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宝光专利>正文

鼓形按摩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98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3
一种鼓形按摩捶,其按摩捶杆上端部固定设置上按摩鼓捶,下端固定设置下按摩鼓捶,按摩捶杆靠下部分为手持部,手持部上设置防滑纹路,按摩捶杆上端覆盖并固定棉布,将鼓形按摩捶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鼓形按摩捶根据传统壮医的经筋疗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经筋疗法的步骤和原理,制作出鼓形按摩捶,利用上鼓锤、下鼓锤和球形按摩部等特殊形状部位,可实现其疗法中滚压、点、按、推、揉、弹等操作,并具备适中的硬度和弹性,能配合外用药水、针刺治疗和拔罐治疗,对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顽固性面瘫、偏头痛、中风偏瘫、骨质增生有显著的疗效。

Drum m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鼓形按摩捶
本技术涉及保健按摩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传承广西壮族传统医疗手段的鼓形按摩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壮族作为祖国南疆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高山畜牧业也较为发达。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在汉族中医“九针”形成齐备之前,由于壮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民体质和地方病、多发病的防治需要,壮族先民已经知道在砭石的基础上,敲击陶片,使之比砭石更锋利,有目的地进行针刺治疗,陶针在壮族地区的使用,至少在战国之前就相当流行。壮医摸结定穴、壮医经筋疗法等疗法是壮医独有的诊病术,广泛运用于临床筋病痛症。壮医中的经筋疗法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有显著的疗效,经筋,是人体皮肤、肌肉、筋膜、韧带结缔组织等筋肉系统的总称,经筋与静脉并为系,经筋为经脉提供着床基地,经脉经筋提供血气,经筋疗法调理人体疾病。患者俯卧或仰卧于床上,医者先运用手腕对患处进行来回滚动3-5遍,使局部充分放松发热,运用拇指指尖,指腹、以及其他指的指关节处对病变筋经络线进行点、按、推、揉、弹等操作,力量由轻到重,刚中有柔,柔中带钢,可解其穴位闭郁,疏通其筋络,血液循环得以畅通。按摩疗法之后使用筋络针刺疗法再对患处进行针刺治疗,最后再使用闪火拔罐法在针刺部位拔罐,完成治疗,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全身放松疏通,病患处肌肉和骨头处疼痛感全无,待治疗引起的皮肤灼热疼痛感消失后,可回复行动自如。按摩捶是迅速疏通血路障碍促进血液循环的保健器械,借助按摩捶捶打身体相应部位来消除疲劳或酸疼,能有效减轻运动和精神紧张所造成的疲劳和酸痛,当肌肉因疲劳而感到酸痛和紧绷时,舒适按摩有效舒解不适,缓解肌肉酸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舒筋活络,改善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行气通窍、促进血液循环,并可以反射性调节内脏活动、增强内脏的功能。只要坚持按摩,都能收到明显的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按摩捶需要软硬度适中,太软起不到按摩敲打的效果,太硬则被按摩者会感觉疼痛,甚至受到伤害。现有的按摩捶主要以木锤为主,因为木锤重量较轻,易于携带和操作,制作难度相对容易,硬度弹性适中,木质按摩捶敲打部设置成任意平滑圆润的形状,增加弹簧等弹性部件,增加缓冲,或增加按摩凸点,增进对穴位的按摩力度。现有的按摩捶只能用于日常单纯放松肌肉,反射性刺激调节身体内部机能,不能很好的实现穴位的按摩,按压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壮医中的经筋疗法,普通的按摩捶无法实现其滚压、点、按、推、揉、弹等操作。通过查询现有技术文献及专利,得到以下关于按摩捶的检索结果:1、一种神经内科用保健按摩捶;申请号:CN201120427170.X;申请人:戚春波;摘要:本技术披露了一种神经内科用保健按摩捶。该神经内科用保健按摩捶包括手柄和固定连接在手柄两端的第一按摩球和第二按摩球;其中,所述第一按摩球为齿形气囊球,第二按摩球为实心球。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使用简便,便于临床上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针对性的按摩。2、一种神经内科用保健按摩捶;申请号:CN201220099274.7;申请人:赵丽春;摘要:本技术披露了一种神经内科用保健按摩捶。该神经内科用保健按摩捶包括分别设置在连接件两端的第一按摩球和第二按摩球;还包括与连接件呈丁字形设置的手柄;其中,所述第一按摩球表面设置有按摩齿,第二按摩球为实心球。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使用简便,便于临床上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针对性的按摩。