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034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包括外编织层,所述外编织层的内侧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侧设有隔离带,所述隔离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壁两侧设有主线,所述主线的外层缠绕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外层缠绕有铜线缠绕层,所述铜线缠绕层的外侧设有若干组副缠绕线,且副缠绕线均匀分布在铜线缠绕层的外侧,所述副缠绕线的外测设有塑胶层,所述支撑框的中部设有支撑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编织层,使得电缆的外观较为美观光滑,同时设置外编织层,使得电缆的使用寿命的到提高,使得电缆更加耐用,同时由于外编织层的材料,可以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阻绝。

An Anti-interference Signal Cable for Military Shi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干扰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
技术介绍
电磁干扰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所谓“干扰”,电磁兼容指设备受到干扰后性能降低以及对设备产生干扰的干扰源,自然干扰源主要来源于大气层的天电噪声、地球外层空间的宇宙噪声。他们既是地球电磁环境的基本要素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对无线电通讯和空间技术造成干扰的干扰源。自然噪声会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行产生干扰,也会对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产生干扰。人为干扰源是由机电或其他人工装置产生电磁能量干扰,其中一部分是专门用来发射电磁能量的装置,如广播、电视、通信、雷达和导航等无线电设备,称为有意发射干扰源。另一部分是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时附带产生电磁能量的发射,如交通车辆、架空输电线、照明器具、电动机械、家用电器以及工业、医用射频设备等等。因此这部分又成为无意发射干扰源。而在军舰上使用电缆传输信号时,不仅会面对自然干扰,同时军舰上的雷达,发动机等等一些元器件均会对电缆的运行产生干扰,现有的电缆在对于外界的干扰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内部自身由于信号波动产生的干扰不能进行屏蔽,使得电缆的传输速率下降,信号强度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具备结构简单,耐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解决了辐射对于电缆的传输的影响,同时防止电缆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对于电缆寿命的影响,以及对于电缆自身传输时产生的干扰不能很好的避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包括外编织层,所述外编织层的内侧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侧设有隔离带,所述隔离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壁两侧设有主线,所述主线的外层缠绕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外层缠绕有铜线缠绕层,所述铜线缠绕层的外侧设有若干组副缠绕线,且副缠绕线均匀分布在铜线缠绕层的外侧,所述副缠绕线的外测设有塑胶层,所述支撑框的中部设有支撑线。本专利技术的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其中支撑线的外部缠绕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外侧设有主缠绕线,所述主缠绕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层。本专利技术的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其中隔离带呈六边形,所述隔离带的内部填充有硫酸钡粉末,所述填充层的内部填充有磁性粉末,所述磁性粉末包括稀土钴硬磁。本专利技术的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其中所述主线设有六组,且主线等距离分布排列在支撑框的内侧。本专利技术的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其中所述塑胶层包括聚氯乙烯橡胶,且所述塑胶层与支撑框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所述外编织层包括镀锡铜,且所述外编织层的外部设套设有绝缘层,且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编织层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编织层,使得电缆的外观较为美观光滑,同时设置外编织层,使得电缆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使得电缆更加耐用,同时由于外编织层的材料,可以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阻绝,保证了电缆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缆的传输速度,通过填充层,使得电缆可以对外编织层阻绝不了的干扰进行屏蔽,且降低传输信号时的损耗,通过设置隔离带,使得电缆内部的干扰可以得到降低,使得电缆运行可以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支撑框,使得电缆的结构力得到提升,使得电缆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保证电缆的运输稳定。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铜线缠绕层与副缠绕层的配合,使得电缆的一体性得到提高,也保证了线材之间不会进行互相干扰,通过设置支撑线,使得电缆中的线材可以得到支撑,通过设置固定层,使得支撑线与主缠绕线可以一体化,使得结构变得简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01、外编织层;02、填充层;03、隔离带;04、主线;05、支撑框;06、支撑线;07、编织层;08、主缠绕线;09、固定层;10、塑胶层;11、副缠绕线;12、铜线缠绕层;13、传输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包括外编织层01,通过设置外编织层01,使得电缆的外观较为美观光滑,同时设置外编织层01,使得电缆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使得电缆更加耐用,同时由于外编织层01的材料,可以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阻绝,保证了电缆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缆的传输速度,外编织层01的内侧设有填充层02,通过填充层02,使得电缆可以对外编织层01阻绝不了的干扰进行屏蔽,且降低传输信号时的损耗,填充层02的内侧设有隔离带03,通过设置隔离带03,使得电缆内部的干扰可以得到降低,使得电缆运行可以更加稳定,隔离带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05,通过设置支撑框05,使得电缆的结构力得到提升,使得电缆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保证电缆的运输稳定,支撑框05的内壁两侧设有主线04,主线04的外层缠绕有传输线13,传输线13的外层缠绕有铜线缠绕层12,铜线缠绕层12的外侧设有若干组副缠绕线11,通过设置铜线缠绕层12与副缠绕层11的配合,使得电缆的一体性得到提高,使得也保证了线材之间不会进行互相干扰,且副缠绕线11均匀分布在铜线缠绕层12的外侧,副缠绕线11的外测设有塑胶层10,支撑框05的中部设有支撑线06,通过设置支撑线06,使得电缆中的线材可以得到支撑。支撑线06的外部缠绕有编织层07,编织层07的外侧设有主缠绕线08,主缠绕线0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层09,通过设置固定层09,使得支撑线06与主缠绕线08可以一体化,使得结构变得简洁。隔离带03呈六边形,隔离带03的内部填充有硫酸钡粉末,填充层02的内部填充有磁性粉末,磁性粉末包括稀土钴硬磁。主线04设有六组,且主线04等距离分布排列在支撑框05的内侧。塑胶层10包括聚氯乙烯橡胶,且塑胶层10与支撑框05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外编织层01包括镀锡铜,且外编织层01的外部设套设有绝缘层,且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编织层01的厚度。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外编织层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包括外编织层(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编织层(01)的内侧设有填充层(02),所述填充层(02)的内侧设有隔离带(03),所述隔离带(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05),所述支撑框(05)的内壁两侧设有主线(04),所述主线(04)的外层缠绕有传输线(13),所述传输线(13)的外层缠绕有铜线缠绕层(12),所述铜线缠绕层(12)的外侧设有若干组副缠绕线(11),且副缠绕线(11)均匀分布在铜线缠绕层(12)的外侧,所述副缠绕线(11)的外测设有塑胶层(10),所述支撑框(05)的中部设有支撑线(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包括外编织层(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编织层(01)的内侧设有填充层(02),所述填充层(02)的内侧设有隔离带(03),所述隔离带(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05),所述支撑框(05)的内壁两侧设有主线(04),所述主线(04)的外层缠绕有传输线(13),所述传输线(13)的外层缠绕有铜线缠绕层(12),所述铜线缠绕层(12)的外侧设有若干组副缠绕线(11),且副缠绕线(11)均匀分布在铜线缠绕层(12)的外侧,所述副缠绕线(11)的外测设有塑胶层(10),所述支撑框(05)的中部设有支撑线(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的军用舰船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线(06)的外部缠绕有编织层(07),所述编织层(07)的外侧设有主缠绕线(08),所述主缠绕线(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平江华东邵鹤兵赵宏春陈太平张绪骆垠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