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27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其设置为采用污水或地下水将污泥稀释,从而获得污泥浆液;预处理池,其设置为容纳所述污泥浆液;多级发酵池,其设置为接收来自预处理池的所述污泥浆液,并采用含酵素的发酵物对所述污泥浆液进行发酵处理,从而获得污泥发酵液;沉淀池,其设置为将所述污泥发酵液分离为上层清液和下层污泥浆;清水池,其设置为接收所述上层清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Sludge treatmen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酵素法进行污泥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工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且进水水质超出污水处理厂的原设计标准,从而需要改扩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会形成大量污泥,长期存放会严重影响周边大气环境,因而需要进行无害化、乃至资源化处理。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卫生填埋法、焚烧法、污泥直接制砖法、好氧发酵堆肥法和直接固化法等。卫生填埋法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焚烧法投资大、燃烧时会产生二噁英等剧毒物质。污泥直接制砖法的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对于好氧发酵堆肥法,制成肥料前需对污泥进行高温堆肥处理,需添加后续处理设备如翻堆机等,还需要提供较大的场地。直接固化法容易形成臭气,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因此,仍然需要开发新的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复合酵素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的触媒作用,促进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高效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将好氧、厌氧微生物混合培养,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用物质和分泌物形成微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基质和原料,通过相互共生增殖形成结构稳定、能源广泛、生物多样性的生物菌群,以促污泥中的有害成分再次发酵分解,并把有害物质变成有用物质。复合酵素菌(EffectiveMicroorganisms)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复合酵素菌。复合酵素技术通常用于污水处理,尚没有将其用于污泥处理的报道。另外,复合酵素处理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如何提高处理效率也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可以对污泥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可以提高污泥处理效率。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包括:调节池,其设置为采用污水或地下水将污泥稀释,从而获得污泥浆液;预处理池,其设置为容纳所述污泥浆液;多级发酵池,其设置为接收来自预处理池的所述污泥浆液,并采用含酵素的发酵物对所述污泥浆液进行发酵处理,从而获得污泥发酵液;沉淀池,其设置为将所述污泥发酵液分离为上层清液和下层污泥浆;清水池,其设置为接收所述上层清液。本技术在污水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又增设调节池和预处理池,从而使得污泥转化为容易进行发酵处理的污泥浆液,从而使得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为可能。污泥可以来源于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尤其是那些极难通过传统方法处理的污泥。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污泥储池,其中容纳有污泥。污泥储池可以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储存场等。污泥储池与调节池之间可以通过管线连接,从而将污泥泵送至调节池;也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泥输送至调节池。采用污水或地下水将污泥稀释,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实现循环经济。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污水池或地下水储池,用于向调节池供给污水或地下水。在本技术中,调节池和预处理池之间还可以设置格栅分离设备。格栅分离设备可以将较大体积的物质分离出来。经过格栅分离设备分离后,污泥浆液进入多级发酵池。本技术的污泥发酵液表示对污泥发酵产生的发酵液。在本技术中,沉淀池的下层污泥浆可以返回多级发酵池,例如第一发酵池,继续进行发酵处理;也可以进入脱水固化设备进行固化处理。根据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优选地,其还包括脱水固化设备,其设置为将所述下层污泥浆固化。经过上述工艺,污泥已经减少很多,约20%~80%,并且没有臭味。将污泥脱水固化从而实现污泥的完全资源化。目前,尚未有关于复合酵素处理设备与脱水固化设备联用的报道。本技术首次将二者联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污泥脱水固化的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例如将污泥脱水,然后添加固化剂进行固化。