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38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升降组件、安装杆、角度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杆上沿安装杆轴向间隔套设有用于安装投影仪的安装吊架Ⅰ、安装吊架Ⅱ和安装吊架Ⅲ;所述安装吊架Ⅰ和安装吊架Ⅲ可沿安装杆轴向滑动,所述安装吊架Ⅱ固定在安装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能够在安装杆上安装三台投影仪,并且三台投影仪的间距可调,投影仪的投影角度、投影高度均能调节,并且调节方式操作简便,调节精度高,投影仪支架自身也能够移动,适用于虚拟仿真实验、室内科研实验、科研会议等需要高品质投影融合的场景。

Adjustable Projector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虚拟仿真实验和室内科研实验开始运用投影仪,固定式投影仪无法自由移动,调节投影高度、角度效果差。当投影仪投影中心不在投影幕布上时,则会产生偏差。对于虚拟仿真实验和室内科研实验而言,现有投影仪支架存在投影误差,与科研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符。另外,随着人们对投影要求的提高,无论是科研会议还是产品发布会,都在不断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这已经是人们对视觉感受的一种潜在要求,因此使用多个投影仪进行投影融合的应用引起了人们重视。投影融合技术需要灵活的投影仪支架,现有的支架并不能满足其要求,在多台投影仪进行画面融合时现有的投影仪支架存在无法提供灵活挪动及精准调整投影仪的问题。常规的固定式投影仪支架并不美观、实用,并且固定方式大多的是悬挂式安装,导致投影仪一旦固定便无法上下左右移动,导致播放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能够安装三台投影仪,并且三台投影仪的间距可调,投影仪的投影角度、投影高度均能调节,并且调节方式操作简便,调节精度高,投影仪支架自身也能够移动,适用于虚拟仿真实验、室内科研实验、科研会议等需要高品质投影融合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能够安装三台投影仪,并且三台投影仪的间距可调,投影仪的投影角度、投影高度均能调节,并且调节方式操作简便,调节精度高,投影仪支架自身也能够移动,适用于虚拟仿真、室内实验、科研会议等需要高品质投影融合的场景。本专利技术的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升降组件、安装杆、角度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立柱Ⅰ和立柱Ⅱ;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以可沿立柱Ⅰ轴线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立柱Ⅰ上的升降组件Ⅰ和以可沿立柱Ⅱ轴线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立柱Ⅱ上的升降组件Ⅱ,所述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组件对称;所述安装杆两端以可沿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分别与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连接;所述安装杆上沿安装杆轴向间隔套设有用于安装投影仪的安装吊架Ⅰ、安装吊架Ⅱ和安装吊架Ⅲ;所述安装吊架Ⅰ和安装吊架Ⅲ可沿安装杆轴向滑动,所述安装吊架Ⅱ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以与安装杆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杆靠近升降组件Ⅰ一端的调节齿轮、设置在升降组件Ⅰ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且与调节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吊架Ⅲ顶部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输出齿轮传动连接且一端固定在安装吊架Ⅰ上的齿条Ⅰ、与第二输出齿轮传动连接且一端固定在安装吊架Ⅲ上的齿条Ⅱ,所述齿条Ⅰ和齿条Ⅱ分别位于第二输出齿轮两侧且均与安装杆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立柱Ⅰ和立柱Ⅱ两侧中部均设置有沿自身轴线贯通的凹槽,截面呈“工”字形;所述凹槽沿立柱轴线等间隔设置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轮廓呈“√”形;所述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均包括套设在立柱Ⅰ或立柱Ⅱ上的导向管体、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导向管体内的倒钩、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管体内壁和倒钩中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倒钩顶部弯曲段能够卡在锁止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体还包括移动升降台;所述移动升降台包括用于安装立柱Ⅰ的套管Ⅰ、用于安装立柱Ⅱ的套管Ⅱ、连接套管Ⅰ和套管Ⅱ的中部固定杆、设置在套管Ⅰ和套管Ⅱ底部的移动底座。进一步的,所述立柱Ⅰ和立柱Ⅱ上均沿自身轴线等间隔设置有锁止孔,所述锁止孔与锁止槽沿立柱轴线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套管Ⅰ和套管Ⅱ上设置有与锁止孔配合的定位孔,通过定位件穿过锁止孔和定位孔锁定立柱Ⅰ和立柱Ⅱ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导向管体外的用于与安装杆连接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导向管体连接的安装管、设置在安装管内的轴承、一端设置在轴承内另一端套设在安装杆端部的套筒。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吊架Ⅱ顶部设置有用于引导齿条Ⅰ移动方向的矩形框Ⅰ和用于引导齿条Ⅱ移动方向的矩形框Ⅱ;所述齿条Ⅰ除了有齿一侧其余三面均与矩形框Ⅰ内孔壁贴合,所述齿条Ⅱ除了有齿一侧其余三面均与矩形框Ⅱ内孔壁贴合。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终端和电源,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终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源端与电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Ⅰ的导向管体外表面设置有分线盒,所述控制终端的电缆线通过分线盒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分线盒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源的安装槽。