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色轮组件、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色轮组件、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空间光调制器在投影显示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空间光调制器一般包括LCD、LCOS、DMD等,单片式空间光调制器投影系统基于时序切换的基色光来实现彩色投影显示,以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在中低端市场广泛应用。由于激光激发荧光粉的受激光光谱带宽较宽,因此在光源中通常加入滤光片去截取需要的波段,如从黄光荧光中截取绿光或红光。在实际光源中,一般采用双色轮或单色轮结构对荧光粉光谱进行滤光。双色轮结构指的是荧光轮+滤光轮的双色轮系统,然而需对荧光轮和滤光轮进行同步控制,增加了光源的复杂度。单色轮结构中色轮包括作为荧光区的内圈以及作为滤光区的外圈,该种结构中无需考虑荧光区与滤光区的同步问题,然而荧光区宽度和滤光区宽度在色轮的半径方向上叠加,导致色轮外径大,使得光源难以实现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小型化的色轮组件的光源装置与投影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色轮组件,包括:承载件;波长转换元件,环绕所述承载件的周壁固定,用于接收光源的激发光并产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件;波长转换元件,环绕所述承载件的周壁固定,用于接收光源的激发光并产生受激光;以及滤光元件,固定于所述承载件的一端面且环绕所述承载件的周向延伸,用于接收并过滤所述受激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件;波长转换元件,环绕所述承载件的周壁固定,用于接收光源的激发光并产生受激光;以及滤光元件,固定于所述承载件的一端面且环绕所述承载件的周向延伸,用于接收并过滤所述受激光。2.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轮组件,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设置于所述激发光的传输路径中,并在所述激发光源的照射下时序输出受激光和激发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包括周向设置的转换区以及非转换区,所述转换区用于将所述激发光进行波长转换并出射受激光;所述滤光元件包括滤光区以及非滤光区,所述滤光区与所述转换区相对应,用于对所述受激光进行过滤,所述非滤光区与所述非转换区相对应,用于扩大由所述非转换区出射的激发光的发散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区与所述非滤光区分别呈扇环状或扇形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调整装置,其包括分光合光元件、收集透镜、第一中继透镜及第二中继透镜,由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出射的激发光与受激光分别依次经过所述收集透镜、分光合光元件、第一中继透镜以及第二中继透镜后出射至相应的非滤光区和滤光区,其中由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出射的激发光与受激光在所述分光合光元件处合为一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一反射元件,由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出射的激发光依次经过所述收集透镜以及分光合光元件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并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反射至所述分光合光元件,使得由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出射的激发光与受激光在所述分光合光元件处合为一路;第二反射元件,用于反射由所述第一中继透镜出射的激发光与受激光;以及第三反射元件,用于将由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出射的激发光以及受激光反射至所述第二中继透镜。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的主光轴与所述收集透镜的主光轴相平行但不重合,所述非转换区的外表面与所述色轮组件的中心轴相平行。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与所述收集透镜同轴设置,所述非转换区的外表面相对所述色轮组件的中心轴倾斜设置。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补偿光源,用于发出光谱范围与所述激发光的光谱范围不同的补偿光,所述补偿光经所述第二中继透镜会聚后出射至所述滤光元件。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祖强,杜鹏,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