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轴心的马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77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一种变轴心的马桶盖,通过在马桶上盖上形成两个上盖连接部,在马桶坐圈上形成两个坐圈连接部,实现了马桶上盖与马桶坐圈与基座的左右两侧面的转动连接,其中,马桶坐圈的第一转轴的轴心固定不动,马桶上盖的第二转轴的轴心可在基座上形成的圆弧槽内移动,且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通过摆臂片连接,这样,马桶上盖以第二转轴为轴心转动的同时,第二转轴在圆弧槽内摆动,不断改变调整第二转轴的轴心位置,形成了一种变轴心的结构。通过轴心的改变,可消除未打开时马桶上盖与马桶坐圈前侧较大的间隙,使马桶上盖与马桶坐圈可实现紧密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智能马桶整体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轴心的马桶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马桶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轴心的智能马桶盖。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生活品质重视程度的提高,智能马桶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为智能马桶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马桶盖通常包括用于固定于马桶通体上的基座和通过转轴转动设于基座上的马桶上盖和马桶坐圈。但是,现有技术中,马桶上盖与马桶坐圈采用同转轴设置时,由于马桶上盖需要套在马桶坐圈外,为了避让马桶坐圈,马桶上盖前侧在未打开时不可避免会存在较大的间隙,也就是说马桶上盖与马桶坐圈无法配合紧密,且破坏了智能马桶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变轴心的智能马桶盖,消除了未打开时马桶上盖与马桶坐圈前侧较大的间隙,使马桶上盖与马桶坐圈可实现紧密配合,提了升智能马桶整体的美观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轴心的马桶盖,包括基座、马桶坐圈和马桶上盖,所述基座固定于马桶桶体上,所述马桶坐圈包括坐圈本体和自所述坐圈本体后侧左右两边向后延伸形成的两个坐圈连接部,两个所述坐圈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马桶上盖包括上盖本体和自所述上盖本体后侧左右两边向后延伸形成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轴心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马桶坐圈(2)和马桶上盖(3),所述基座固定于马桶桶体上,所述马桶坐圈包括坐圈本体(21)和自所述坐圈本体后侧左右两边向后延伸形成的两个坐圈连接部(22),两个所述坐圈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23);所述马桶上盖包括上盖本体(31)和自所述上盖本体后侧左右两边向后延伸形成的两个上盖连接部(32),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33),所述马桶上盖罩在所述马桶坐圈上,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重叠,形成避让空间(4),所述基座前侧插置于所述避让空间内,两个所述坐圈连接部均通过第一转轴(5)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轴心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马桶坐圈(2)和马桶上盖(3),所述基座固定于马桶桶体上,所述马桶坐圈包括坐圈本体(21)和自所述坐圈本体后侧左右两边向后延伸形成的两个坐圈连接部(22),两个所述坐圈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23);所述马桶上盖包括上盖本体(31)和自所述上盖本体后侧左右两边向后延伸形成的两个上盖连接部(32),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33),所述马桶上盖罩在所述马桶坐圈上,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重叠,形成避让空间(4),所述基座前侧插置于所述避让空间内,两个所述坐圈连接部均通过第一转轴(5)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面上,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面上形成有以所述第一转轴为中心的圆弧槽(11),对应每个上盖连接部,设有一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其对应的上盖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对应的圆弧槽内,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通过摆臂片(7)枢接在一起,使所述马桶上盖以所述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