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护理的被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94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护理的被套,包括被套本体,所述被套本体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一隔尿垫,所述隔尿垫依次包括与病人接触的无纺布表层、抗菌层、吸水层和防水层,所述被套本体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多个第一粘扣,所述隔尿垫的防水层上也相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粘扣配合的多个第二粘扣,所述被套本体与所述隔尿垫通过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打湿的隔尿垫撕下来进行更换即可,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更换被套和棉被的频率,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Nursing-friendly quil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护理的被套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品的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护理的被套。
技术介绍
在冬季给需要卧床且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时,会发现棉被经常被患者的尿液打湿,长时间躺在湿冷的棉被里,对其皮肤及身体都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对于临床护理人员,需要经常为这类卧床患者更换被套和被套内的棉被,这就增加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一旦棉被和被套被打湿,对于其的清洁及更换都十分的麻烦,而且冬季日照短,气温低的特点导致被套干燥时间延长,且棉被容易滋生细菌,给家庭照料带来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护理的被套,以解决在护理不能自理的患者时被套和棉被容易被打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于护理的被套,包括被套本体,所述被套本体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一隔尿垫,所述隔尿垫依次包括与病人接触的无纺布表层、抗菌层、吸水层和防水层,所述被套本体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多个第一粘扣,所述隔尿垫的防水层上也相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粘扣配合的多个第二粘扣,所述被套本体与所述隔尿垫通过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隔尿垫的宽度与所述被套本体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是,所述隔尿垫在宽度方向由三块隔尿垫单元无缝拼接而成,且位于中间位置的隔尿垫单元的尺寸大于位于两边的隔尿垫单元的尺寸。优选的是,在所述位于两边的隔尿垫单元上与所述位于中间位置的隔尿垫单元接触的边缘固定有一防水连接片,所述防水连接片延伸出所述位于两边的隔尿垫单元外,所述防水连接片上设置有多个魔术贴,所述位于中间位置的隔尿垫单元的两侧也对应设置有多个魔术贴,所述位于两边的隔尿垫单元与所述位于中间位置的隔尿垫单元通过魔术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隔尿垫与被套本体粘合在一起,当患者尿床时,由于有隔尿垫的存在,被套和被套内的棉被不会被打湿,这时只需要将隔尿垫撕下来进行更换即可,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更换被套和棉被的频率,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用性强,适于推广;此外本技术的隔尿垫由多块隔尿垫单元拼接而成,这样其中一块隔尿垫被打湿了,只需要更换被打湿的隔尿垫即可,可以节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内容,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被套里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隔尿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隔尿垫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护理的被套,包括被套本体1,被套本体1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一隔尿垫2。该隔尿垫2依次包括与病人接触的无纺布表层、抗菌层、吸水层和防水层,无纺布表层可由棉质材料制成,这样可以提高舒适性。抗菌层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菌杀螨,防止病人身上长疮。吸水层可由高吸水性的树脂材料制成。被套本体1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多个第一粘扣(图中未示出),隔尿垫2的防水层上也相对应地设置有与多个第一粘扣配合的多个第二粘扣(图中未示出),被套本体1与隔尿垫2通过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连接。使用时,将隔尿垫2与被套本体1粘合在一起,当患者尿床时,由于有隔尿垫2的存在,被套和被套内的棉被不会被打湿,这时只需要将隔尿垫2撕下来进行更换即可,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更换被套和棉被的频率,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隔尿垫2的宽度与被套本体1的宽度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被套和被套内的棉被最大程度不被打湿。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见图2,隔尿垫2在宽度方向由三块隔尿垫单元无缝拼接而成,即由位于一侧的第一隔尿垫单元20、位于中间的第二隔尿垫单元21和位于另一侧的第三隔尿垫单元21拼接而成,且第二隔尿垫单元21的尺寸大于第一隔尿垫单元20和第三隔尿垫单元22的尺寸。隔尿垫2由多块隔尿垫单元拼接而成,这样其中一块隔尿垫被打湿了,只需要更换被打湿的隔尿垫单元即可,可以节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中间的隔尿垫单元尺寸被打湿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将中间的隔尿垫单元尺寸设置为大于两边的隔尿垫单元,这样可以尽量降低两边的隔尿垫单元更换的概率。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在位于两边的隔尿垫单元上与位于中间位置的隔尿垫单元接触的边缘固定有一防水连接片3,即在第一隔尿垫单元20和第三隔尿垫单元22分别与第二隔尿垫单元21接触的边缘上分别固定一防水连接片3。防水连接片3分别延伸出第一隔尿垫单元20和第三隔尿垫单元22外,防水连接片3上设置有多个魔术贴4,第二隔尿垫单元21的两侧也对应设置有多个与之配合的魔术贴(图中未示出),第一隔尿垫单元20与第二隔尿垫单元21以及第三隔尿垫单元22与第二隔尿垫单元21均通过多个魔术贴连接。由于由防水连接片3的存在使得尿液不容易从两两拼接的隔尿垫单元的缝隙处漏出打湿被套,通过魔术贴连接便于更换隔尿垫单元。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便于护理的被套。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技术所提出的便于护理的被套,还可以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护理的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套本体,所述被套本体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一隔尿垫,所述隔尿垫依次包括与病人接触的无纺布表层、抗菌层、吸水层和防水层,所述被套本体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多个第一粘扣,所述隔尿垫的防水层上也相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粘扣配合的多个第二粘扣,所述被套本体与所述隔尿垫通过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护理的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套本体,所述被套本体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一隔尿垫,所述隔尿垫依次包括与病人接触的无纺布表层、抗菌层、吸水层和防水层,所述被套本体的里侧对应于病人的腰臀部处设置有多个第一粘扣,所述隔尿垫的防水层上也相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粘扣配合的多个第二粘扣,所述被套本体与所述隔尿垫通过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护理的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尿垫的宽度与所述被套本体的宽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护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菲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