所得滤液回用,所得产品可以覆土绿化。例如,将脱水污泥、粉煤灰、风化煤、植物桔杆按照重量比例为5:2:3:1混合均匀,从而将污泥固化。充分搅拌,可以发酵为有机肥。根据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脱水固化设备通过管线与所述清水池连接,从而将所述脱水固化设备产生的滤液输送至所述清水池。滤液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节约含酵素的发酵物的用量。根据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清水池与所述调节池之间通过管线连接,从而将来自所述清水池的上层清液中的至少一部分输送至所述调节池。在本技术中,清液是相对污泥浆而言的,其固含量较低,并不表示其为澄清的溶液。上层清液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节约含酵素的发酵物的用量。本技术的多级发酵池中,可以直接添加酵素,也可以添加含酵素的发酵物,例如下层污泥浆(MLSS)。酵素可以由酵素储罐提供;含酵素的发酵物(例如下层污泥浆MLSS)则由酵素菌床培养设备提供。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还包括酵素菌床培养设备,其设置为向所述多级发酵池中的至少一个供给含酵素的发酵物。这样有利于大规模处理污泥,从而提高处理效率。本技术的多级发酵池包括第一发酵池。酵素菌床培养设备中的含酵素的发酵物被添加至第一发酵池。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酵素,这里不再赘述。根据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多级发酵池包括2~15个依次串联的发酵池。优选地,所述多级发酵池包括3~8个依次串联的发酵池。这样可以保证发酵效果,同时提高处理效率。根据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多级发酵池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发酵池、第二发酵池、第三发酵池、第四发酵池和第五发酵池;第一发酵池与所述预处理池连接,第五发酵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根据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酵素菌床培养设备设置为仅向第一发酵池供给含酵素的发酵物。在本技术中,除了第一发酵池之外的其他发酵池均不添加含酵素的发酵物。这样可以避免频繁地添加含酵素的发酵物,简化操作流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发酵液依次通过第一发酵池、第二发酵池、第三发酵池、第四发酵池和第五发酵池。第一发酵池添加含酵素的发酵物;第二发酵池、第三发酵池、第四发酵池和第五发酵池均不添加含酵素的发酵物。根据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优选地,第一发酵池、第二发酵池、第三发酵池、第四发酵池和第五发酵池从高到低依次存在梯度落差。第一发酵池产生的发酵液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第二发酵池,第二发酵池产生的发酵液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第三发酵池,依此类推。第一发酵池、第二发酵池、第三发酵池、第四发酵池和第五发酵池也可以依次通过管线连接,前一个发酵池产生的发酵液通过泵送的方式进入下一个发酵池。根据本技术的污泥处理装置,优选地,第一发酵池、第二发酵池、第三发酵池、第四发酵池和第五发酵池的底部均设置有曝气设备。曝气设备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曝气口。通过管道将这些曝气口与风机连接,从而实现曝气。本技术通过增设调节池和预处理池,从而使得污泥转化为容易进行发酵处理的污泥浆液,从而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本技术将酵素发酵设备与脱水固化设备联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污泥处理装置。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调节池,2-预处理池,31-第一发酵池,32-第二发酵池,33-第三发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调节池,其设置为采用污水或地下水将污泥稀释,从而获得污泥浆液;预处理池,其设置为容纳所述污泥浆液;多级发酵池,其设置为接收来自预处理池的所述污泥浆液,并采用含酵素的发酵物对所述污泥浆液进行发酵处理,从而获得污泥发酵液;沉淀池,其设置为将所述污泥发酵液分离为上层清液和下层污泥浆;清水池,其设置为接收所述上层清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调节池,其设置为采用污水或地下水将污泥稀释,从而获得污泥浆液;预处理池,其设置为容纳所述污泥浆液;多级发酵池,其设置为接收来自预处理池的所述污泥浆液,并采用含酵素的发酵物对所述污泥浆液进行发酵处理,从而获得污泥发酵液;沉淀池,其设置为将所述污泥发酵液分离为上层清液和下层污泥浆;清水池,其设置为接收所述上层清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脱水固化设备,其设置为将所述下层污泥浆脱水固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固化设备通过管线与所述清水池连接,从而将所述脱水固化设备产生的滤液输送至所述清水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与所述调节池之间通过管线连接,从而将来自所述清水池的上层清液中的至少一部分输送至所述调节池。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连生杨长明段开红包智华李臻张舜媛高飞龙吴靖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济世源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