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运输的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86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运输的拖车,包括拖车主体和拖泵,所述拖泵的底端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环,且底架的底端安装有支腿和泵轮,所述支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腿分别位于泵轮的两侧,所述拖车主体的顶端焊接有滑轨,且拖车主体顶端位于滑轨一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滑轨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和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滑轨、滑杆、调节杆和连接杆,在进行拖车与拖泵的连接时,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拖车与拖泵之间先完成连接,然后再进行支腿的收起。

A Trailer for Transportation of Concrete Tow Pu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运输的拖车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拖泵拖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运输的拖车。
技术介绍
混凝土拖泵拖车指用于实现混凝土拖泵运输的专用车辆,使得拖泵能迅速地在几个工地间或同一个工地的多个施工点间快速移动,而现有拖车在与拖泵进行连接时,首先需要将拖泵本身的支腿和导轮收起,然后在通过固定环与拖车进行连接,在此过程中,当拖泵的支腿和导轮收起后拖泵本身呈现为倾斜状态,而用于连接的固定环也位于较低的一侧,与拖车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需要借助千斤顶等外部工具重新顶起固定环才能顺利完成连接,导致拖泵在与拖车之间的连接操作较为复杂,另外拖车在带动拖泵进行运送的过程中其泵轮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离去角,对于不同的拖泵而言,其底架的高度不同,因而在运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去角大小也有所不同,若中离去角出现过大或者过小的现象时,则会导致拖泵在运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前端或后端触地的现象,从而造成运送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运输的拖车,以解决现有的拖车与拖泵之间连接方式较为复杂和同一高度的拖车不适用于不同型号高度的拖泵运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运输的拖车,包括拖车主体(1)和拖泵(9),所述拖泵(9)的底端安装有底架(10),所述底架(10)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环(13),且底架(10)的底端安装有支腿(11)和泵轮(12),所述支腿(1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腿(11)分别位于泵轮(1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主体(1)的顶端焊接有滑轨(3),且拖车主体(1)顶端位于滑轨(3)一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21),所述第二气缸(2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20),所述滑轨(3)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2)和滑杆(4),所述滑杆(4)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拖泵运输的拖车,包括拖车主体(1)和拖泵(9),所述拖泵(9)的底端安装有底架(10),所述底架(10)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环(13),且底架(10)的底端安装有支腿(11)和泵轮(12),所述支腿(1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腿(11)分别位于泵轮(1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主体(1)的顶端焊接有滑轨(3),且拖车主体(1)顶端位于滑轨(3)一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21),所述第二气缸(2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20),所述滑轨(3)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2)和滑杆(4),所述滑杆(4)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气缸(2)的一端,且滑杆(4)与滑轨(3)滑动连接,所述滑杆(4)靠近第一气缸(2)之间连接有限位端板(17),且滑杆(4)远离限位端板(17)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7)和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7)的外壁和调节杆(5)的内壁连接,所述滑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加余朱金才王琅何志鹏刘举谈委盛崇清庄大胜
申请(专利权)人:涟水美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