进一步的,所述套管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控制终端的挂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通过安装杆上的安装吊架Ⅰ、安装吊架Ⅱ和安装吊架Ⅲ能够分别安装一台投影仪,总共能够安装三台投影仪;通过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调节安装杆高度;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输出齿轮从而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转动的同时安装杆也转动,调节到合适位置后电机停止;实现调节投影角度的精准调节;通过间距调节组件的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输出齿轮带动齿条Ⅰ和齿条Ⅱ移动,由于齿条Ⅰ和齿条Ⅱ分别与第二输出齿轮不同的两侧啮合,所以第二输出齿轮转动时齿条Ⅰ和齿条Ⅱ移动速度和长度相同,但是移动方向相反,同时由于安装吊架Ⅱ固定,最终实现调节安装吊架Ⅰ、安装吊架Ⅱ和安装吊架Ⅲ间距的功能,并且安装吊架Ⅰ和安装吊架Ⅱ的间距、安装吊架Ⅱ和安装吊架Ⅲ的间距一直是相同的,使投影融合的效果更好,并且不需要单独调节各个安装吊架;三台投影仪的间距可调,投影仪的投影角度、投影高度均能调节,并且调节方式操作简便,调节精度高,投影仪支架自身也能够移动,适用于虚拟仿真实验、室内科研实验、科研会议等需要高品质投影融合的场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齿条Ⅰ和齿条Ⅱ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工作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升降组件、安装杆3、角度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立柱Ⅰ11和立柱Ⅱ12;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以可沿立柱Ⅰ11轴线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立柱Ⅰ11上的升降组件Ⅰ21和以可沿立柱Ⅱ12轴线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立柱Ⅱ12上的升降组件Ⅱ22,所述升降组件Ⅰ21和升降组件Ⅱ22组件对称;所述安装杆3两端以可沿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分别与升降组件Ⅰ21和升降组件Ⅱ22连接;所述安装杆3上沿安装杆3轴向间隔套设有用于安装投影仪的安装吊架Ⅰ31、安装吊架Ⅱ32和安装吊架Ⅲ33;所述安装吊架Ⅰ31和安装吊架Ⅲ33可沿安装杆3轴向滑动,所述安装吊架Ⅱ32固定在安装杆3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以与安装杆3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杆3靠近升降组件Ⅰ21一端的调节齿轮41、设置在升降组件Ⅰ21上的第一电机42、设置在第一电机42输出轴上且与调节齿轮41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齿轮43;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吊架Ⅲ33顶部的第二电机51、设置在第二电机51输出轴上的第二输出齿轮52、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升降组件、安装杆、角度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立柱Ⅰ和立柱Ⅱ;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以可沿立柱Ⅰ轴线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立柱Ⅰ上的升降组件Ⅰ和以可沿立柱Ⅱ轴线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立柱Ⅱ上的升降组件Ⅱ,所述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组件对称;所述安装杆两端以可沿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分别与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连接;所述安装杆上沿安装杆轴向间隔套设有用于安装投影仪的安装吊架Ⅰ、安装吊架Ⅱ和安装吊架Ⅲ;所述安装吊架Ⅰ和安装吊架Ⅲ可沿安装杆轴向滑动,所述安装吊架Ⅱ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以与安装杆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杆靠近升降组件Ⅰ一端的调节齿轮、设置在升降组件Ⅰ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且与调节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吊架Ⅲ顶部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输出齿轮传动连接且一端固定在安装吊架Ⅰ上的齿条Ⅰ、与第二输出齿轮传动连接且一端固定在安装吊架Ⅲ上的齿条Ⅱ,所述齿条Ⅰ和齿条Ⅱ分别位于第二输出齿轮两侧且均与安装杆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升降组件、安装杆、角度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立柱Ⅰ和立柱Ⅱ;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以可沿立柱Ⅰ轴线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立柱Ⅰ上的升降组件Ⅰ和以可沿立柱Ⅱ轴线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立柱Ⅱ上的升降组件Ⅱ,所述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组件对称;所述安装杆两端以可沿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分别与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连接;所述安装杆上沿安装杆轴向间隔套设有用于安装投影仪的安装吊架Ⅰ、安装吊架Ⅱ和安装吊架Ⅲ;所述安装吊架Ⅰ和安装吊架Ⅲ可沿安装杆轴向滑动,所述安装吊架Ⅱ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以与安装杆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杆靠近升降组件Ⅰ一端的调节齿轮、设置在升降组件Ⅰ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且与调节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吊架Ⅲ顶部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输出齿轮传动连接且一端固定在安装吊架Ⅰ上的齿条Ⅰ、与第二输出齿轮传动连接且一端固定在安装吊架Ⅲ上的齿条Ⅱ,所述齿条Ⅰ和齿条Ⅱ分别位于第二输出齿轮两侧且均与安装杆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投影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Ⅰ和立柱Ⅱ两侧中部均设置有沿自身轴线贯通的凹槽,截面呈“工”字形;所述凹槽沿立柱轴线等间隔设置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轮廓呈“√”形;所述升降组件Ⅰ和升降组件Ⅱ均包括套设在立柱Ⅰ或立柱Ⅱ上的导向管体、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导向管体内的倒钩、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管体内壁和倒钩中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倒钩顶部弯曲段能够卡在锁止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波张晓坚张逸刘宁伟张鸿鸣胡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