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23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水解酸化塔;它包括塔体,塔体底部设置有进水系统,该进水系统沿塔体底部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脉冲进水管,脉冲进水管对应塔体底部设置有圆锥形导流罩;使用时,污水进水分管上的电磁阀按照一定顺序轮流打开,也就是打开一个的同时其余的电磁阀关闭,这样的让局部区域进水流速相对加快,给与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接触反应,提高了水解酸化塔内的泥水混合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使用管理方便,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解酸化塔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水解酸化塔。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大部分废水如印染废水、养殖废水、部份造纸废水和一些重污染的生活污水CODcr一般在3000mg/l以下,仍采用建造足够停留时间的水解酸化池,内置动力搅拌器等的传统厌氧处理工艺方法。不仅处理效果差,且建造水解酸化池的成本很高,占地面积也较大,动力损耗较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小型化、模块化脉冲式水解酸化塔。本技术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解酸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进水系统,该进水系统沿塔体底部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脉冲进水管,所述脉冲进水管对应塔体底部设置有圆锥形导流罩。在上述水解酸化塔中: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若干个同轴心的环形脉冲进水分配管,所述脉冲进水管间隔设置在该脉冲进水分配管下。在上述水解酸化塔中:若干个脉冲进水分配管径向等距设置,所述脉冲进水管在所述脉冲进水分配管下方有规律设置。在上述水解酸化塔中,所述脉冲进水分配管通过污水进水分管连接污水进水总管,所述污水进水分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使用时,所述电磁阀按顺序依次打开且只打开一个。在上述水解酸化塔中,所述脉冲进水管下方进水位置都对应有一个导流罩,该导流罩开口朝下,使用时,进水沿导流罩侧壁流下。在上述水解酸化塔中,所述塔体内上方设置有组合填料区。在上述水解酸化塔中,所述组合填料区上方设置有溢流堰板,处理好的水通过溢流堰板汇聚至出水口。在上述水解酸化塔中,所述组合填料区和溢流堰板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污水进水总管相连。在上述水解酸化塔中,所述塔体底部还设置有排泥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项水解酸化塔进行污水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脉冲式水解酸化塔式结构,进行小型化、模块化的设计,整套系统除了提升泵,无需其他动力,易于维护,性能稳定,并且布水均匀,泥水混合效果好,其COD去除率可达50%以上。同时,既可解决传统水解酸化工艺停留时间长即池形尺寸大、造价和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又无需象UASB、EGSB型厌氧反应器那样的高配置、高投入。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化工废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等处理工程,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使用管理方便,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状态示意图。图中:1、塔体,2、进水系统,3、脉冲进水管,4、导流罩,5、脉冲进水分配管,6、组合填料区,7、溢流堰板,8、回流管,9、污水进水分管,10、污水进水总管,11、电磁阀,12、排泥管13、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水解酸化塔一种实施方式,水解酸化塔塔体1底部设置有进水系统2,该进水系统2沿塔体1底部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脉冲进水管3,脉冲进水管3对应塔体1底部设置有圆锥形导流罩4。本技术将塔式结构应用于废水的水解酸化处理工艺,充分利用立式塔体空间,延长污泥停留时间,使污泥停留时间(SRT)大于水力停留时间(HRT),即相对减小了水力停留时间和设备占地面积。同时,污泥停留时间的延长,参与生物降解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有机物充分与水解塔内的污泥接触,在厌氧菌的作用下,COD大量被去除,促进有机物的快速降解,大幅提高了处理效果。进水系统2包括若干个同轴心的环形脉冲进水分配管5,脉冲进水管3间隔设置在该脉冲进水分配管5下,若干个脉冲进水分配管5径向等高设置,脉冲进水管3在所述脉冲进水分配管5下方有规律设置,脉冲进水管3下方进水位置都对应有一个导流罩4,该导流罩4开口朝下,使用时,进水沿导流罩4侧壁流下。通过定时开、关电磁阀将连续进水改变为脉冲进水,能够间隙地形成高速流体冲击塔体1内底层污泥,无需消耗动力,搅起池底的污泥,使其与塔体1内废水不断充分混合,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接触反应,提高了水解酸化塔内的泥水混合效果,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能耗;塔体1内上方设置有组合填料区6,厌氧污泥可以在填料区6着床,组合填料区6上方设置有溢流堰板7,处理完的水通过溢流堰板7流出,组合填料区6和溢流堰板7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8,所述回流管8与污水进水总管10相连,回流管8中携带着一些低浓度的带有活性的厌氧污泥回到污水进水总管10后提前进行厌氧处理。脉冲进水分配管5通过污水进水分管9连接污水进水总管10,污水进水分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11,使用时,污水进水分管9上的电磁阀按照一定顺序轮流打开,也就是打开一个的同时其余的电磁阀关闭,这样的让局部区域进水流速相对加快,给与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接触反应,提高了水解酸化塔内的泥水混合效果。塔体1底部还设置有排泥管13,当泥量过多时,可以通过排泥管排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使用时,打开水解酸化塔外的任意一个电磁阀;向所述水解酸化塔内注入污水,冲击塔体1底部的污泥;间隔一定时间后,关闭上述电磁阀的同时打开另外一个电磁阀;继续向所述水解酸化塔内注入污水,在另一个位置继续冲击塔体1底部的污泥。从而能够间隙地形成高速流体冲击塔体1内底层污泥,无需消耗动力,搅起池底的污泥,使其与塔体1内废水不断充分混合,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接触反应。本技术可进行小型化、模块化设计。既有效解决了传统水解酸化工艺池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的难题;又无需象UASB型、EGSB厌氧反应器那样的高配置、高投入,特别适用于中浓度CODcr在3000mg/l左右废水的处理。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解酸化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底部设置有进水系统(2),该进水系统(2)沿塔体(1)底部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脉冲进水管(3),所述脉冲进水管(3)对应塔体(1)底部设置有圆锥形导流罩(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解酸化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底部设置有进水系统(2),该进水系统(2)沿塔体(1)底部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脉冲进水管(3),所述脉冲进水管(3)对应塔体(1)底部设置有圆锥形导流罩(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2)包括若干个同轴心的环形脉冲进水分配管(5),所述脉冲进水管(3)间隔设置在该脉冲进水分配管(5)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解酸化塔,其特征在于:若干个脉冲进水分配管(5)径向等距设置,所述脉冲进水管(3)在所述脉冲进水分配管(5)下方有规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解酸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进水分配管(5)通过污水进水分管(9)连接污水进水总管(10),所述污水进水分管(9)上设置有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忠宁宋立斌张勇波蒋武郦苏浩赵一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