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犊牛舍
本专利技术涉及犊牛养殖的棚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犊牛舍。
技术介绍
在肉牛养殖场,犊牛是重点保护对象,犊牛的存活率及是否健康成长是养殖场经营管理的核心,新生犊牛自身免疫机制尚未发育完善,抗病能力较差,主要依靠吸收母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来抵御疾病,3-4天母源抗体活性下降,14天前后抗体达到最低,而犊牛自体免疫系统需要20日龄左右时间才能形成能力,犊牛免疫系统在形成能力之前,有一高危期,最容易患病。一些犊牛由于身体较弱抵抗力低,需要保温灯进行照射,这段时间内,需要一个温暖、干燥、通风、阳光充足的饲养环境,等到犊牛长大、长壮,抵抗力增强之后,再放到其他牛舍中饲养。但是很多养殖场并没有提供一种符合犊牛生长的犊牛舍,大多数犊牛舍为临时喂养场所,犊牛的饲喂与休息混杂,混杂的牛舍不利于清洁打扫;对于身体较弱的犊牛需要另寻场所进行保温灯照射,特备是在冬季,给犊牛的存活制造了极大的危险,犊牛的存活率得不到保障;在病毒高发期,无法做到犊牛与成年牛的完全分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部分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犊牛舍,其特征在于:包括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犊牛舍,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四面外墙和双坡屋顶围设而成的长方形牛舍,所述四面外墙包括第一外墙、第二外墙、第三外墙、第四外墙,所述牛舍内设置有第一牛只休息区、第二牛只休息区,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均由所述第四外墙、围栏、隔墙围合而成,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之间设置饲喂通道,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与所述第一外墙之间设置第一牛群通道,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与所述第二外墙之间设置第二牛群通道;所述牛舍内还包括初乳处理室,所述初乳处理室抵靠所述第三外墙设置,所述初乳处理室与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第二牛只休息区的左端之间设置犊牛回栏通道,所述初乳处理室与所述第一外墙之间、所述初乳处理室与所述第二外墙之间分别设置若干犊牛栏,所述犊牛栏上方设置犊牛保温灯;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中间区域设置初乳配送室,所述初乳配送室内设置自动饲喂主机,所述初乳配送室与所述饲喂通道的相邻隔墙上设置第一门、观察窗,所述相邻外墙的对面外墙上设置用于通风的排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犊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通道与所述第四外墙相交处设置饲喂通道口部,所述第一牛群通道与所述第四外墙相交处设置第一牛群通道口部,所述第二牛群通道与所述第四外墙相交处设置第二牛群通道口部,所述第一牛群通道口部、所述第二牛群通道口部、所述饲喂通道口部上方分别设置卷帘门;所述第一外墙、所述第二外墙上分别均匀设置采光窗,所述采光窗之间的窗间墙上设置排风扇,所述第三外墙、所述第四外墙上分别设置若干排风扇;所述双坡屋顶上均匀设置若干采光顶窗,所述采光窗为可开启外窗,所述采光窗为可开启电动天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犊牛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的平面为矩形,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由第一长边围栏、第一短边围栏、第一隔墙、所述第四外墙的一段墙体围合而成;所述第一长边围栏上设置若干栅栏门,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内长向设置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被所述初乳配送室隔断;所述初乳配送室左侧的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内设置第一喂养站、第一电加热饮水槽、第一料槽,所述初乳配送室右侧的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内设置第二喂养站、第二电加热饮水槽、第二料槽;所述第一喂养站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初乳配送室的内墙脚处,所述第一料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二喂养站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初乳配送室的内墙脚处,所述第一料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的平面为矩形,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由第二长边围栏、第二短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耐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