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10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所述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包括导向料斗、第一挡料机构和第二挡料机构,该导向料斗对称设置分料上料机构;所述分料上料机构包括V型导向容置腔、电动分料机构和单段导向片;试管填满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且沿V型流道逐个排出至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在所述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卡合下旋转至所述单段导向片,所述单段导向片一端的折边与所述所述电动分料机构相切并承接试管排出,从而试管经折边顺畅流出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和第二挡料机构,一试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后在所述第二挡料机构处阻挡限位,同时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对在该一试管之前的试管进行阻挡限位,从而实现单个试管排出。

Anti-jamming fee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试管上料机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感染,医用试管具有一次性使用的特性,并且回收前需要对医用试管进行特殊处理,从而医用试管使用频繁且不可替代,在医用设备领域,医用试管的生产比较严格。医用试管注塑生产完需要对医用试管进行其他处理,在对医用试管进行处理前需要对医用试管进行收集及实现自动上料,现有的医用试管上料机构结构简单,医用试管在高速移载下容易造成卡料,从而造成医用试管的表面受损和影响医用试管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医用试管在分料段,卡料情况尤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实现医用试管的高效移载,同时保证医用试管在移载中不卡料,特别是在分料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所述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包括导向料斗、第一挡料机构和第二挡料机构,该导向料斗对称设置分料上料机构,实现大批量试管同步分料与上料;所述分料上料机构包括V型导向容置腔、电动分料机构和单段导向片;试管填满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且沿V型流道逐个排出至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在所述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卡合下旋转至所述单段导向片,所述单段导向片一端的折边与所述所述电动分料机构相切并承接试管排出,从而试管经折边顺畅流出,其中水平边与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的侧壁形成单段导向流道,试管沿所述单段导向片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和所述第二挡料机构,一试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后在所述第二挡料机构处阻挡限位,同时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对在该一试管之前的试管进行阻挡限位,从而实现单个试管排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包括导向料斗、第一挡料机构和第二挡料机构,该导向料斗对称设置分料上料机构,实现大批量试管同步分料与上料;所述分料上料机构包括V型导向容置腔、电动分料机构和单段导向片;试管填满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且沿V型流道逐个排出至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在所述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卡合下旋转至所述单段导向片,所述单段导向片一端的折边与所述所述电动分料机构相切并承接试管排出,从而试管经折边顺畅流出,其中水平边与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的侧壁形成单段导向流道,试管沿所述单段导向片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和所述第二挡料机构,一试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后在所述第二挡料机构处阻挡限位,同时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对在该一试管之前的试管进行阻挡限位,从而实现单个试管排出,并且通过所述电动分料机构与所述单段导向片柔性协作,避免试管在移载中卡料。进一步,试管沿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内壁收集,每个试管呈V型流向逐一排出至所述电动分料机构的入口端,并卡合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实现试管收集与自动导向排料。进一步,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同步带传动机构、旋转轴和转盘;所述转盘圆周设置多个与试管卡合的圆弧槽,且该圆弧槽两端设置导向角,导向试管卡合圆弧槽,从而实现试管的旋转移载。进一步,所述转盘为工程塑胶材质,与试管表面卡合且不受损试管表面。进一步,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一端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一端键连接,而所述旋转轴另一端与所述转盘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旋转,在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传动下依次带动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转盘旋转,从而实现卡合所述所述转盘上的试管旋转移载至所述单段导向片。进一步,所述单段导向片包括与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的侧壁平行的水平边,所述水平边靠近所述转盘的一端设置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转盘相切,同时所述水平边与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的侧壁形成单段导向流道,从而实现对试管的导向排出。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伸出,带动所述第一挡片贯穿所述单段导向片,实现试管阻挡。进一步,所述第二挡料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伸出,带动所述第二挡片贯穿所述单段导向片,实现试管阻挡。进一步,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均呈L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试管填满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且沿V型流道逐个排出至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在所述所述电动分料机构卡合下旋转至所述单段导向片,所述单段导向片一端的折边与所述所述电动分料机构相切并承接试管排出,从而试管经折边顺畅流出。2、一试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后在所述第二挡料机构处阻挡限位,同时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对在该一试管之前的试管进行阻挡限位,从而实现单个试管排出,并且通过所述电动分料机构与所述单段导向片柔性协作,避免试管在移载中卡料。3、所述转盘圆周设置多个与试管卡合的圆弧槽,且该圆弧槽两端设置导向角,导向试管卡合圆弧槽,从而实现试管的旋转移载。4、所述折边与所述转盘相切,同时所述水平边与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的侧壁形成单段导向流道,从而实现对试管的导向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的转盘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的转盘的侧视图;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图8是是本技术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的单段导向片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的第一挡料机构和第二挡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导向料斗1、第一挡料机构2、第二挡料机构3、分料上料机构11、V型导向容置腔111、电动分料机构112、单段导向片113、驱动电机1121、同步带传动机构1122、旋转轴1123、转盘1124、圆弧槽11241、导向角112411、折边1131、水平边1132、第一气缸21、第一挡片22、第二气缸31、第二挡片3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9,一种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包括导向料斗1、第一挡料机构2和第二挡料机构3,该导向料斗1对称设置分料上料机构11,试管沿所述分料上料机构11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和所述第二挡料机构3,且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和所述第二挡料机构3均设置在所述分料上料机构11的一侧;所述分料上料机构11包括V型导向容置腔111、电动分料机构112和单段导向片113;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的入口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料斗(1)、第一挡料机构(2)和第二挡料机构(3),该导向料斗(1)对称设置分料上料机构(11);所述分料上料机构(11)包括V型导向容置腔(111)、电动分料机构(112)和单段导向片(113);试管填满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111),且沿V型流道逐个排出至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在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卡合下旋转至所述单段导向片(113),所述单段导向片(113)一端的折边(1131)与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相切并承接试管排出,试管沿所述单段导向片(113)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和所述第二挡料机构(3),一试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后在所述第二挡料机构(3)处阻挡限位,同时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对在该一试管之前的试管进行阻挡限位,从而实现单个试管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料斗(1)、第一挡料机构(2)和第二挡料机构(3),该导向料斗(1)对称设置分料上料机构(11);所述分料上料机构(11)包括V型导向容置腔(111)、电动分料机构(112)和单段导向片(113);试管填满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111),且沿V型流道逐个排出至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在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卡合下旋转至所述单段导向片(113),所述单段导向片(113)一端的折边(1131)与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相切并承接试管排出,试管沿所述单段导向片(113)方向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和所述第二挡料机构(3),一试管经过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后在所述第二挡料机构(3)处阻挡限位,同时所述第一挡料机构(2)对在该一试管之前的试管进行阻挡限位,从而实现单个试管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试管沿所述V型导向容置腔(111)内壁收集,每个试管呈V型流向逐一排出至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的入口端,并卡合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分料机构(112)包括驱动电机(1121)、同步带传动机构(1122)、旋转轴(1123)和转盘(1124);所述转盘(1124)圆周设置多个与试管卡合的圆弧槽(11241),且该圆弧槽(11241)两端设置导向角(112411),导向试管卡合圆弧槽(112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卡料分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124)为工程塑胶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卡料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积飞陆思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飞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