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27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该撬装由底座、污泥调和机、螺旋输送机、上料斗、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一至四级热解反应器、氮气进气系统、降温防扬尘装置、收集池、气体汇管、气体收集罐、空气冷凝器、油水回收罐、旋风分离器、吸收室、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排烟筒组成。该装置属于移动式,采用密集型布置,节约现场空间,便于运输,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和安装时间,节约了施工成本。采用该装置处理含油污泥,在污染产生地即可对其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避免因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既适合于突发事件产生的油污染土壤的就地处理,也适合油基泥浆处理及海上产生量较小的含油污泥、落地油泥、油基泥浆的资源化处理。

A skidding devic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
本技术属于含油污泥应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
技术介绍
含油污泥是油田和炼化企业的主要固体废物,呈固态或半流动状态,属非均质多相分散体系,是石油石化行业的环保难题之一。主要由原油、水分、粘土矿物、生物有机质和化学添加剂等物质组成,一般含油率在10%左右,高的可达20%~30%以上,具有能源物质回收与粘土矿物再生利用价值。石油石化行业含油污泥年产生量大致在100万吨左右,主要产生于油田(约占70%)和炼化生产(约占29%)。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就展开了含油污泥治理技术的研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丹麦、荷兰等欧美国家,工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国外含油污泥处理的主要工艺有:调质-机械分离(化学热洗)处理工艺、热裂解工艺、焚烧处理工艺和萃取(抽提)处理工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进,以及我国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含油污泥处理的研究工作得以普遍而快速地展开,相继开发了焚烧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溶剂萃取法、热解吸法、焦化法、固化处理法、热解处理、焦化处理及调剖等多种方法。上述处理方法在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都需要建设相应的处理站点,对含油污泥在固定地方进行处理,对于地处偏远地域产生的含油污泥,需要利用运输车辆运输至固定处理站点。这对于因输油管线泄漏产生的突发油污染事件造成的土壤污染的及时处理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输油管线原油泄漏产生的油污染土壤量较小、需要及时处理的要求,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解决因输油管线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处理不及时多有不便,在污泥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难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是:在底座上设置有污泥调和机,含油污泥从污泥调和机底部的出料口下落到螺旋输送机上,经螺旋输送机输送到上料斗,上料斗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一级热解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联通,一级热解反应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氮气进气系统相联通,一级热解反应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二级热解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联通,二级热解反应器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三级热解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联通,三级热解反应器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四级热解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联通,四级热解反应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降温防扬尘装置相联通,降温防扬尘装置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收集池相连;一至四级热解反应器上均设置有气体汇管,气体汇管与气体收集罐相联通,气体收集罐与空气冷凝器相联通,空气冷凝器的出液口与油水回收罐相联通、出气口与旋风分离器相联通,旋风分离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室相联通,吸收室通过管道与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相联通,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上设置有排烟筒。上述的一级热解反应器、二级热解反应器、三级热解反应器、四级热解反应器呈回字形分布。上述的空气冷凝器由物料管路与散热翅片构成,散热翅片面积为5~12m2。本技术的撬装装置以电磁加热为主要供热方式,将产生的含油污泥在氮气保护作用下进行就地处理,具有如下优点:(1)该装置体积小,可实现输油管线泄漏处产生的油污染土壤的就地处理;(2)结构规则,采用密集型布置,节约现场空间,可实现快速就位并进行油污染土壤处理;(3)属于移动式装置,便于运输,既可处理因输油管道突发漏油产生的油污染土壤,也可处理废弃的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原油沉降罐及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少量含油污泥;(4)大部分工作在工厂完成,工艺设备、配管、电气仪表组装在一个撬上,现场应用时仅需要将撬装装置运至处理现场并完成一些电气仪表的接线工作,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和安装时间,节约了施工成本。采用本技术撬装装置处理因输油管道突发漏油引起产生的含油污泥,在污染产生地即可对其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避免因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既适合于突发事件产生的油污染土壤的就地处理,也适合油基泥浆处理及海上产生量较小的含油污泥、落地油泥、油基泥浆的资源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撬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撬装装置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由底座1、污泥调和机2、螺旋输送机3、上料斗4、一级热解反应器5、氮气进气系统6、二级热解反应器7、三级热解反应器8、四级热解反应器9、降温防扬尘装置10、收集池11、气体汇管12、气体收集罐13、空气冷凝器14、油水回收罐15、旋风分离器16、吸收室17、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18、排烟筒19组成。