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
本技术关于一种自然分解装置,尤指一种透过至少一种分解者得以分解家庭厨余等废弃的有机物质,以供植栽各种作物的养分,达到生态循环的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
技术介绍
按,废弃的有机物质泛指曾经有生命的物质,例如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残体,且大自然产生的废弃有机物质,例如:死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落叶、割掉的杂草;此外,人类制造的废弃有机物质,主要由烹调食物与饮食的过程中所制造的厨余,以及工厂加工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过程制造的下脚料等有机物质。另外,有机物质以厨余最为典型,其中,目前厨余分为生、熟厨余,熟厨余包括剩菜、剩饭及各类食材等厨余,其他不适合家禽食用的、酸臭的食材及无法辨别的则都归类为生厨余,其中,常见的生厨余种类有茶叶渣、咖啡渣、水果、果皮、蔬菜、硬壳骨头等,但两者在厨余回收的差异甚大,一般熟厨余大多用来供家禽食用,而生厨余则被作为垃圾丢弃后焚化。再者,由于国内对于厨余的认知不足,导致生、熟厨余混杂,当前述的厨余混合后,为了处理方便只能将生、熟厨余送入焚化炉焚烧,这样的处理方式造成垃圾里有水分,不仅增加焚化炉处理的垃圾量,也因垃圾中的水分含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底层、一楔形板及一第一层体所构成,该底层具有一养分收集区,该底层及该第一层体之间设置该楔形板使得该第一层体与该底层之间形成倾斜状态,该第一层体具有一有机物质收集区及一植栽区,该有机物质收集区与该植栽区之间设有一层体区隔模组,该第一层体及该底层之间设有一倾斜状的层体堆积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底层、一楔形板及一第一层体所构成,该底层具有一养分收集区,该底层及该第一层体之间设置该楔形板使得该第一层体与该底层之间形成倾斜状态,该第一层体具有一有机物质收集区及一植栽区,该有机物质收集区与该植栽区之间设有一层体区隔模组,该第一层体及该底层之间设有一倾斜状的层体堆积模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层体上方设有至少一第二层体及至少一第三层体,该第一层体与该底层之间设置该楔形板,使得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保持一前倾状态,又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分别设有一有机物质收集区及一植栽区并以该层体区隔模组做为区分,且各该植栽区呈现不会相互遮蔽状态,又该第三层体与该第二层体、该第二层体与该第一层体之间依序设置该层体堆积模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其特征在于,该楔形板的一层体角度设置在30度至60度之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物质收集区后端设有一掀盖,该掀盖设有一握把;且该植栽区能种植植物;该层体区隔模组包含一网体、一挡板及一连接件,该网体能让分解后的厨余从该有机物质收集区引导至该植栽区;该层体堆积模组呈一V形的设计,该层体堆积模组的一端与该层体区隔模组的网体连接,另一侧则连接在该植栽区的下缘,该层体堆积模组包含有一斜网及一斜板,该连接件设置在挡板下方,该斜网搭接在该连接件与该斜板之间,该斜板则组装在该挡板与该斜网之间;该有机物质收集区放入至少一种以上的分解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其特征在于,该层体堆积模组与该层体区隔模组所形成的一V型夹角能在30度至6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