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尧智伟专利>正文

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73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消防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及其加工工艺,热气溶胶发生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硝酸锶25~33%、硝酸钾18~21%、硝酸胍8~12%、三聚氰胺7~10%、二氧化锰5~6%、碳酸锰2~4%、偶氮二甲酰胺3~4%、铝银粉2~4%、硫磺2~3%、氯酸钾2~3%、氧化锌1~3%、草酸1~2%、硝基胍1~2%、季戊四醇1~2%、木炭1~2%、氧化铁1~2%、双氰胺1~3%、蔗糖0.5~1%、十溴二苯乙醚0.5~1%及聚乙二醇0.5~1%组成;加工工艺包括粉碎、过筛、干燥、混合、压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即使在高湿的状态下,也无导电性和腐蚀性,不会对电器设备产生任何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是一种新型灭火设备,其启动后产生的灭火气溶胶具有无毒、对大气臭氧层无耗损、灭火效能高等特点;产品安装、维护简便,在某些特定的场所是哈龙类灭火器材较理想的替代品。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在现实中应用特别广泛,其灭火剂是以固态常温储存,不存在泄露问题,维护方便,不需要布置管道,属于无管网灭火系统,它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安装相对灵活,可以摆在房间的任意地方,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热气溶胶发生剂为:为保证发生剂灭火效能,现有热气溶胶发生剂里硝酸钾占比普遍达到或超过50%以上,占比过大。且无有效技术使其占比降低,降低则可能直接导致发生剂无法达到灭火效能。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灭火剂发生剂灭火效能差,产生的固体微粒数量多粒径大,固态沉降物绝缘强度低,具有一定导电性和腐蚀性,因此对精密电器设备会产生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及其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对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外形、密封性能、灭火效能及灭火的安全性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所述热气溶胶发生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硝酸锶25~33%、硝酸钾18~21%、硝酸胍8~12%、三聚氰胺7~10%、二氧化锰5~6%、碳酸锰2~4%、偶氮二甲酰胺3~4%、铝银粉2~4%、硫磺2~3%、氯酸钾2~3%、氧化锌1~3%、草酸1~2%、硝基胍1~2%、季戊四醇1~2%、木炭1~2%、氧化铁1~2%、双氰胺1~3%、蔗糖0.5~1%、十溴二苯乙醚0.5~1%及聚乙二醇0.5~1%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的加工工艺包括:粉碎:先将硝酸锶、硝酸钾、硝酸胍、三聚氰胺、二氧化锰、碳酸锰、偶氮二甲酰胺、铝银粉、硫磺、氯酸钾、氧化锌、草酸、硝基胍、季戊四醇、木炭、氧化铁、双氰胺、蔗糖、十溴二苯乙醚、聚乙二醇各自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细末,将细末分别装好备用;过筛:采用筛网将各原料中存在的杂质滤除,将滤好的原料粉末分别装好静置待用;干燥:将过滤好后的原料粉末放于干燥机器内并通过水加热的方式(水温不超过70℃)进行干燥,以去除原料当中的过多水分;混合:把干燥完后的各种原料粉末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每次不超过100kg),将搅拌好后的灭火剂装好待用;压制:将混合好的灭火剂放入专用隔热桶内,利用油压机将灭火剂压紧成型,得到热气溶胶发生剂。进一步,过筛步骤中,采用200目的筛网将各原料中杂质滤除。进一步,干燥步骤中,原料粉末干燥后的含水量≤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充有上述热气溶胶发生剂的电气车间消防器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装置的灭火剂发生剂成分及所占比重进行反复研究及试验,既提高了碱金属盐(锶盐等)及其氧化物(SrO等)的灭火效能,又使得热气溶胶灭火剂发生剂产生的固体微粒非常少而且不易沉降,约为1%。同时由于热气溶胶灭火剂产生的微粒粒径很小,而且这些微粒即使在高湿(相对湿度为95%)的状态下,也无导电性(固态沉降物绝缘强度:21MΩ)和腐蚀性,因此不会对电器设备产生任何损害。