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留置导管的通路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2014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最新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操作规范》,明确规定了中心静脉导管(CVC)包括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都必须通过抽回血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INS在《2016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冲管与封管标准:在每次输液之前,应冲洗血管通路装置,并抽回血,以评估导管功能,预防并发症。在临床输注工作中,常见的检查方式是先将注射器管嘴与输液管连通,拉动注射器推杆,观察留置导管前端是否有回血现象,有明显的回血则表明管路通畅,然后将注射器内盐水推入导管;若无回血或回血缓慢则表明管路中出现堵管,需要重新置管。这种依靠医护人员手动拉动注射器推杆,需要医护人员双手操作,步骤较多,效率较低,回抽力度和距离会因操作习惯不同而存在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手动操作检测通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该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与留置导管长时间连接,用于输液前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3)、弹性膜(2)及驱动连接件,其中活塞缸(3)内密封连接有弹性膜(2),该活塞缸(3)内的腔体被弹性膜(2)分为两部分空间,其中一部分空间连通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另一部分空间为弹性膜(2)提供变形空间;所述弹性膜(2)与驱动连接件抵接,该弹性膜(2)通过按压驱动连接件在活塞缸(3)内弹性变形,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通过形成的负压检测留置导管处是否有血液回流;检测后的所述弹性膜(2)在松开驱动连接件后恢复初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3)、弹性膜(2)及驱动连接件,其中活塞缸(3)内密封连接有弹性膜(2),该活塞缸(3)内的腔体被弹性膜(2)分为两部分空间,其中一部分空间连通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另一部分空间为弹性膜(2)提供变形空间;所述弹性膜(2)与驱动连接件抵接,该弹性膜(2)通过按压驱动连接件在活塞缸(3)内弹性变形,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通过形成的负压检测留置导管处是否有血液回流;检测后的所述弹性膜(2)在松开驱动连接件后恢复初始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压所述驱动连接件带动弹性膜(2)由初始状态开始弹性变形的过程中,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之间连通的所述一部分空间体积增大,进而在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形成负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与液源管路之间的所述一部分空间的两端分别为设置在活塞缸(3)上的两个接口,该两个接口分别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3)上设有接口,该接口连接有三通(16),所述三通(16)的一个接口通过所述活塞缸(3)上设置的接口与连通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和液源管路之间的所述一部分空间相连通,所述三通(16)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静脉血管中留置导管及液源管路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抽回血法检验管路通路自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负压按钮(1)及负压推杆(4),该负压推杆(4)的一端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恚,丛利,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诺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