现有的按摩捶只能用于日常单纯放松肌肉,反射性刺激调节身体内部机能,不能很好的实现穴位的按摩,按压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壮医中的经筋疗法,普通的按摩捶无法实现其滚压、点、按、推、揉、弹等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专用于壮医经筋疗法的鼓形按摩捶,可实现经筋疗法中滚压、点、按、推、揉、弹等操作,结构精巧,携带方便,按摩软硬度适中,还可辅以药液同时作用治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鼓形按摩捶,其按摩捶杆上端部固定设置上按摩鼓捶,下端固定设置下按摩鼓捶,按摩捶杆靠下部分为手持部,手持部上设置防滑纹路,按摩捶杆上端覆盖并固定棉布,将鼓形按摩捶覆盖;棉布可保护上按摩鼓捶不受污染,将棉布拆下后可进行清洗。所述按摩捶杆上端端部设置球形按摩部,球形按摩处的圆周半径为18-22mm,球形按摩部主要可实现模拟壮医经筋疗法中肘部按摩手法的按压动作。所述上按摩鼓捶分为外层绕绳和内层绕绳结构,内层绕绳周向绕按摩捶杆布置,外层绕绳径向绕按摩捶杆布置,外层绕绳将内层绕绳包裹在内,外层绕绳和内层绕绳为同一根绳,绳头收纳固定于按摩捶杆外壁的孔中。所述上按摩鼓捶的内外绕绳为棉绳索、麻绳索或草藤索制成。此内外绕绳构成的双层鼓形结构按摩捶,可提供具有一定弹性的鼓形按摩部,绳索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弹性,质轻易操作,且都为棉、麻或草等天然材料制成,无化学人工化学成分,制造和使用过程无有害物质和气体产生。棉、麻或草绳索为纤维结构,可蓄含一定量的药液,在捶打按摩的同时,预先蓄含在按摩鼓锤中的药液作用于人体皮肤,利于药物的吸收;上按摩鼓捶实现了壮医经筋疗法中的滚压,推揉的动作。所述上按摩鼓捶与按摩捶杆通过金属线固定,金属线穿过按摩捶杆的外壁和内层绕绳外侧,形成闭环,将上按摩鼓捶拉紧固定在按摩捶杆上,金属线为铁线、铝线或铜线。所述下按摩鼓捶的下端部设置凸形按摩部,凸型按摩处的圆周半径为10-12mm;下按摩鼓捶可实现点压和穴位按摩的作用。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按摩医师可先在患者患处进行热敷,热敷后擦干皮肤,涂抹外用药水,例如对治疗筋伤骨痛的药酒,云南白药药液、正骨水等,必要时在上按摩鼓捶表面也沾上外用药水,先对患处进行捶打,捶打力度由轻至重,捶打至患处肌肉放松后,手持按摩捶杆将上按摩鼓捶压在患处筋脉处沿筋脉方向来回滚压,在肩胛肩井处滚压不到的地方,使用球形按摩部进行按压;最后在穴位处使用下按摩鼓捶的凸型按摩处进行点压,按摩穴位。本技术的优越性为:1、本技术鼓形按摩捶根据传统壮医的经筋疗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经筋疗法的步骤和原理,制作出鼓形按摩捶,利用上鼓锤、下鼓锤和球形按摩部等特殊形状部位,可实现其疗法中滚压、点、按、推、揉、弹等操作,并具备适中的硬度和弹性,能配合外用药水、针刺治疗和拔罐治疗使用,对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顽固性面瘫、偏头痛、中风偏瘫、骨质增生有显著的疗效。2、本技术鼓形按摩捶质轻易操作,结构牢固,捶打在人体上有弹性,软硬适中,制作成本低,使用便捷,适合壮医按摩师使用,或患者自行按摩使用皆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球形按摩部;2、上按摩鼓捶;21、外层绕绳;22、内层绕绳;23、绳头;3、按摩捶杆;4、手持部;5、下按摩鼓捶;51、凸形按摩部;6、金属线;7、棉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鼓形按摩捶,其按摩捶杆3上端部固定设置上按摩鼓捶2,下端固定设置下按摩鼓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鼓形按摩捶,其特征在于:其按摩捶杆(3)上端部固定设置上按摩鼓捶(2),下端固定设置下按摩鼓捶(5),按摩捶杆(3)靠下部分为手持部(4),手持部(4)上设置防滑纹路,按摩捶杆(3)上端覆盖并固定棉布,将鼓形按摩捶(5)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形按摩捶,其特征在于:其按摩捶杆(3)上端部固定设置上按摩鼓捶(2),下端固定设置下按摩鼓捶(5),按摩捶杆(3)靠下部分为手持部(4),手持部(4)上设置防滑纹路,按摩捶杆(3)上端覆盖并固定棉布,将鼓形按摩捶(5)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形按摩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捶杆(3)上端端部设置球形按摩部(1),球形按摩处的圆周半径为18-2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形按摩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按摩鼓捶(2)分为外层绕绳(21)和内层绕绳(22)结构,内层绕绳(22)周向绕按摩捶杆(3)布置,外层绕绳(21)径向绕按摩捶杆(3)布置,外层绕绳(21)将内层绕绳(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光
申请(专利权)人:李宝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