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12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主要包括冷却箱、物料入口、排气装置、传送带一、传送带二、风冷装置、振动筛、废料桶和传送带三,物料入口设置在冷却箱的左侧面上部,排气装置设置在冷却箱的上方,排气装置包括吸气口、吸收槽、热交换器和排气口,传送带一设置在冷却箱内部,传送带二设置在传送带一的下方,传送带一与传送带二表面均设有气孔,风冷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二的下方,风冷装置包括进气口、冷凝器、风扇和排水管,振动筛设置在风冷装置下方,废物桶连接在振动筛较低一端,传送带三设置在振动筛下方。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

A Cool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Small Particle U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尿素的生产方法包括:一、用二氧化碳和氨在高温、高压下合成氨基甲酸铵,经分解、吸收转化后,结晶,分离、干燥而成;二、将经过净化的氨与二氧化碳按摩尔比2.8~4.5混合进入合成塔,塔内压力为13.8~24.6MPa,温度为180~200℃,反应物料停留时间为25~40min,得到含过剩氨和氨基甲酸铵的尿素溶液,经减压降温,将分离出氨和氨基甲酸铵后的脲液蒸发到99.5%以上,然后在造粒塔造粒得到尿素成品;三、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但是,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刚生产出来的尿素颗粒带有一定温度,需要进行冷却后方可保存,传统的冷却方式是将定量的尿素颗粒静置在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但是停止冷却的方法影响生产进度,且会产生很多的废尿素,而采用管道输送冷却则可能产生在输送过程中管道堵塞的情况,所以,目前设计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主要包括冷却箱、物料入口、排气装置、传送带一、传送带二、风冷装置、振动筛、废料桶和传送带三,所述物料入口设置在冷却箱的左侧面上部,物料入口用于接收尿素造粒机生产出的尿素颗粒,所述排气装置设置在冷却箱的上方,排气装置包括吸气口、吸收槽、热交换器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排气装置与冷却箱连接处,所述吸收槽设置在吸气口上方,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在吸收槽的上方,所述排气口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右侧,所述传送带一设置在冷却箱内部,且传送带一左端通过滑接板连接在物料入口下方,所述传送带二设置在传送带一的下方,传送带一与传送带二表面均设有气孔,所述风冷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二的下方,风冷装置包括进气口、冷凝器、风扇和排水管,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冷却箱的后侧面,所述冷凝器设置在冷却箱内部,且与进气口连接,所述风扇设置在冷凝器的上方,所述排水管连接在冷凝器的右侧,所述振动筛设置在风冷装置下方,且振动筛倾斜设置,振动筛较高一端位于传送带二左端下方,振动筛表面均匀设有孔径相同的小孔,所述废物桶连接在振动筛较低一端,所述传送带三设置在振动筛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入口与冷却箱连接处设有调节旋钮,可以调节物料入口的角度,适用于不同规格尿素制造设备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与设置在冷却箱内部的电源连接,将尿素冷却吸收的热量转换为电能,用于本装置的运行功能,绿色环保。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内部设有过滤筛,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冷却箱沾染在尿素颗粒上。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右端与设置在冷却箱右侧的水桶连接,用于将空气中冷凝形成的水分回收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筛与冷却箱连接处设有吸震器,避免振动筛在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影响整体装置的运行。