压紧件412;第二压紧件413;限位螺栓414;楔形槽415;套筒421;楔形引流体422;柱状引流体423;绝缘子串连接件500;固定块501;第四孔502;第五孔503;盖板504;第六孔505;压板506;第七孔507。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包括:T接侧地线101、T接侧地线横担102、T接侧导线103、T接侧导线横担104、T接侧跳线105、跳线106、主线侧地线201、主线侧地线横担202、主线侧导线203、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主线侧跳线205、钢管杆300、绝缘子串301、线夹400、绝缘子串连接件500,T接侧导线横担104和主线侧导线横担204平行架设固定在钢管杆300上,具体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T接侧导线横担104在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上方可将T接侧导线103升高一定高度以增加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方便进行跨越或钻越其他电力线,T接侧导线横担104所在水平面和T接侧导线103呈40度-50度角,T接侧导线103与主线侧导线203垂直,T接侧导线103和主线侧导线203通过主线侧跳线205连接;所述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与主线侧导线203呈40度-50度角连接不仅可以为电力线预留出更大的空间,还可以提供更合理更稳定的受力结构,提高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包括:T接侧地线(101)、T接侧地线横担(102)、T接侧导线(103)、T接侧导线横担(104)、T接侧跳线(105)、跳线(106)、主线侧地线(201)、主线侧地线横担(202)、主线侧导线(203)、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主线侧跳线(205)、钢管杆(300)、绝缘子串(301)、线夹(400)、绝缘子串连接件(500),其特征在于:T接侧导线横担(104)和主线侧导线横担(204)平行架设固定在钢管杆(300)上,T接侧导线横担(104)在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上方,T接侧导线横担(104)所在水平面和T接侧导线(103)呈40度‑50度角,T接侧导线(103)与主线侧导线(203)垂直,T接侧导线(103)和主线侧导线(203)通过主线侧跳线(205)连接;所述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与主线侧导线(203)呈40度‑50度角连接,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与T接侧导线(103)呈40度‑50度角,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与跳线(106)垂直连接;所述钢管杆(300)固定有与主线侧导线(203)垂直的主线侧地线横担(202),该主线侧地线横担(202)上固定有与主线侧导线(203)平行的主线侧地线(201);所述钢管杆(300)顶端固定有与T接侧导线横担(104)平行的T接侧地线横担(102),T接侧地线横担(102)上固定有与T接侧导线(103)平行的T接侧地线(101)。...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包括:T接侧地线(101)、T接侧地线横担(102)、T接侧导线(103)、T接侧导线横担(104)、T接侧跳线(105)、跳线(106)、主线侧地线(201)、主线侧地线横担(202)、主线侧导线(203)、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主线侧跳线(205)、钢管杆(300)、绝缘子串(301)、线夹(400)、绝缘子串连接件(500),其特征在于:T接侧导线横担(104)和主线侧导线横担(204)平行架设固定在钢管杆(300)上,T接侧导线横担(104)在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上方,T接侧导线横担(104)所在水平面和T接侧导线(103)呈40度-50度角,T接侧导线(103)与主线侧导线(203)垂直,T接侧导线(103)和主线侧导线(203)通过主线侧跳线(205)连接;所述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与主线侧导线(203)呈40度-50度角连接,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与T接侧导线(103)呈40度-50度角,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与跳线(106)垂直连接;所述钢管杆(300)固定有与主线侧导线(203)垂直的主线侧地线横担(202),该主线侧地线横担(202)上固定有与主线侧导线(203)平行的主线侧地线(201);所述钢管杆(300)顶端固定有与T接侧导线横担(104)平行的T接侧地线横担(102),T接侧地线横担(102)上固定有与T接侧导线(103)平行的T接侧地线(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侧导线横担(204)上固定有绝缘子串连接件(5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路不等高钻跨越T接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串连接件(500)包括固定块(501)、盖板(504)、压板(506);其中盖板(504)上方有一固定块(501),固定块(501)与绝缘子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凯周庆海刘铁汉李滋边梦伟李亮边超彭汝元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泰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