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67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泛光灯,包括:微晶玻璃底板、光源组件、灯体框以及灯罩组件;其中,所述微晶玻璃底板包括吸热面及散热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吸热面连接;所述灯体框包括入光端及出光端,所述灯体框通过所述入光端的端面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连接并围合成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灯体框的所述出光端的端面连接,并盖合所述容置腔;所述灯罩组件上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部位置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使得灯具不会产生中心热量集中的问题,提高灯具散热效率。

A flood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泛光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属于照明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泛光灯。
技术介绍
LED灯具有环保无污染、耗电少、光效高、寿命长等特点,因此,目前LED灯被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所使用的灯具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大多数灯具的中间具有灯珠的位置温度高于边缘上的温度,容易造成温度差,形成中心热量堆积的情况,影响中间位置灯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泛光灯,可使得灯具不会产生中心热量集中的问题,提高灯具散热效率。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包括:微晶玻璃底板、光源组件、灯体框以及灯罩组件;其中,所述微晶玻璃底板包括吸热面及散热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吸热面连接;所述灯体框包括入光端及出光端,所述灯体框通过所述入光端的端面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连接并围合成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灯体框的所述出光端的端面连接,并盖合所述容置腔;所述灯罩组件上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部位置对应。可选地,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所述吸热面上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光源组件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连接。可选地,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所述散热面上设置有散热结构。可选地,所述灯体框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带有光源压板的固定柱;所述光源压板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形成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对位于所述光源压板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之间的所述光源组件夹持固定。可选地,所述灯体框的所述入光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凸凹结构;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承载面通过第一密封胶连接。可选地,所述灯体框的所述出光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向所述入光端方向延伸的溢出槽;所述灯罩组件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承载面通过第二密封胶连接。可选地,所述溢出槽内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可选地,还包括: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包括入光口及出光口;所述反光罩的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光源组件抵接并将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部围合在所述入光口内;所述反光罩的所述出光口的端面上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设置在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灯体框之间。可选地,所述灯体框上设有带有过线孔的压线槽、设置在所述过线孔孔口处的压板组件;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依次穿过所述过线孔及所述压板组件向外伸出,其中,所述压板组件位于所述压线槽内与所述灯体框连接,所述压板组件将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固定在所述灯体框上的同时,对所述过线孔进行密封。另外,可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灯体框上设有连接部件,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件相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防滑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灯体通过微晶玻璃底板进行散热,可利用微晶玻璃的横向和纵向的较佳的热传导性,解决了灯具在使用中,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冷热不均而导致的灯具损坏的问题。而且,通过微晶玻璃底板可有效提高灯具的散热效率,例如,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微晶玻璃底板以波长在8-14微米红外辐射的方式散发出去,散热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泛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晶玻璃底板安装在灯体框上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晶玻璃底板上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晶玻璃底板上的另一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体框的入光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泛光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体框的出光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反光罩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反光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反光罩安装状态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泛光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板组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0:微晶玻璃底板;11:粘接层;12:散热结构;20:光源组件;30:灯体框;31:光源压板;32:固定柱;33:第一安装槽;34:凸凹结构;35:第一密封胶;36:第二安装槽;37:溢出槽;38:第二密封胶;39:加强筋;40:灯罩组件;41:透光部;50:反光罩;51:折边60:过线孔;61:压线槽;62:压板组件;7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括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本文中的“上”、“下”、“左”、“右”等描述是根据附图中的方向而定,不代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方向。专利技术人在实践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所使用的灯具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大多数灯具的中间具有灯珠的位置温度高于边缘上的温度,容易造成温度差,形成中心热量堆积的情况,影响中间位置灯珠的使用寿命。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可使得灯具不会产生中心热量集中的问题,提高灯具散热效率。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泛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包括:微晶玻璃底板10、光源组件20、灯体框30以及灯罩组件40。其中,微晶玻璃底板10包括吸热面及散热面。光源组件20与微晶玻璃底板10的吸热面连接。灯体框30包括入光端及出光端,灯体框30通过入光端的端面与微晶玻璃底板10连接并围合成容置腔,光源组件20位于容置腔内。灯罩组件40与灯体框30的出光端的端面连接,并盖合容置腔。灯罩组件40上具有透光部41,透光部41与光源组件20的发光部位置对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灯具,灯体通过微晶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泛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晶玻璃底板、光源组件、灯体框以及灯罩组件;其中,所述微晶玻璃底板包括吸热面及散热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吸热面连接;所述灯体框包括入光端及出光端,所述灯体框通过所述入光端的端面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连接并围合成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灯体框的所述出光端的端面连接,并盖合所述容置腔;所述灯罩组件上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部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泛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晶玻璃底板、光源组件、灯体框以及灯罩组件;其中,所述微晶玻璃底板包括吸热面及散热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吸热面连接;所述灯体框包括入光端及出光端,所述灯体框通过所述入光端的端面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连接并围合成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灯体框的所述出光端的端面连接,并盖合所述容置腔;所述灯罩组件上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部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所述吸热面上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光源组件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所述散热面上设置有散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框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带有光源压板的固定柱;所述光源压板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形成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对位于所述光源压板与所述微晶玻璃底板之间的所述光源组件夹持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框的所述入光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凸凹结构;所述微晶玻璃底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承载面通过第一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远军康伟任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