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97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涉及羽纺织料生产技术领域,其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S1、预处理:S2、二次处理:S3、浸泡处理:S4、阻燃剂的制备:S5、涂布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利用蓬松剂将纺织料进行浸泡,使其充分浸入纺织料中,再将阻燃剂通过静电植绒的方式与羽绒纺织布料结合,使其具有阻燃功效,经过多次清洗也能保持良好的阻燃性能,而且制备的羽纺织料的蓬松性能好、柔软性强,多次的清洗也不会降低其柔软性和蓬松性,更不会降低羽绒的硬挺度,并且原料均采用绿色环保型材料,不仅对身体无害,也解决了传统羽绒纺织品阻燃性能差的问题,避免了羽绒纺织品多次清洗后导致其柔软性、蓬松性能下降的问题。

Preparation of a Flame Retardant Fluffy Feather Textile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羽纺织料生产
,具体是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从蓬松度的检测上来分析,羽绒比蚕丝,棉花等保暖材料都要高一个等级,比如最低标准的450度蓬松的90鸭绒也要比蚕丝和棉花蓬松好,所以羽绒单纯作为一个保暖材料,它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保暖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羽纺织行业的不断进步,渐渐生产的羽纺织不仅具有保暖的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羽纺织的使用质量,目前市场了羽绒纺织料无法克服易燃的缺陷,而且现有工艺生产的羽绒纺织料在经过多次清洗后,不仅降低了其柔软性和蓬松性,而且长时间使用,其手感和舒适性都会降低,并且多次清洗后也会降低羽绒的硬挺度,大大降低了羽绒纺织料的质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待处理的纺织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超声处理30min后,取出,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温度控制在50-80℃,时间为15min,烘干后备用;S2、二次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纺织料放入低压等离子箱中处理,时间为20-40min,处理后备用;S3、浸泡处理:将处理后的纺织料放入盛有蓬松剂的浸泡池内进行浸泡2-5h,然后再用清水漂洗5-10min,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时间为10min;S4、阻燃剂的制备:A1、向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氨基磺酸,然后加入二甲基硅油、硫酸花蓖麻油、檀香精和占正十二烷基硫醇总分量一半的正十二烷基硫醇,然后将反应釜内部温度升至100-130℃,保温1-3h后,再降温至60-100℃;A2、上述A1降温后再滴加磷酸,继续升温直至升100-130℃,进一步的保温1.5h后,降温至55-90℃,然后加入硼酸、硼砂、多羟基化合物,升温至100-130℃,保温1-2.5h,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放出冷却;A3、把冷却后的混合液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冷却罐内,再加入剩余的正十二烷基硫醇,在搅拌状态下降混合液均匀搅拌冷却至温度在30-50℃,即得阻燃剂;S5、涂布烘干:将S4所制得的阻燃剂利用涂层机均匀涂布在纺织料的表面,再将纺织料固定在静电植绒机喷口下方进行羽绒植绒,完成后,将所得的纺织料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即可得阻燃蓬松的羽纺织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等离子处理将羽纺织料正反面各处理70-90次,等离子放电频率为20-30MHZ,放电功率为180W。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5中的烘干条件为:温度控制在100-150℃,时间为5-1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燃剂按重量份组分为:氨基磺酸50-70份、二甲基硅油2-8份、硫酸花蓖麻油1-3份、檀香精2-5份、正十二烷基硫醇1-7份、磷酸10-20份、硼酸12-25份、硼砂20-30份、多羟基化合物5-12份、余量为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蓬松剂按重量份组分为:柔软剂5-10份、磷酸钠5-15份、表面活性剂5-15份、抗氧化剂0.1-0.5份、柠檬酸5-10份、乙醇5-10份、天然香精2-10份、余量为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蓬松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B1:将乙醇放入搅拌罐中加热至40-50℃后保温,再将天然香精加入罐中搅拌,均匀溶解5-10min;B2:待上述搅拌溶解后,再将水加热至40-60℃,然后用柠檬酸将pH值调节至5.3-6.5,然后将水缓慢的加入到柔软剂、磷酸钠、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的混合物中,并将混合物加入B1的溶解液中,在2000-3000r/min的转速下高速剪切乳化,时间为15-30min,得混合液;B3:将B1中的溶液缓慢加入到B2的混合液中,期间不断搅拌,并将剩余的水继续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5-15min,待混合液冷却至常温后,即可制得蓬松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软剂为复合型阳离子有机硅柔软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异构十三碳醇醚、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AEO9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在实际使用时,在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利用蓬松剂将纺织料进行浸泡,使其充分浸入纺织料中,再将阻燃剂通过静电植绒的方式与羽绒纺织布料结合,使羽纺织料具有阻燃功效,经过多次清洗也能保持良好的阻燃性能,而且制备的羽纺织料的蓬松性能好、柔软性强,多次的清洗也不会降低其柔软性和蓬松性,更不会降低羽绒的硬挺度,并且阻燃剂和蓬松剂的原料均采用绿色环保型材料,使制备的成品对身体无害,不仅解决了传统羽绒纺织品阻燃性能差的问题,也避免了羽绒纺织品多