在底座1上安装有污泥调和机2,含油污泥从污泥调和机2底部的出料口下落到螺旋输送机3。含油污泥经螺旋输送机3输送到上料斗4中,上料斗4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进料口相联通,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氮气进气系统6相联通,氮气进气系统6的氮气由小型制氮机提供,或由氮气瓶提供。上料斗4内的含油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与之相连一级热解反应器5内,进入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含油污泥在来自氮气进气系统6的氮气保护下,由一级热解反应器5内的螺旋推进器作用下进行一级热解处理。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二级热解反应器7的进料口相联通,二级热解反应器7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三级热解反应器8的进料口相联通,三级热解反应器8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四级热解反应器9的进料口相联通,四级热解反应器9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降温防扬尘装置10相联通,降温防扬尘装置10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收集池11相连。一级热解反应器5、二级热解反应器7、三级热解反应器8、四级热解反应器9呈回字形分布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其均采用电磁加热方式。自一级热解反应器5出来的污泥进入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二级热解反应器7中,自二级热解反应器7出来的污泥进入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三级热解反应器8中,自三级热解反应器8出来的污泥进入带有螺旋推进器的四级热解反应器9中,自四级热解反应器9出来的物料与降温防扬尘装置10喷出的水雾相接触,降温并抑制扬尘后落至收集池11。一级热解反应器5、二级热解反应器7、三级热解反应器8、四级热解反应器9的顶部均垂直安装有气体汇管12,气体汇管12通过管道与气体收集罐13相联通,气体收集罐13与空气冷凝器14相联通,空气冷凝器14的出液口与油水回收罐15相联通,空气冷凝器14由物料管路与散热翅片构成。空气冷凝器14的出气口与旋风分离器16相联通,旋风分离器1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室17相联通,吸收室17通过管道与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18相联通,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18上安装有排烟筒19。自一级热解反应器5、二级热解反应器7、三级热解反应器8、四级热解反应器9出来的热解含油、水等气体通过气体汇管12进入气体收集罐13,在微正压作用下由气体收集罐13进入空气冷凝器14中,经冷凝的液体进入油水回收罐15中回收利用。从空气冷凝器14出来的不凝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16,经旋风分离器16初步处理后,进入装有吸收剂的吸收室17,再经过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18处理后通过排烟筒19外排。采用上述撬装装置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的具体方法如下:1、采用挖掘机将含油污泥挖出后,运至污泥调和机调和至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设置有污泥调和机(2),含油污泥从污泥调和机(2)底部的出料口下落到螺旋输送机(3)上,经螺旋输送机(3)输送到上料斗(4),上料斗(4)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进料口相联通,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氮气进气系统(6)相联通,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二级热解反应器(7)的进料口相联通,二级热解反应器(7)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三级热解反应器(8)的进料口相联通,三级热解反应器(8)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四级热解反应器(9)的进料口相联通,四级热解反应器(9)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降温防扬尘装置(10)相联通,降温防扬尘装置(10)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收集池(11)相连;一至四级热解反应器(5,7,8,9)上均设置有气体汇管(12),气体汇管(12)与气体收集罐(13)相联通,气体收集罐(13)与空气冷凝器(14)相联通,空气冷凝器(14)的出液口与油水回收罐(15)相联通、出气口与旋风分离器(16)相联通,旋风分离器(1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室(17)相联通,吸收室(17)通过管道与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18)相联通,低温等离子气体处理器(18)上设置有排烟筒(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设置有污泥调和机(2),含油污泥从污泥调和机(2)底部的出料口下落到螺旋输送机(3)上,经螺旋输送机(3)输送到上料斗(4),上料斗(4)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进料口相联通,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氮气进气系统(6)相联通,一级热解反应器(5)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二级热解反应器(7)的进料口相联通,二级热解反应器(7)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三级热解反应器(8)的进料口相联通,三级热解反应器(8)的出料口与带有螺旋推进器的四级热解反应器(9)的进料口相联通,四级热解反应器(9)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降温防扬尘装置(10)相联通,降温防扬尘装置(10)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收集池(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撑囤鱼涛邢陕青黄居州石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