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圆柱电池热管理的双通道风冷相变一体化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圆柱电池热管理的双通道风冷相变一体化散热器。
技术介绍
高能量密度圆柱电池在进行快速充放电或连续高强度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的产生使电池体的温度急剧升高。然而,电池在工作时有一段“舒适”温度区间,温度过高会加速电池老化,寿命大幅衰减,严重时可能引发热失控,导致电池燃烧或发生爆炸。因此,有必要对电池采取热管理方式。常见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包括风冷、液冷、相变材料冷却。风冷散热效率低,结构简单;液冷散热能力强,但结构复杂,易泄露;相变材料质量轻,散热效果良好,但其吸收的热量难以散发,相变材料一旦熔化后将失去控温能力。所以亟需一种控温效果好、散热效率高的实用型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圆柱电池热管理的双通道风冷相变一体化散热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圆柱电池热管理的双通道风冷相变一体化散热器,包括两组相互对称的抽风风扇以及置于两组抽风风扇之间的换热器,其中,换热器包括外筒、内筒以及通风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圆柱电池热管理的双通道风冷相变一体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互对称的抽风风扇以及置于两组抽风风扇之间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外筒、内筒以及通风管道,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组成同心圆的套筒,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均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简体;所述通风管道为两端开口且贯穿所述外筒的筒壁,所述通风管道部分内置于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夹层中并与所述内筒的外壁相接、另一部分穿过所述外筒筒壁置于外部,所述通风管道内置部分的端口与所述抽风风扇对齐;所述夹层内部且环绕所述通风管道外部的区域为复合相变材料的填充区域,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由纳米银粉、二氧化硅、石蜡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圆柱电池热管理的双通道风冷相变一体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互对称的抽风风扇以及置于两组抽风风扇之间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外筒、内筒以及通风管道,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组成同心圆的套筒,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均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简体;所述通风管道为两端开口且贯穿所述外筒的筒壁,所述通风管道部分内置于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夹层中并与所述内筒的外壁相接、另一部分穿过所述外筒筒壁置于外部,所述通风管道内置部分的端口与所述抽风风扇对齐;所述夹层内部且环绕所述通风管道外部的区域为复合相变材料的填充区域,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由纳米银粉、二氧化硅、石蜡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圆柱电池热管理的双通道风冷相变一体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的内径沿着其从所述内筒至所述外筒延伸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通风管道外置部分端口内径大、内置部分端口内径小,内径小的端口与所述抽风风扇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圆柱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强,黄菊花,曹铭,胡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