这使得本产品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空间保护,特别是对精密仪器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气溶胶发生剂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气溶胶发生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硝酸锶25~33%、硝酸钾18~21%、硝酸胍8~12%、三聚氰胺7~10%、二氧化锰5~6%、碳酸锰2~4%、偶氮二甲酰胺3~4%、铝银粉2~4%、硫磺2~3%、氯酸钾2~3%、氧化锌1~3%、草酸1~2%、硝基胍1~2%、季戊四醇1~2%、木炭1~2%、氧化铁1~2%、双氰胺1~3%、蔗糖0.5~1%、十溴二苯乙醚0.5~1%及聚乙二醇0.5~1%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气溶胶发生剂的加工工艺,包括:S101:粉碎:先将硝酸锶、硝酸钾、硝酸胍、三聚氰胺、二氧化锰、碳酸锰、偶氮二甲酰胺、铝银粉、硫磺、氯酸钾、氧化锌、草酸、硝基胍、季戊四醇、木炭、氧化铁、双氰胺、蔗糖、十溴二苯乙醚、聚乙二醇各自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细末,将细末分别装好备用。S102:过筛:采用200目的筛网将各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滤除,将滤好的原料粉末分别装好静置待用。S103:干燥:将过滤好后的原料粉末放于干燥机器内并通过水加热的方式进行干燥,以去除原料当中的过多水分,测其含水量达≤2.0%,即满足要求。S104:混合:把干燥完后的原料粉末按照规定比例混合并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将搅拌好后的灭火剂装好待用。S105:压制:将混合好的灭火剂按所需用量放入专用隔热桶内,利用5T压力的油压机将灭火剂压紧成型,灭火剂的密度:1.4g/cm3±0.1g/cm3。得到本专利技术所需灭火剂。干燥中,水温不超过70℃。按照GA499.1-2010《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对热气溶胶灭火剂发生剂进行性能实验。实验结果如下:1、气溶胶发生剂主要性能结果:含水率1.1%;吸湿率2.0%;发气量301mL/g;实验前后发气量变化量1mL/g;撞击感度0%;静电感度0%;摩擦感度0%;密度1.4g/cm3。电绝缘性:>3KV;毒性:引燃气溶胶发生剂,燃烧结束后将小鼠放入试验房间,10min后取出小鼠,小鼠未丧失逃离能力,实验结束后3天之内小鼠未死亡;降尘率:0.8g/m3;固态沉降物绝缘强度:21MΩ。2、浓度分布实验试验空间的体积为10m3,长×宽×高为2.5m×2m×2m,长、宽、高分别记为a、b、c。灭火装置放在实验室中间位置,实际使用灭火剂1kg。在实验室内部任取两对空间对角点设置燃烧罐,共四个。在a方向设置距离灭火装置0.5m,长度约为0.4m的挡板,挡板的高度与实验室的高度一致,并与灭火装置的喷口方向垂直。然后在挡板后面设置一个燃烧罐。最后在实验室内部未设置燃烧罐的顶点处安装一个可自行启闭的超压泄放口(装置),并提供正对着燃烧罐的可关闭开口,以便在灭火装置启动前通风。灭火剂喷射完所用时间为9s。四个对角点上的燃烧罐从灭火装置启动至扑灭明火的时间分别为18s、12s、17s、10s,挡板后地面上燃烧罐的灭火时间为19s。灭火剂发生剂的灭火浓度为100g/m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气溶胶发生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硝酸锶25%、硝酸钾18%、硝酸胍8%、三聚氰胺7%、二氧化锰5~6%、碳酸锰2~4%、偶氮二甲酰胺3~4%、铝银粉2~4%、硫磺2~3%、氯酸钾2~3%、氧化锌1~3%、草酸1~2%、硝基胍1~2%、季戊四醇1~2%、木炭1~2%、氧化铁1~2%、双氰胺1~3%、蔗糖0.5~1%、十溴二苯乙醚0.5~1%及聚乙二醇0.5~1%组成。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气溶胶发生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硝酸锶33%、硝酸钾21%、硝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溶胶发生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硝酸锶25~33%、硝酸钾18~21%、硝酸胍8~12%、三聚氰胺7~10%、二氧化锰5~6%、碳酸锰2~4%、偶氮二甲酰胺3~4%、铝银粉2~4%、硫磺2~3%、氯酸钾2~3%、氧化锌1~3%、草酸1~2%、硝基胍1~2%、季戊四醇1~2%、木炭1~2%、氧化铁1~2%、双氰胺1~3%、蔗糖0.5~1%、十溴二苯乙醚0.5~1%及聚乙二醇0.5~1%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气溶胶发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溶胶发生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硝酸锶25~33%、硝酸钾18~21%、硝酸胍8~12%、三聚氰胺7~10%、二氧化锰5~6%、碳酸锰2~4%、偶氮二甲酰胺3~4%、铝银粉2~4%、硫磺2~3%、氯酸钾2~3%、氧化锌1~3%、草酸1~2%、硝基胍1~2%、季戊四醇1~2%、木炭1~2%、氧化铁1~2%、双氰胺1~3%、蔗糖0.5~1%、十溴二苯乙醚0.5~1%及聚乙二醇0.5~1%组成。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气溶胶发生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溶胶发生剂的加工工艺包括:粉碎:先将硝酸锶、硝酸钾、硝酸胍、三聚氰胺、二氧化锰、碳酸锰、偶氮二甲酰胺、铝银粉、硫磺、氯酸钾、氧化锌、草酸、硝基胍、季戊四醇、木炭、氧化铁、双氰胺、蔗糖、十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尧智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