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36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工作台,缝纫机安装在工作台的一侧,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吸紧组件以及用以放置待缝制物料的治具,治具为矩形结构,工作台的台面矩形结构,吸紧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以及转向臂,伺服电机安装在工作台的下方,转向臂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并且另一端呈水平向外延伸,转向臂为伸缩结构,转向臂的底部设置有长度调节件,转向臂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吸料头,每个吸料头分别通过一个弹性件与转向臂弹性连接,本实用能够辅助人工进行对物料的换边工作,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杜绝了发生意外伤害的问题。

An auxiliary edge changing tool for se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现在缝纫机大部分也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才能进行工作,所以人工的劳动强度比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待缝制的物料是矩形状,即其四个侧边都需要进行封边缝制,这样的话,人工在缝制中,需要多次进行转向进行换边,转向中两个手指需要频繁的按住物料进行缓慢转动,这样的话在任务量较多的情况下,工人手指会迅速疲劳,久而久之会导致手指麻木等一些疾病的发生,并且在物料转向中,一些操作不娴熟的新手,会被缝纫机的针头误伤,风险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工作台,缝纫机安装在工作台的一侧,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吸紧组件以及用以放置待缝制物料的治具,治具为矩形结构,工作台的台面矩形结构,吸紧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以及转向臂,伺服电机安装在工作台的下方,转向臂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并且另一端呈水平向外延伸,转向臂为伸缩结构,转向臂的底部设置有长度调节件,转向臂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吸料头,每个吸料头分别通过一个弹性件与转向臂弹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臂为中空结构,并且其自由端为敞口设置,转向臂的自由端内能够能够活动的插设有延伸臂,长度调节件包括电杆,电杆的杆身与转向臂固定连接,电杆的输出杆与延伸臂远离转向臂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弹性件的结构均相同,弹性件包括垫板,垫板为矩形结构,两个垫板分别呈水平固定在转向臂和延伸臂相互远离的一端,垫板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插接孔,插接孔内能够竖直活动的插设有光杆,两个吸料头分别呈水平位于各自垫板的正上方,并且还分别与各自垫板位置的所有光杆顶端固定连接,每个光杆上分别套设有一个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各自的垫板和吸料头弹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吸料头为中空结构,吸料头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吸孔,吸料头处于常态下,其朝向工作人员的一侧设有圆弧过渡。进一步地,所述延伸臂上的吸料头处于工作台的外侧,另一个吸料头通过矩形槽向上延伸,两个吸料头上表面的水平高度均略高于工作台的台面,位于矩形槽内的吸料头始终处于缝纫机的针头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治具的上表面贴设有缓冲海绵,缓冲海绵为矩形框架结构,缓冲海绵用以将治具的四个侧边覆盖,治具的下表面贴设有橡胶层,治具顶部的四个直角内边区域均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导气孔,第一导气孔贯穿治具,橡胶层顶部的四个直角内边区域均开设有若干第二导气孔,两个第二导气孔分别与一个第一导气孔连通。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将待缝纫的物料放置在治具上,然后在将治具平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此时治具的侧边带着物料的侧边对应在缝纫机的针头下方,随后人工缓慢推动治具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中,缝纫机的针头开始对治具上的物料侧边进行缝纫工作,治具下表面到达吸料头位置的时候,会挤压吸料头,迫使吸料头压迫弹簧并且通过光杆的导向力进行下降,以此使得吸料头与治具下表面紧贴,吸料头则是通过软管与外部气泵连通。气泵工作后,通过软管、吸孔、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将橡胶层与治具吸紧,同时也将缓冲海绵和物料吸紧,伺服电机使得转向臂转动90度,同时延伸臂也随其同步转动,延伸臂作为对治具外侧边的导向,二者将治具上的物料转动90度,实现换边,转向完毕后,吸料头停止吸紧,随即人工抬起治具一点,于此同时转向臂带着延伸臂的自由端迅速复位,随后继续将换边后的治具以及物料进行推动前进,使得其换边后的侧边得以被缝纫,并且以此循环,直至矩形物料的四个侧边都被缝纫了,本实用能够辅助人工进行对物料的换边工作,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杜绝了发生意外伤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附图标记说明:工作台1,缝纫机2。