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38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7 01:27
半轴承(10)具有设置在内周面(12)侧的凹槽(111)和凹槽(112)。这些凹槽(111,112)在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润滑油保持在其中。在凹槽(111)的圆周端部之中,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位于压溃释放部(14)侧的端部)从压溃释放部(14)间隔开,从而不与压溃释放部(14)干涉。另外,在凹槽(112)的圆周端部之中,位于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位于压溃释放部(14)侧的端部)也从压溃释放部14间隔开,从而不与压溃释放部(14)干涉。

Semi-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半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减少从半轴承泄漏的润滑油量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内燃发动机中,滑动轴承(滑动轴承是抵靠彼此的一对半圆筒形轴承(称为“半轴承”))用于能旋转地支撑曲轴(主轴)或连杆轴。在这样的轴承中,润滑油被供应到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形成油膜,并且该轴由于轴的旋转而远离轴承移动,而该轴由油膜支撑而旋转。润滑油从轴承泄漏,并且已经进行了各种专利技术以防止润滑油泄漏。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下半轴承,该下半轴承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中具有沿着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形成在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引文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15-94428A
技术实现思路
问题半轴承设置有压溃释放部,但是专利文献1没有提及设置在下半轴承中的凹槽与压溃释放部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半轴承设置有压溃释放部的情况下关于润滑油的作用存在改进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旨在改进设置有压溃释放部的半轴承中的润滑油的作用。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半圆筒形状的半轴承,所述半轴承具有内周面,轴沿所述内周面滑动,所述半轴承包括:压溃释放部,所述压溃释放部形成在所述内周面上;以及凹槽,所述凹槽在远离所述压溃释放部的位置处形成在所述内周面上,并且沿着所述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槽被设置为一对凹槽。另外,本专利技术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槽形成在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在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位于边缘侧的位置处,并且比所述凹槽更浅的凹部邻近所述凹槽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边缘侧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部在所述半轴承的位于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端表面中开口。另外,本专利技术可具有这样的构造:由以下的线形成的角度在40°到50°的范围内:将位于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配合表面的在所述内周面上的端部与外周面的中心轴线相连接的线;以及将所述凹槽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位于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与所述外周面的所述中心轴线相连接的线。另外,本专利技术可具有这样的构造:在所述内周面上形成有覆盖层。另外,本专利技术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在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和边缘之间的中心位置进一步定位在边缘侧。另外,本专利技术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槽在所述内周面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不大于从所述凹槽到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接近所述凹槽的边缘的宽度的两倍。有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改进设置有压溃释放部的半轴承中的润滑油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轴承10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润滑油泄漏量的分析结果。图6示出了最小油膜厚度的分析结果。图7示出了从半轴承10侧看到的半轴承20。附图标记说明10…半轴承11…外周面12…内周面13…压溃释放部14…压溃释放部15…配合表面16…配合表面111…凹槽112…凹槽113…凹部114…凹部20…半轴承22…内周面23…压溃释放部24…压溃释放部25…配合表面26…配合表面27…孔211…凹槽2111…厚凹槽2112…薄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轴承1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轴承10的平面图,而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使用极坐标系来例示半轴承10,在该极坐标系中,将半轴承10的外周面的中心(中心轴线)定义为原点,并且将半轴承10配合表面位于内周面上的端部与原点连接的线定义为起始线,并且将由滑动轴承支撑的轴的中心轴线(内周面的轴线)定义为z轴。