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循环锂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长循环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工业与经济的高速腾飞,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石墨负极的理论比能量的限制,锂离子电池的实际比能量已趋近于其理论比能量,难以获得进一步的突破,锂离子电池未来将难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动力、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对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储能技术的要求。金属锂由于具有较低的负电位(相对于氢电极为-3.04V)、较低的密度、高锂离子储容量(3850mAh/g),锂金属负极的高能量密度促进了金属锂二次电池在便携式电子、电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潜在应用。然而,早期的锂金属负极具有下列技术问题:在充电过程中形成粉末化锂枝晶,随着电池循环的进一步进行,该枝晶可能会刺穿隔膜接触正极并导致电池内部出现短路或者出现自发的高倍率放电现象,这会导致电池迅速升温甚至爆炸,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电解液与锂金属还将反应生成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造成了电解液和金属锂的不必要消耗,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效率和循环寿命;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的自加热速率也明显增加,尽管原始电池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重复的锂枝晶沉积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循环锂二次电池,采用电池隔膜复合结构,电芯依次叠置外隔膜层、负极片层、中复合隔膜层、正极片层、中复合隔膜层、负极片层,其特征是:复合隔膜添加玻璃纤维膜,玻璃纤维膜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提高电池循环寿命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循环锂二次电池,采用电池隔膜复合结构,电芯依次叠置外隔膜层、负极片层、中复合隔膜层、正极片层、中复合隔膜层、负极片层,其特征是:复合隔膜添加玻璃纤维膜,玻璃纤维膜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提高电池循环寿命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循环锂二次电池,其特征是:玻璃纤维膜成分包括SiO2、Al2O3、B2O3、CaO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循环锂二次电池,其特征是:玻璃纤维膜厚度为0.18-0.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循环锂二次电池,其特征是:复合隔膜为聚乙烯隔膜、聚丙烯隔膜、聚乙烯/聚丙烯双层隔膜、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隔膜或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三层隔膜。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长循环锂二次电池,其特征是:正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铜、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一氧化钒、三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睿,郝明明,张晶,冯金晖,姚聪,韩宇,张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