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
本技术涉及通气垫
,特别是涉及一种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
技术介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常见的危重症,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其病死率高达45%以上。目前,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也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俯卧位通气有促进塌陷肺泡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改善呼吸系统顺应性和利于痰液引流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总结了俯卧位通气过程中的护理难点及常见并发症包括:如何预防管道脱出、保证气道有效通气、防止面部神经受压、皮肤护理和镇静护理。俯卧位通气能降低重度ARDS患者的病死率,然而危重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与普通患者有很大的区别,病情重(常为昏迷患者)、管道多,护士翻身困难,俯卧位通气实施难度大,传统的枕头、斜坡垫或空心垫经常移动,要反复调整体位垫,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不能维持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有效时间,增加了危重患者的风险,常导致无法持继下去而终止俯卧位通气治疗,同时给护士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危重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时,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实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胸腹垫、左上肢垫、头垫、右上肢垫、左下肢垫和右下肢垫,所述左上肢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左前方,所述头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正前方,所述右上肢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右前方,所述左下肢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左后方,所述右下肢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右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胸腹垫、左上肢垫、头垫、右上肢垫、左下肢垫和右下肢垫,所述左上肢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左前方,所述头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正前方,所述右上肢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右前方,所述左下肢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左后方,所述右下肢垫设置于所述胸腹垫的右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腹垫的长×宽×高为75cm×70cm×13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肢垫、所述头垫、所述右上肢垫、所述左下肢垫和所述右下肢垫的大小相同,所述左上肢垫的长×宽×高为30cm×15cm×1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腹垫、所述左上肢垫、所述头垫、所述右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浩,宋景春,姜茜,王芳,熊维,吴颖,
申请(专利权)人:廖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