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513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就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二阶锥优化的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加入下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求解方法,为达到所述目的,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建立模型的目标函数后对目标函数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目标函数加以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改变后通过计算

Calculation Method of Maximum Power Supply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Distributed New Energy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供电,尤其涉及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电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峻,分布式电源,尤其是以风电、光伏、潮汐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类型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后会对系统的运行和规划产生很大影响。供电能力是近些年来在配电网规划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满足N-1安全约束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可以反映出当前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性,并校验所规划的配电网规模能否满足当地负荷现状并留出一定的裕量来满足未来负荷的增长趋势。因此,有必要结合供电能力的理论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进行合理的规划。目前国内外关于配电网供电能力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概念借鉴的是输电网的最大输电能力。配电网供电能力的研究发展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阶段:一是以配电容量评估为主的研究阶段,计算方法以容载比法为代表,但该方法仅以变电容量和供电负荷为参考依据,计算配电网的容载比,方法过于简单且缺乏理论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模型的目标函数: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模型的目标函数:式中,NS表示新能源典型出力场景的数量,αS表示系统在新能源第s种出力场景下考虑正常运行和各主变N-1情景的最大负荷放大倍数,βS表示对应场景出现的概率,目标函数为α的期望值E(α)最大;步骤2:对目标函数进行修正:式中,N表示节点的集合,L表示线路的集合,表示系统能供应的最大有功负荷总量,表示系统正常运行和各台变压器依次退出的各个N-1情景下系统网损的和,Φ表示权重系数;步骤3:对修正后的目标函数加以约束条件;步骤4:目标函数改变后通过计算得出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节点功率平衡约束:对于节点i,流入的功率应与流出的功率保持平衡,节点i的有功、无功功率平衡分别为以下公式所代表:式中,φ(i)表示以节点i为末端节点的线路的首端节点的集合,ψ(i)表示与以节点i为首端节点的线路的末端节点的集合;上标f表示情景f,和分别表示交流线路ji,ij分别表示线路首末节点,在节点j端从节点j流向节点i的有功、无功功率,表示线路ji电流的平方,Rji和Xji分别表示线路ji的电阻和电抗,和分别表示节点i处分布式电源注入的有功、无功功率,和分别表示节点i处主变压器注入的有功、无功功率,PL,i和QL,i分别表示节点i的有功、无功负荷,αS表示新能源第s种出力场景下系统的最大负荷放大倍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选址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线路压降平衡约束:正常运行的线路ij之间的节点电压关系由以下公式表达式中,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祥周昱甬孙可叶刚进王蕾王骏海杨翾张全明赵天煜王岗卫炜刘瞾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