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464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涉及调光模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PWM输出端、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和电源,发光二极管包括正极和负极,电源包括引脚1和引脚2,PWM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发光二极管对光敏电阻进行照射,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进行变化;光敏电阻一端与电源的引脚1连接;光敏电阻另一端通过一双向可控硅与电源的引脚2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MCU的IO口或PWM外设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波形,以改变可调光敏电阻的阻值,从而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实现了对LED模块的调光,同时避免了对LED灯板的手动调光及灯闪问题。

Controllable silicon dimming module based on adjustable photoresis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
本技术属于调光模块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
技术介绍
可控硅调光技术最开始应用于白炽灯调光,可以通过调光旋钮方便地控制送给灯泡的能量,从而调节白炽灯的亮度。可控硅调光器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双向可控硅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不仅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可控硅,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是比较理想的交流开关器件。目前,现有的可控硅调光模块虽然对LED灯板可以实现亮度的调节,但存在LED灯闪的问题,从而对光照效果及人体的视觉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通过利用MCU的IO口或PWM外设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波形,以改变可调光敏电阻的阻值,从而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实现了对LED模块的调光,解决了现有可控硅调光模块在进行调光时存在LED灯闪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包括PWM输出端、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和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源包括引脚1和引脚2,所述PWM输出端与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包括PWM输出端、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和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源包括引脚1和引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PWM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光敏电阻进行照射,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进行变化;所述光敏电阻一端与电源的引脚1连接;所述光敏电阻另一端通过一双向可控硅与电源的引脚2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上并联有一电阻R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调光敏电阻的可控硅调光模块,包括PWM输出端、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和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源包括引脚1和引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PWM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光敏电阻进行照射,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进行变化;所述光敏电阻一端与电源的引脚1连接;所述光敏电阻另一端通过一双向可控硅与电源的引脚2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上并联有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毛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尔维特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