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葡萄种植的虫害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49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葡萄种植的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套在鲜葡萄外的防护套管,该防护套管的上下两端相互贯通,所述防护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耐磨环,该上耐磨环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袋,且防护袋套在鲜葡萄外围的葡萄枝上;所述防护袋的袋口通过第二绑带紧扎缩紧并将防护袋牢牢绑在葡萄枝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让鲜葡萄白天黑夜皆受到光照作用,有利于鲜葡萄的发育,同时能够让防治装置夜晚发出光芒,将吸引到防治装置周边的蚊虫强力粘在蚊虫粘垫上,从而达到捕虫杀虫的效果,缩减了蚊虫对葡萄造成的侵害,方便葡萄的种植,有利于该虫害防治装置的推广及使用。

An Insect Pest Control Device for Grape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葡萄种植的虫害防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葡萄虫害防治设备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葡萄种植的虫害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葡萄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葡萄适应性很强,使得全世界葡萄的栽培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各种果树中都占首位,在栽培种植葡萄的过程中,需要防范防止葡萄受到如金龟子等害虫的损害,金龟子等害虫会在夜间食用葡萄的叶子,影响葡萄的生长,使得葡萄产量降低,从而在葡萄栽培种植时,对于葡萄虫害的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葡萄种植虫害防治装置,葡萄种植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套于葡萄上的防护套管。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葡萄种植虫害防治装置,在将防护套管套于葡萄上进行虫害防治时,由于葡萄包围在防护套管内,使得防护套管内的葡萄受到极差的光照效果,且在夜晚当中周边有很多的如金龟子等蚊虫对葡萄的枝叶进行啃食,影响了葡萄的生长发育,不利于葡萄的种植,难以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葡萄种植的虫害防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葡萄种植的虫害防治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葡萄种植的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套在鲜葡萄(10)外的防护套管(1),该防护套管(1)的上下两端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耐磨环(11),该上耐磨环(1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袋(8),且防护袋(8)套在鲜葡萄(10)外围的葡萄枝上;所述防护袋(8)的袋口通过第二绑带(9)紧扎缩紧并将防护袋(8)牢牢绑在葡萄枝上,该第二绑带(9)捆绑于防护袋(8)的外表面;所述防护套管(1)的外表面圆周分布有四组定环(4),每组的定环(4)环体上均连接有第一绑带(5),该第一绑带(5)的另一端绑在葡萄枝的枝条上;所述防护套管(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耐磨环(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葡萄种植的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套在鲜葡萄(10)外的防护套管(1),该防护套管(1)的上下两端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耐磨环(11),该上耐磨环(1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袋(8),且防护袋(8)套在鲜葡萄(10)外围的葡萄枝上;所述防护袋(8)的袋口通过第二绑带(9)紧扎缩紧并将防护袋(8)牢牢绑在葡萄枝上,该第二绑带(9)捆绑于防护袋(8)的外表面;所述防护套管(1)的外表面圆周分布有四组定环(4),每组的定环(4)环体上均连接有第一绑带(5),该第一绑带(5)的另一端绑在葡萄枝的枝条上;所述防护套管(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耐磨环(22),该下耐磨环(22)的底端焊接有外形为半球状底端向下凸出的端盖(2);所述端盖(2)的外表面粘接有俯视外形呈圆环形结构的蚊虫粘垫(21),该蚊虫粘垫(21)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均间隔分布有截面外形呈三角形结构的尖齿(211),且蚊虫粘垫(21)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均涂覆有强力胶水;所述防护套管(1)的管体正面与管体背部均开设有通口,该通口内嵌装有俯视外形呈“C”形结构且透明的玻璃板(3);所述防护套管(1)的内表面粘接有内夜光粉储管(6),该内夜光粉储管(6)包括俯视外形呈“⌒”形结构的第一内储管(61)及俯视外形呈“︶”形结构的第二内储管(62),该第一内储管(61)与第二内储管(62)的安设位置相互横向平齐,且第一内储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艳
申请(专利权)人:长顺县康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