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低频减振特性的蜂窝状弹性超材料轮盘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振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低频减振特性的蜂窝状弹性超材料轮盘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轮盘类结构广泛应用在工业机械设备中,而轮盘类结构通常在机械设备中作为振动的载体或者传播体,因此对于轮盘类结构,其空间结构以及动态特性对整个机械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有重要影响。对于目前来说,轮盘类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控制通常采用传统方法,如提高轮盘类结构的加工精度以及提高安装精度来降低振动和噪声,此外增加阻尼装置也可以降低振动和噪声。但是上述方法必然会使得加工难度增加以及制造成本上升,并且不能对振动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控制。蜂窝状弹性超材料轮盘结构就是应用蜂窝状结构设计弹性超材料轮盘结构,弹性超材料理论是声子晶体理论范畴中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引申而来,突破了声子晶体理论下结构的限制,继承了其带隙的特性。已有文献通过研究在轮盘体上打孔,进而添加局域共振子的方式来降低轮盘类结构的振动,对于局域共振子,大多为两种或者多种材料构成,对于这类方法,虽然结构产生低频禁带,但是其加工难度以及加工成本会随之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低频减振特性的蜂窝状弹性超材料轮盘结构,包括轮辐(1)和轮毂(3),其特征在于,轮辐(1)和轮毂(3)之间以蜂窝状结构(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低频减振特性的蜂窝状弹性超材料轮盘结构,包括轮辐(1)和轮毂(3),其特征在于,轮辐(1)和轮毂(3)之间以蜂窝状结构(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蜂窝状弹性超材料减振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结构(2)由多个等高度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或者部分正六边形的筒体组成,相邻筒体之间共用一个侧面,从而形成相互连接的周期排列结构,其中最外侧的筒体与轮辐(1)的内侧面相连,最内侧的筒体与轮毂(3)的外侧面相连,即最外侧和最内侧的筒体截面为部分正六边形,中部的筒体截面为正六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蜂窝状弹性超材料减振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结构(2)的轴向高度等于或者小于轮辐(1)和轮毂(3)的轴向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蜂窝状弹性超材料减振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1)和轮毂(3)为径向宽度相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霞,吕锐翔,杨继博,解妙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