在该坐标系中,将z分量增加的方向(该方向为从图2的纸张正面到背面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并且将z分量减小的相反方向定义为–z方向。半轴承10具有半圆筒形状,并被定位成面对下面描述的上半轴承20(为一对半轴承10)。因此,形成了圆筒形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能旋转地支撑轴。也就是说,半轴承10为滑动轴承的下半轴承。半轴承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轴承的示例。注意,轴由半轴承10支撑,从而在z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图2中顺时针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被支撑轴的直径φ在30mm到150mm的范围内,并且滑动轴承的内径与将被支撑轴的直径匹配。半轴承10具有:外周面11,该外周面11是半圆筒形状的外表面;以及内周面12,该内周面12支撑轴。半轴承10具有三层结构,即:在从外周面11到内周面12的方向上堆叠的背板、衬里层和覆盖层。该背板是用于增强衬里层的机械强度的层。例如,该背板由钢形成。衬里层是用于提供诸如摩擦特性、抗咬合性、耐磨性、顺应性、异物嵌入特性(抵抗异物的坚固性)和耐腐蚀性之类的轴承特性的层。衬里层由轴承合金形成。为了防止衬里层粘附到轴上,避免使用与轴的材料类型相同的材料类型,而是使用与轴的材料类型不同的材料类型。例如,如果半轴承10用作由钢形成的轴的轴承,则使用铝合金作为轴承合金。注意,除了铝合金之外,还可使用采用除铝之外的金属作为基体的合金,诸如铜合金。覆盖层是构成轴的内周面的层,并且是用于改善衬里层的特性(诸如摩擦系数、顺应性、耐腐蚀性和异物嵌入特性(抵抗异物的坚固性))的层。例如,覆盖层至少包括粘合剂树脂。例如,使用热固化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具体地说,粘合剂树脂包括聚酰胺酰亚胺(PAI)树脂、聚酰亚胺(PI)树脂、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聚苯硫醚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覆盖层还可包括固体润滑材料。添加固体润滑材料是为了改善摩擦特性。例如,固体润滑材料包括MoS2、WS2、聚四氟乙烯(PTFE)、石墨、h-BN和SB2O3中的至少一种。例如,MoS2提供优选的润滑性。另外,由于PTFE具有低的分子内粘合力,因此它具有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此外,石墨改善了润湿性并改善了初始顺应性。初始顺应性是在与配对构件进行滑动接触时开始滑动之后滑动表面磨损、变得光滑并使滑动特性改善的特性。如果由于初始顺应性的表现而改善滑动特性,则滑动层的总磨损量将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半轴承10包括覆盖层。然而,半轴承10可以不包括覆盖层,而是可以具有包括背板和衬里层的双层结构。半轴承10具有压溃释放部13、压溃释放部14、配合表面15、配合表面16、凹槽111、凹槽112、凹部113和凹部114。配合表面15是用来抵靠上半轴承的表面,并且是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配合表面。配合表面16是用来抵靠上半轴承的表面,并且是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配合表面。压溃释放部是宽的释放部,该宽的释放部设置在半轴承10的内表面侧,从而在半轴承10在z轴方向上的整个宽度上与所述配合表面接触。压溃释放部用于将轴承附接至壳体,并且如果内周面12的靠近配合表面的部分被推向轴,则压溃释放部防止与轴接触。另外,压溃释放部的效果是,通过允许已实现润滑效果的润滑油在配合表面附近排出来冷却轴承,并且排出已进入内周面12侧的异物。压溃释放部13是与配合表面15接触且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压溃释放部。压溃释放部14是与配合表面16接触且位于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压溃释放部。凹槽111和凹槽112是设置在内周面12中的凹槽。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周面上仅设有两个凹槽,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半圆筒形状的半轴承,所述半轴承具有内周面,轴沿着所述内周面滑动,所述半轴承包括:压溃释放部,所述压溃释放部形成在所述内周面上;以及凹槽,所述凹槽在远离所述压溃释放部的位置处形成在所述内周面上,并且沿着所述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31 JP 2016-2133881.一种具有半圆筒形状的半轴承,所述半轴承具有内周面,轴沿着所述内周面滑动,所述半轴承包括:压溃释放部,所述压溃释放部形成在所述内周面上;以及凹槽,所述凹槽在远离所述压溃释放部的位置处形成在所述内周面上,并且沿着所述内周面的圆周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轴承,其中,所述凹槽被设置为一对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轴承,其中,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在轴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形成在边缘侧;并且比所述凹槽更浅的凹部邻近所述凹槽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边缘侧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轴承,其中,所述凹部在所述半轴承的位于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端表面中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裕纪梶木悠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