治具3,缓冲海绵3a,第一导气孔3b,橡胶层3c,矩形槽3d。伺服电机4,转向臂4a,延伸臂4b,电杆4c,吸料头4d,吸孔4e,圆弧过渡4f。垫板5,光杆5a,弹簧5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工作台1,缝纫机2安装在工作台1的一侧,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吸紧组件以及用以放置待缝制物料的治具3,治具3为矩形结构,工作台1的台面矩形结构,吸紧组件包括伺服电机4以及转向臂4a,伺服电机4安装在工作台1的下方,转向臂4a的一端与伺服电机4的主轴传动连接,并且另一端呈水平向外延伸,转向臂4a为伸缩结构,转向臂4a的底部设置有长度调节件,转向臂4a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吸料头4d,每个吸料头4d分别通过一个弹性件与转向臂4a弹性连接。所述转向臂4a为中空结构,并且其自由端为敞口设置,转向臂4a的自由端内能够能够活动的插设有延伸臂4b,长度调节件包括电杆4c,电杆4c的杆身与转向臂4a固定连接,电杆4c的输出杆与延伸臂4b远离转向臂4a的一端连接;治具3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物料进行更换,更换后,宽度规格发生变化,即电杆4c推动延伸臂4b向外延伸,迫使转向臂4a变长,可以吻合治具3底部的规格,保证治具3在转动中,延伸臂4b可以作为稳定的导向力。两个所述弹性件的结构均相同,弹性件包括垫板5,垫板5为矩形结构,两个垫板5分别呈水平固定在转向臂4a和延伸臂4b相互远离的一端,垫板5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插接孔,插接孔内能够竖直活动的插设有光杆5a,两个吸料头4d分别呈水平位于各自垫板5的正上方,并且还分别与各自垫板5位置的所有光杆5a顶端固定连接,每个光杆5a上分别套设有一个弹簧5b,弹簧5b的两端分别与各自的垫板5和吸料头4d弹性连接;将待缝纫的物料放置在治具3上,然后在将治具3平放置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此时治具3的侧边带着物料的侧边对应在缝纫机2的针头下方,随后人工缓慢推动治具3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中,缝纫机2的针头开始对治具3上的物料侧边进行缝纫工作,治具3下表面到达吸料头4d位置的时候,会挤压吸料头4d,迫使吸料头4d压迫弹簧5b并且通过光杆5a的导向力进行下降,以此使得吸料头4d与治具3下表面紧贴,便于后续的吸紧。所述吸料头4d为中空结构,吸料头4d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吸孔4e,吸料头4d处于常态下,其朝向工作人员的一侧设有圆弧过渡4f;吸料头4d则是通过软管与外部气泵连通。气泵工作后,通过软管和吸孔4e,将治具3下表面吸紧,圆弧过渡4f可使得治具3底部接近吸料头4d后,可以通过圆弧过渡4f顺利挤压吸料头4d,二者之间相接触的比较顺畅,朝向工作人员一侧即是相对于物料进行水平活动被缝纫时的行进方向。所述延伸臂4b上的吸料头4d处于工作台1的外侧,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工作台(1),缝纫机(2)安装在工作台(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吸紧组件以及用以放置待缝制物料的治具(3),治具(3)为矩形结构,工作台(1)的台面矩形结构,吸紧组件包括伺服电机(4)以及转向臂(4a),伺服电机(4)安装在工作台(1)的下方,转向臂(4a)的一端与伺服电机(4)的主轴传动连接,并且另一端呈水平向外延伸,转向臂(4a)为伸缩结构,转向臂(4a)的底部设置有长度调节件,转向臂(4a)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吸料头(4d),每个吸料头(4d)分别通过一个弹性件与转向臂(4a)弹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工作台(1),缝纫机(2)安装在工作台(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辅助换边工装包括吸紧组件以及用以放置待缝制物料的治具(3),治具(3)为矩形结构,工作台(1)的台面矩形结构,吸紧组件包括伺服电机(4)以及转向臂(4a),伺服电机(4)安装在工作台(1)的下方,转向臂(4a)的一端与伺服电机(4)的主轴传动连接,并且另一端呈水平向外延伸,转向臂(4a)为伸缩结构,转向臂(4a)的底部设置有长度调节件,转向臂(4a)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吸料头(4d),每个吸料头(4d)分别通过一个弹性件与转向臂(4a)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臂(4a)为中空结构,并且其自由端为敞口设置,转向臂(4a)的自由端内能够能够活动的插设有延伸臂(4b),长度调节件包括电杆(4c),电杆(4c)的杆身与转向臂(4a)固定连接,电杆(4c)的输出杆与延伸臂(4b)远离转向臂(4a)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件的结构均相同,弹性件包括垫板(5),垫板(5)为矩形结构,两个垫板(5)分别呈水平固定在转向臂(4a)和延伸臂(4b)相互远离的一端,垫板(5)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插接孔,插接孔内能够竖直活动的插设有光杆(5a),两个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尹洲周忠友刘兆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