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10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包括位于竖向结构(1)内壁上的爬模(2),爬模(2)下方设有防护棚(4);防护棚(4)经钢索(3)与爬模(2)底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防护棚能跟随爬模施工一起爬升,有效的提高了安全防护效率,降低了施工过程中风险,及时满足施工防护需求。安全防护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只需搭设一次,且与爬架同步爬升,真正做到节能、节材、环保和安全文明施工。

A safety shield that can synchronously lift with climbing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
本专利技术技术涉及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爬模技术在超高层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爬模施工技术是先仅施工竖向结构,后施工水平结构,竖向结构领先水平结构6-8层。在水平结构施工之前,已施工的竖向结构内部均有较大的空洞,存在高处坠物伤人的重大危险源,需要对竖向结构内部进行安全防护。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在竖向结构内部的空洞中每隔几层搭设一层安全防护棚。现有技术的方案存在工作量大、材料需求量大等缺点,不满足现今节能、节材、绿色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每隔几层搭设一层安全防护棚的麻烦,从而减小工作量和节约材料损耗及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包括位于竖向结构内壁上的爬模;爬模下方设有防护棚;防护棚经钢索与爬模底部连接;所述竖向结构为矩形空洞结构,矩形空洞内的四壁至少设有两个爬模,两个爬模位于矩形空洞相对的内壁上。前述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中,所述防护棚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外框尺寸略小于竖向结构的矩形空洞尺寸;矩形框架上焊接有钢丝网。前述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中,所述防护棚的矩形框架上焊接有吊耳,吊耳经钢索与爬模底部连接。前述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中,所述爬模底部焊接有吊耳,吊耳经钢索与防护棚顶部的吊耳连接。前述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中,所述爬模与竖向结构内壁升降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安全防护棚能跟随爬模施工一起爬升,有效的提高了安全防护效率,降低了施工过程中风险,及时满足施工防护需求。安全防护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只需搭设一次,且与爬架同步爬升,真正做到节能、节材、环保和安全文明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竖向结构;2-爬模;3-钢索;4-防护棚;5-钢丝网;6-吊耳;7-矩形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竖向结构1内壁上的爬模2;爬模2下方设有防护棚4;防护棚4经钢索3与爬模2底部连接。竖向结构1为矩形空洞结构,矩形空洞内的四壁至少设有两个爬模2,两个爬模2位于矩形空洞相对的内壁上。防护棚4包括矩形框架7,矩形框架7的外框尺寸略小于竖向结构1的矩形空洞尺寸;矩形框架7上焊接有钢丝网5。防护棚4的矩形框架7上焊接有吊耳6,吊耳6经钢索3与爬模2底部连接。爬模2底部焊接有吊耳6,吊耳6经钢索3与防护棚4顶部的吊耳6连接。爬模2与竖向结构1内壁升降连接。实施例本例如图1所示。当采用爬模2施工剪力墙的竖向结构1时,在竖向结构1内部除了爬模2的架体外,还有较大空洞,为安全考虑需要搭设防护棚4。防护棚4通过钢索3悬挂在-爬模2的架体底部。防护棚4的大小根据空洞确定;比空洞尺寸略小,防护棚4为刚性结构。包括矩形框架7,矩形框架7上焊接有钢丝网5.矩形框架7四角焊接有用于与钢索3连接的吊耳6。本申请的安全防护棚可与液压爬模同步爬升,能够及时起到防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包括位于竖向结构(1)内壁上的爬模(2);其特征在于:在爬模(2)下方设有防护棚(4);防护棚(4)经钢索(3)与爬模(2)底部连接;所述竖向结构(1)为矩形空洞结构,矩形空洞内的四壁至少设有两个爬模(2),两个爬模(2)位于矩形空洞相对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包括位于竖向结构(1)内壁上的爬模(2);其特征在于:在爬模(2)下方设有防护棚(4);防护棚(4)经钢索(3)与爬模(2)底部连接;所述竖向结构(1)为矩形空洞结构,矩形空洞内的四壁至少设有两个爬模(2),两个爬模(2)位于矩形空洞相对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4)包括矩形框架(7),矩形框架(7)的外框尺寸略小于竖向结构(1)的矩形空洞尺寸;矩形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昌杨彪蒋韬魏鹏飞任远敏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