次清洗后导致其柔软性、蓬松性能下降的问题,本设计生产的羽绒纺织料不仅具有持久的阻燃性能,而且多次清洗不会降低其蓬松性和羽绒的硬挺度,同时生产工艺简捷,适用于各大服装和装饰生产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的流程框图;图2为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中实验对比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待处理的纺织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超声处理30min后,取出,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温度控制在50-80℃,时间为15min,烘干后备用;S2、二次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纺织料放入低压等离子箱中处理,时间为20-40min,处理后备用;S3、浸泡处理:将处理后的纺织料放入盛有蓬松剂的浸泡池内进行浸泡2-5h,然后再用清水漂洗5-10min,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时间为10min;S4、阻燃剂的制备:A1、向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氨基磺酸,然后加入二甲基硅油、硫酸花蓖麻油、檀香精和占正十二烷基硫醇总分量一半的正十二烷基硫醇,然后将反应釜内部温度升至100-130℃,保温1-3h后,再降温至60-100℃;A2、上述A1降温后再滴加磷酸,继续升温直至升100-130℃,进一步的保温1.5h后,降温至55-90℃,然后加入硼酸、硼砂、多羟基化合物,升温至100-130℃,保温1-2.5h,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放出冷却;A3、把冷却后的混合液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冷却罐内,再加入剩余的正十二烷基硫醇,在搅拌状态下降混合液均匀搅拌冷却至温度在30-50℃,即得阻燃剂;S5、涂布烘干:将S4所制得的阻燃剂利用涂层机均匀涂布在纺织料的表面,再将纺织料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待处理的纺织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超声处理30min后,取出,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温度控制在50‑80℃,时间为15min,烘干后备用;S2、二次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纺织料放入低压等离子箱中处理,时间为20‑40min,处理后备用;S3、浸泡处理:将处理后的纺织料放入盛有蓬松剂的浸泡池内进行浸泡2‑5h,然后再用清水漂洗5‑10min,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时间为10min;S4、阻燃剂的制备:A1、向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氨基磺酸,然后加入二甲基硅油、硫酸花蓖麻油、檀香精和占正十二烷基硫醇总分量一半的正十二烷基硫醇,然后将反应釜内部温度升至100‑130℃,保温1‑3h后,再降温至60‑100℃;A2、上述A1降温后再滴加磷酸,继续升温直至升100‑130℃,进一步的保温1.5h后,降温至55‑90℃,然后加入硼酸、硼砂、多羟基化合物,升温至100‑130℃,保温1‑2.5h,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放出冷却;A3、把冷却后的混合液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冷却罐内,再加入剩余的正十二烷基硫醇,在搅拌状态下降混合液均匀搅拌冷却至温度在30‑50℃,即得阻燃剂;S5、涂布烘干:将S4所制得的阻燃剂利用涂层机均匀涂布在纺织料的表面,再将纺织料固定在静电植绒机喷口下方进行羽绒植绒,完成后,将所得的纺织料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即可得阻燃蓬松的羽纺织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待处理的纺织料放入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超声处理30min后,取出,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温度控制在50-80℃,时间为15min,烘干后备用;S2、二次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纺织料放入低压等离子箱中处理,时间为20-40min,处理后备用;S3、浸泡处理:将处理后的纺织料放入盛有蓬松剂的浸泡池内进行浸泡2-5h,然后再用清水漂洗5-10min,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90-110℃,时间为10min;S4、阻燃剂的制备:A1、向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氨基磺酸,然后加入二甲基硅油、硫酸花蓖麻油、檀香精和占正十二烷基硫醇总分量一半的正十二烷基硫醇,然后将反应釜内部温度升至100-130℃,保温1-3h后,再降温至60-100℃;A2、上述A1降温后再滴加磷酸,继续升温直至升100-130℃,进一步的保温1.5h后,降温至55-90℃,然后加入硼酸、硼砂、多羟基化合物,升温至100-130℃,保温1-2.5h,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放出冷却;A3、把冷却后的混合液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冷却罐内,再加入剩余的正十二烷基硫醇,在搅拌状态下降混合液均匀搅拌冷却至温度在30-50℃,即得阻燃剂;S5、涂布烘干:将S4所制得的阻燃剂利用涂层机均匀涂布在纺织料的表面,再将纺织料固定在静电植绒机喷口下方进行羽绒植绒,完成后,将所得的纺织料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即可得阻燃蓬松的羽纺织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蓬松羽纺织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等离子处理将羽纺织料正反面各处理70-90次,等离子放电频率为20-30MHZ,放电功率为180W。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蓬松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刚谢成根余学永秦宇余敏侯加勤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市海洋羽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