本技术的工作方法是:首先通过调节旋钮调整物料入口的角度,并连接至尿素制造设备的出料口,尿素颗粒制备完成后,经物料入口进入冷却箱内,通过滑接板滑落至传送带一上,经传送带一输送至传送带二上,风冷装置通过进气口将外界空气吸入冷凝器,冷却后通过风扇向上吹,对尿素颗粒进行冷却,尿素冷却时产生的蒸发物质由吸气口进入排气装置内部,排气装置内的吸收槽将蒸发物质中的氨气等物质吸收,再由热交换器将蒸气中的热量吸收转换为电能以供本装置使用,最后有排气口将无污染无异味的气体排出,尿素颗粒冷却后有传送带二传送至振动筛上,振动筛在振动的过程中将小于等于尿素粒径标准的尿素颗粒通过小孔送至传送带三上,送至包装线,将大于尿素粒径生产标准的尿素颗粒滑送至废料桶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改变了传统的静置冷却方式,减少了因小颗粒冷却停运而产生的废尿素的产生,通过在风冷装置的上方设置两个传送带,增大了尿素颗粒冷却处理时间,保证了冷却效果,同时在传送带上方设置排气装置,将冷却产生的蒸气吸附后排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同时蒸气中的热能经热交换器转换为电能,绿色环保,并且,在尿素颗粒冷却完成后由振动筛将不符合尿素粒径生产标准的不合格尿素筛选出来,减少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总之,本申请具有结构合理、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其中,1-冷却箱、2-物料入口、21-滑接板、22-调节旋钮、3-排气装置、31-吸气口、32-吸收槽、33-热交换器、34-排气口、4-传送带一、5-传送带二、6-风冷装置、61-进气口、62-冷凝器、63-风扇、64-排水管、7-振动筛、71-小孔、72-吸震器、8-废料桶、9-传送带三、10-电源、11-水桶。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主要包括冷却箱1、物料入口2、排气装置3、传送带一4、传送带二5、风冷装置6、振动筛7、废料桶8和传送带三9,物料入口2设置在冷却箱1的左侧面上部,物料入口2用于接收尿素造粒机生产出的尿素颗粒,物料入口2与冷却箱1连接处设有调节旋钮22,排气装置3设置在冷却箱1的上方,排气装置3包括吸气口31、吸收槽32、热交换器33和排气口34,吸气口31设置在排气装置3与冷却箱1连接处,吸收槽32设置在吸气口31上方,热交换器33连接在吸收槽32的上方,热交换器33与设置在冷却箱1内部的电源10连接,排气口34设置在热交换器33的右侧,传送带一4设置在冷却箱1内部,且传送带一4左端通过滑接板21连接在物料入口2下方,传送带二5设置在传送带一4的下方,传送带一4与传送带二5表面均设有气孔,风冷装置6设置在传送带二5的下方,风冷装置6包括进气口61、冷凝器62、风扇63和排水管64,如图2所示,进气口61设置在冷却箱1的后侧面,进气口61内部设有过滤筛,冷凝器62设置在冷却箱1内部,且与进气口61连接,风扇63设置在冷凝器62的上方,排水管64连接在冷凝器62的右侧,排水管64右端与设置在冷却箱1右侧的水桶11连接,振动筛7设置在风冷装置6下方,且振动筛7倾斜设置,振动筛7较高一端位于传送带二5左端下方,振动筛7表面均匀设有孔径相同的小孔71,振动筛7与冷却箱1连接处设有吸震器72,废物桶8连接在振动筛7较低一端,传送带三9设置在振动筛7下方。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为:首先通过调节旋钮22调整物料入口2的角度,并连接至尿素制造设备的出料口,尿素颗粒制备完成后,经物料入口2进入冷却箱1内,通过滑接板21滑落至传送带一4上,经传送带一4输送至传送带二5上,风冷装置6通过进气口61将外界空气吸入冷凝器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冷却箱(1)、物料入口(2)、排气装置(3)、传送带一(4)、传送带二(5)、风冷装置(6)、振动筛(7)、废料桶(8)和传送带三(9),所述物料入口(2)设置在冷却箱(1)的左侧面上部,所述排气装置(3)设置在冷却箱(1)的上方,排气装置(3)包括吸气口(31)、吸收槽(32)、热交换器(33)和排气口(34),所述吸气口(31)设置在排气装置(3)与冷却箱(1)连接处,所述吸收槽(32)设置在吸气口(31)上方,所述热交换器(33)连接在吸收槽(32)的上方,所述排气口(34)设置在热交换器(33)的右侧,所述传送带一(4)设置在冷却箱(1)内部,且传送带一(4)左端通过滑接板(21)连接在物料入口(2)下方,所述传送带二(5)设置在传送带一(4)的下方,传送带一(4)与传送带二(5)表面均设有气孔,所述风冷装置(6)设置在传送带二(5)的下方,风冷装置(6)包括进气口(61)、冷凝器(62)、风扇(63)和排水管(64),所述进气口(61)设置在冷却箱(1)的后侧面,所述冷凝器(62)设置在冷却箱(1)内部,且与进气口(61)连接,所述风扇(63)设置在冷凝器(62)的上方,所述排水管(64)连接在冷凝器(62)的右侧,所述振动筛(7)设置在风冷装置(6)下方,且振动筛(7)倾斜设置,振动筛(7)较高一端位于传送带二(5)左端下方,振动筛(7)表面均匀设有孔径相同的小孔(71),所述废料桶(8)连接在振动筛(7)较低一端,所述传送带三(9)设置在振动筛(7)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颗粒尿素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冷却箱(1)、物料入口(2)、排气装置(3)、传送带一(4)、传送带二(5)、风冷装置(6)、振动筛(7)、废料桶(8)和传送带三(9),所述物料入口(2)设置在冷却箱(1)的左侧面上部,所述排气装置(3)设置在冷却箱(1)的上方,排气装置(3)包括吸气口(31)、吸收槽(32)、热交换器(33)和排气口(34),所述吸气口(31)设置在排气装置(3)与冷却箱(1)连接处,所述吸收槽(32)设置在吸气口(31)上方,所述热交换器(33)连接在吸收槽(32)的上方,所述排气口(34)设置在热交换器(33)的右侧,所述传送带一(4)设置在冷却箱(1)内部,且传送带一(4)左端通过滑接板(21)连接在物料入口(2)下方,所述传送带二(5)设置在传送带一(4)的下方,传送带一(4)与传送带二(5)表面均设有气孔,所述风冷装置(6)设置在传送带二(5)的下方,风冷装置(6)包括进气口(61)、冷凝器(62)、风扇(63)和排水管(64),所述进气口(61)设置在冷却箱(1)的后侧面,所述冷凝器(62)设置在冷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林明谈成明卢学军许昆岭芮群
申请(专利权)人:灵谷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