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包架曳引式别墅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16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包架曳引式别墅梯,包括垂直设置在井道一侧壁的导轨支架及设置在导轨支架上的导轨;对重架及设置在对重架一侧并对应导轨的对重导板;轿架,设置在轿架一侧并对应导轨的轿架导板,以及设置在轿架上的轿厢;安装在井道顶部的曳引机、对重侧绳头板及轿厢侧绳头板,安装在轿架中下侧并与轿厢侧绳头板上下对应的轿厢反绳轮,安装在对重架一侧上方并与对重侧绳头板上下对应的对重架反绳轮,以及钢丝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轿厢反绳轮设置在轿架中下侧可以节省顶部空间,有效的降低顶层高度并利用最小的井道做出最大的轿厢;减震垫可以减少曳引机工作时的震动而降低运行噪音。

A kind of backpack traction villa lad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包架曳引式别墅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别墅电梯,特别涉及一种背包架曳引式别墅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以往的电梯多为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大载重电梯,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的社会趋势,别墅电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2674112A公开了一种家用型别墅电梯,包括曳引机、轿厢架、轿厢导轨、轿厢、对重装置、对重导轨,轿厢架及轿厢为背包式结构,轿厢导轨、对重装置以及对重导轨均布置在电梯井道同一侧,背包式结构具有总体布局紧凑、设计合理、占据建筑空间小、对电梯井要求低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利用率,相对节约了建筑成本。但是,上述背包式结构电梯结构复杂,维护保养不便,而且曳引机钢丝绳连接于轿厢顶部,由于钢丝绳和轿厢的连接位置和重心位置不在竖直线上,造成轿厢乘用时不稳,影响轿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包架曳引式别墅梯,包括导向机构、曳引机构、轿架机构及对重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井道一侧壁的一双导轨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支架上的一双导轨;所述对重机构包括对重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对重架一侧并对应靠近井道内壁侧一对所述导轨的对重导板;所述轿架机构包括轿架,设置在所述轿架一侧并对应远离井道内壁侧一对所述导轨的轿架导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轿架上的轿厢;所述曳引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井道顶部的曳引机、对重侧绳头板及轿厢侧绳头板,安装在所述轿架中下侧并与所述轿厢侧绳头板上下对应的轿厢反绳轮,安装在所述对重架一侧上方并与所述对重侧绳头板上下对应的对重架反绳轮,以及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侧绳头板,然后依次绕过所述轿厢反绳轮、曳引机及对重架反绳轮,最后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对重侧绳头板。其中,所述导轨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曳引机底板,所述曳引机、对重侧绳头板及轿厢侧绳头板均安装在所述曳引机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曳引机底板通过所述导轨支架两侧设置的承重梁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支架上。再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梁与曳引机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包架式电梯曳引系统布置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而且轿厢运行时稳定流畅,乘用舒适,使用寿命长;轿厢反绳轮设置在轿架中下侧可以节省顶部空间,更加有效的降低顶层高度,有效的利用最小的井道做出最大的轿厢;减震垫可以减少曳引机工作时的震动而降低运行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井道内别墅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井道内别墅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井道11.导轨支架12.导轨13.轿架14.轿架导板15.轿厢16.对重侧绳头板17.轿厢侧绳头板18.轿厢反绳轮19.对重架反绳轮20.曳引机21.曳引机底板22.承重梁23.减震垫24.钢丝绳25.对重架26.对重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图1及2,本技术提供的背包架曳引式别墅梯,包括导向机构、曳引机构、轿架机构及对重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井道10一侧壁的一双导轨支架11,以及分别设置在导轨支架11上的一双导轨12;对重机构包括对重架25,以及设置在对重架25一侧并对应靠近井道10内壁侧一对导轨12的对重导板26;轿架机构包括轿架13,设置在轿架13一侧并对应远离井道10内壁侧一对导轨12的轿架导板14,以及设置在轿架13上的轿厢15;曳引机构包括安装在井道10顶部的曳引机20、对重侧绳头板16及轿厢侧绳头板17,安装在轿架13中下侧并与轿厢侧绳头板17上下对应的轿厢反绳轮18,安装在对重架25一侧上方并与对重侧绳头板16上下对应的对重架反绳轮19,以及钢丝绳24;钢丝绳24的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板17,然后依次绕过轿厢反绳轮18、曳引机20及对重架反绳轮19,最后另一端固定在对重侧绳头板16。其中,导轨支架11的顶部安装有曳引机底板21,曳引机底板21通过导轨支架11两侧设置的承重梁22固定安装在导轨支架11上,且承重梁22与曳引机底板21之间设置有减震垫23,曳引机20、对重侧绳头板及轿厢侧绳头板17均安装在曳引机底板21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包架式电梯曳引系统布置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而且轿厢15运行时稳定流畅,乘用舒适,使用寿命长;轿厢反绳轮18设置在轿架13中下侧可以节省顶部空间,更加有效的降低顶层高度,有效的利用最小的井道10做出最大的轿厢15;减震垫23可以减少曳引机20工作时的震动而降低运行噪音。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包架曳引式别墅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机构、曳引机构、轿架机构及对重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井道(10)一侧壁的一双导轨支架(1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支架(11)上的一双导轨(12);所述对重机构包括对重架(25),以及设置在所述对重架(25)一侧并对应靠近井道(10)内壁侧一对所述导轨(12)的对重导板(26);所述轿架机构包括轿架(13),设置在所述轿架(13)一侧并对应远离井道(10)内壁侧一对所述导轨(12)的轿架导板(14),以及设置在所述轿架(13)上的轿厢(15);所述曳引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井道(10)顶部的曳引机(20)、对重侧绳头板(16)及轿厢侧绳头板(17),安装在所述轿架(13)中下侧并与所述轿厢侧绳头板(17)上下对应的轿厢反绳轮(18),安装在所述对重架(25)一侧上方并与所述对重侧绳头板(16)上下对应的对重架反绳轮(19),以及钢丝绳(24);所述钢丝绳(2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侧绳头板(17),然后依次绕过所述轿厢反绳轮(18)、曳引机(20)及对重架反绳轮(19),最后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对重侧绳头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包架曳引式别墅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机构、曳引机构、轿架机构及对重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井道(10)一侧壁的一双导轨支架(1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支架(11)上的一双导轨(12);所述对重机构包括对重架(25),以及设置在所述对重架(25)一侧并对应靠近井道(10)内壁侧一对所述导轨(12)的对重导板(26);所述轿架机构包括轿架(13),设置在所述轿架(13)一侧并对应远离井道(10)内壁侧一对所述导轨(12)的轿架导板(14),以及设置在所述轿架(13)上的轿厢(15);所述曳引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井道(10)顶部的曳引机(20)、对重侧绳头板(16)及轿厢侧绳头板(17),安装在所述轿架(13)中下侧并与所述轿厢侧绳头板(17)上下对应的轿厢反绳轮(18),安装在所述对重架(25)一侧上方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飞孙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施耐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