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填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20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填支架,包括:充填支架本体和用于带动充填支架本体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或停止的移动装置,充填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煤壁或填充体贴合以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的开口。在使用的过程中,初次灌注膏体时,将充填支架本体的开口与煤壁贴合,形成密闭腔体,向密闭腔体中灌注膏体;待膏体凝固之后,移动装置带动充填支架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再次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当需要再次灌注膏体时,对密闭腔体进行充填;多次重复上述动作之后,直至割煤结束,便可对采煤区进行充填。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充填支架,可以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使充填支架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且能够实现多次连续灌注膏体,提高采煤区的充填效率。

A Filling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填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煤用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填支架。
技术介绍
如何对煤炭资源开采衍生出的采空区进行处理,一直是解决煤矿地表塌陷的一大主要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通过充填的工艺,避免采煤区的塌陷问题。现有充填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矸石充填,另外一种是膏体充填;矸石充填支架结构复杂,充填率低,投资大,充填后采空区地面塌陷严重;膏体充填现在仅用于巷道填充,填充宽度较窄,且充填过程中,充填支架完成一次充填之后,需要手动将充填支架移动至下一充填位置,在割煤连续进行的情况下,充填支架不能够完成连续多次充填的过程,使充填效率降低。综上所述,如何使充填支架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填支架,可以使充填支架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填支架,包括:充填支架本体和用于带动所述充填支架本体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或停止的移动装置,所述充填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煤壁或填充体贴合以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的开口。优选的,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充填支架本体单元,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沿所述煤壁的宽度方向设置。优选的,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包括下模板和相对于所述下模板可上下伸缩移动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设置有支撑千斤顶,所述支撑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下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模板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膏体流出的第一柔性密封件;和/或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二柔性密封件。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为一端与所述充填支架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用于割煤的设备连接的拉移千斤顶。优选的,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膏体流入的注料口。优选的,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均为U形结构,且所述上模板的外侧壁与所述下模板的内侧壁贴合。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充填所述膏体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接口分别连接于用于对所述三通阀进行清洗的清洗泵、用于充填所述膏体的充填泵和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优选的,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的内壁设置有便于所述膏体与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分离的脱膜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填支架,包括:充填支架本体和用于带动充填支架本体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或停止的移动装置,充填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煤壁或填充体贴合以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的开口。在使用的过程中,初次灌注膏体时,将充填支架本体的开口与煤壁贴合,形成密闭腔体,向密闭腔体中灌注膏体;待膏体凝固之后,移动装置带动充填支架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使充填支架本体与凝固后的膏体脱离,移动装置将充填支架移动至充填支架的侧边开口与凝固后的膏体贴合,充填支架的上下开口与采煤区的顶面和底面贴合,移动装置停止运动,再次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当需要再次灌注膏体时,对密闭腔体进行充填;多次重复上述动作之后,直至割煤结束,便可对采煤区进行充填。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填支架,可以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使充填支架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且能够实现多次连续灌注膏体,提高采煤区的充填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充填支架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充填支架本体单元与凝固后膏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充填支架本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中:1为上模板、11为注料口、2为下模板、3为拉移千斤顶、4为前部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充填支架,可以避免人工对充填支架进行移动,使灌注膏体的过程能够实现多次连续灌注。请参考图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充填支架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充填支架本体单元与凝固后膏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充填支架本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充填支架包括充填支架本体和用于带动充填支架本体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或停止的移动装置,充填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煤壁或填充体贴合以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的开口。在使用的过程中,初次灌注膏体时,需将充填支架本体的开口与煤壁贴合,形成密闭腔体,向密闭腔体中灌注膏体,待膏体凝固之后,移动装置带动充填支架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使充填支架本体与凝固后的膏体脱离;移动装置将充填支架移动至充填支架的侧边开口与凝固后的膏体贴合、充填支架的上开口与采煤区顶部贴合、充填支架的下部开口与采煤区底面贴合的位置,移动装置停止运动,再次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当需要再次灌注膏体时,对密闭腔体进行充填;多次重复上述动作之后,直至割煤结束,便可对采煤区进行充填。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填支架,可以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使充填支架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且能够实现多次连续灌注膏体,提高采煤区的充填效率。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可以使移动装置与充填支架本体连接,从而使移动装置移动过程中带动充填支架本体移动,移动装置停止运动之后,充填支架本体固定于某一位置不动。优选的,移动装置为拉移千斤顶3,拉移千斤顶3与设置有割煤装置的前部支架4连接,割煤深度达到设定数值后,拉移千斤顶3带动充填支架本体向远离凝固膏体的方向运动,以使充填支架与凝固后的膏体分离,直至充填支架移动至开口与凝固后的膏体或煤壁贴合的位置,形成新的充填膏体用密闭腔体。需要进行解释的是,设定数值为事先确定好的针对割煤深度增加量的值,充填支架每次灌注膏体期间割煤深度的增加量到达设定数值时,则移动充填支架至新的灌注膏体用位置,若没有到达设定数值,则不准备下次灌注膏体。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充填宽度受限,可以使充填支架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充填支架本体单元沿煤壁的宽度方向设置。优选的,充填支架本体单元沿煤壁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充填膏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充填支架本体单元的数量,使充填支架本体单元沿煤壁的宽度方向设置,在采煤区宽度较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充填支架本体单元的数量。优选的,每一个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均与对应的拉移千斤顶3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多个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对应一个拉移千斤顶3,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充填支架本体单元与煤壁的贴合更加紧密,且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时更加顺畅,可以使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包括下模板2和相对于下模板2可上下伸缩移动的上模板1,上模板1和下模板2连接。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充填支架本体单元时,可以先将上模板1相对于下模板2向下移动,避免上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填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充填支架本体和用于带动所述充填支架本体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或停止的移动装置,所述充填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煤壁或填充体贴合以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填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充填支架本体和用于带动所述充填支架本体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或停止的移动装置,所述充填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煤壁或填充体贴合以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充填支架本体单元,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沿所述煤壁的宽度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包括下模板(2)和相对于所述下模板(2)可上下伸缩移动的上模板(1),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支架本体单元设置有支撑千斤顶,所述支撑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下模板(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模板(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膏体流出的第一柔性密封件;和/或所述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马明国谢波豆景乐刘群奇姚阳徐忠磊张阳李平刘安锋巩明王子亚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