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56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辣椒干燥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出料传送装置、第一导料板、第二导料板、第三导料板、第四导料板、第一热风组件、第二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第四热风组件、第五热风组件、下部热风装置、中部热风装置和上部热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干燥装置分级,能够有效地利用不同的蒸发阶段的特性,调节各阶段的蒸发量,提高匀速蒸发阶段温度,促进蒸发速度,保全固有的辣素和辣椒原有色泽的前提下能有效缩短干燥周期,提高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辣椒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产品烘干
,尤其涉及一种辣椒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辣椒加工过程中需要清洗和烘干,其中辣椒烘干是进行辣椒及其制品深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辣椒的干燥以传统的自然晾晒方式为主,晾晒效率低,卫生条件差,遇阴雨天辣椒损失严重,人工翻晒劳动强度大,逐渐出现了用辣椒干燥装置代替传统晾晒的方法,目前市场上的干燥机进行辣椒干燥时,随着水分的减少,辣椒变软,体积变小,形成毯状的辣椒层,造成辣椒在干燥时翻动困难,从而造成干燥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影响干燥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椒干燥装置,其可实现良好的翻动晾晒,确保均匀干燥,避免了人工作业。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辣椒干燥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出料传送装置、第一导料板、第二导料板、第三导料板、第四导料板、第一热风组件、第二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第四热风组件、第五热风组件、下部热风装置、中部热风装置和上部热风装置;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下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还开设有上部出风口;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和第四传送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出料传送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三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三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四传送装置包括第四主动轮、第四从动轮和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四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四主动轮和第四从动轮之间通过第四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出料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出料传送装置包括出料主动轮、出料从动轮和出料传送带,所述出料主动轮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其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出料从动轮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其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出料主动轮和出料从动轮之间通过出料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第三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第四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所述第四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出料传送装置的出料传送带上,且所述第四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出料传送带;所述第一热风组件、第二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第四热风组件和第五热风组件的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第一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二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三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四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四主动轮和第四从动轮之间,并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五热风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出料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和第五传送带上均形成有孔,热风通过所述孔对相应的传送带上的辣椒进行干燥;所述下部热风装置的热风出口与所述第五热风组件的送风管连通;所述出料传送装置和第四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下部挡板,所述下部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导料板具有间隙;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下部出风口,所述下部出风口与位于所述下部挡板和壳体的底壁之间;所述中部热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下部出风口连通,并且所述中部热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第四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和第二热风组件的送风管连通;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一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上部挡板,所述上部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料板具有间隙;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中部出风口,所述中部出风口位于所述下部挡板和上部挡板之间;所述上部热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中部出风口连通,并且所述上部热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热风组件的送风管连通。可选的,所述第一热风组件、第二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第四热风组件和第五热风组件的结构相同。可选的,所述第一热风组件包括送风管、第一热风管、第二热风管和第三热风管,所述送风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送风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封闭,所述第一热风管、第二热风管和第三热风管相互平行,并且均固定于所述送风管上,且与所述送风管连通,所述送风管固定于所述第一热风管、第二热风管和第三热风管的中部,所述第一热风管、第二热风管和第三热风管均垂直于所述送风管,且所述第一热风组件的第一热风管、第二热风管和第三热风管均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热风管和第二热风管和第三热风管上均开设有送风口。可选的,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左侧,所述第一主动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主动轮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右侧,所述第二主动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第三主动轮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轮的左侧,所述第三主动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第四主动轮位于所述第四从动轮的右侧,所述第四主动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出料主动轮位于所述出料从动轮的左侧,所述出料主动轮逆时针方向转动。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和出料传送装置均平行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和出料传送装置均水平设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干燥装置分级,能够有效地利用不同的蒸发阶段的特性,调节各阶段的蒸发量,提高匀速蒸发阶段温度,促进蒸发速度,保全固有的辣素和辣椒原有色泽的前提下能有效缩短干燥周期,提高产能。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辣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出料传送装置、第一导料板、第二导料板、第三导料板、第四导料板、第一热风组件、第二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第四热风组件、第五热风组件、下部热风装置、中部热风装置和上部热风装置;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下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还开设有上部出风口;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和第四传送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出料传送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三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三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四传送装置包括第四主动轮、第四从动轮和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四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四主动轮和第四从动轮之间通过第四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出料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出料传送装置包括出料主动轮、出料从动轮和出料传送带,所述出料主动轮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其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出料从动轮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其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出料主动轮和出料从动轮之间通过出料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第三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第四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所述第四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出料传送装置的出料传送带上,且所述第四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出料传送带;所述第一热风组件、第二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第四热风组件和第五热风组件的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第一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二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三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四热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四主动轮和第四从动轮之间,并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五热风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出料传送带所围合的空间内部;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和第五传送带上均形成有孔,热风通过所述孔对相应的传送带上的辣椒进行干燥;所述下部热风装置的热风出口与所述第五热风组件的送风管连通;所述出料传送装置和第四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下部挡板,所述下部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导料板具有间隙;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下部出风口,所述下部出风口与位于所述下部挡板和壳体的底壁之间;所述中部热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下部出风口连通,并且所述中部热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第四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和第二热风组件的送风管连通;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一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上部挡板,所述上部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料板具有间隙;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中部出风口,所述中部出风口位于所述下部挡板和上部挡板之间;所述上部热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中部出风口连通,并且所述上部热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热风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出料传送装置、第一导料板、第二导料板、第三导料板、第四导料板、第一热风组件、第二热风组件、第三热风组件、第四热风组件、第五热风组件、下部热风装置、中部热风装置和上部热风装置;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下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上还开设有上部出风口;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和第四传送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出料传送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三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三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第四传送装置包括第四主动轮、第四从动轮和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主动轮的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四从动轮的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第四主动轮和第四从动轮之间通过第四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出料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下方,所述出料传送装置包括出料主动轮、出料从动轮和出料传送带,所述出料主动轮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其轮轴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上,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出料从动轮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其轮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且所述出料主动轮和出料从动轮之间通过出料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第三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第四传送带上,且所述第三导料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导料板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所述第四导料板的下端位于所述出料传送装置的出料传送带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巴州红隆椒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