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带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96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带测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热带测温装置用于检测管线中电热带的温度,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电缆、壳体和控制电路,壳体设在管线的保温层外侧,温度传感器和电热带接触,连接电缆的一端穿过壳体并与控制电路连接,连接电缆的第二端穿过管线的保温层并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热带测温装置检测安全性好、并且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带测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热带
,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带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管线、容器等设备在冬季严寒环境中运行时需要对其进行伴热保温。常用方式是在管线、容器等设备表面敷设电热带并在外面加装保温层进行包裹。电热带由具有“正温度系数(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简称PTC)”特性的导电芯带及包覆绝缘护层组成,可随着被伴热对象的温度变化而调节输出功率及伴热的温度,还可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具有低压运行、便于安装、柔软度好等优点。为了便于检查电热带是否正常工作,在安装时就需要将电热带某些部分的一小截穿过保温层露出来作为检查段。现场维护人员检查时用手去触摸裸露在外的电热带是否发热,如果发热说明工作正常,不发热则说明工作不正常。但是,长期裸露在外的电热带受到环境影响会导致电热带表面老化进度加快,特别是表面容易被保温铝皮等保护材料划破绝缘层导致漏电,产生安全隐患;并且用手触摸感温属于比较粗放型的检查方法,容易出现误判断等情况,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带测温装置,检测安全性好、并且准确度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带测温装置,用于检测管线中电热带的温度,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电缆、壳体和控制电路,壳体设在管线的保温层外侧,温度传感器和电热带接触,连接电缆的一端穿过壳体并与控制电路连接,连接电缆的第二端穿过管线的保温层并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可选地,壳体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的底面和保温层的外表面贴合,盒体的顶部具有开口,盒盖盖设在开口上,以和盒体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控制电路的空腔;盒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可与保温层连接的安装支架。可选地,安装支架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支架沿管线的纵向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两侧。可选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支架通过穿设在安装孔内的紧固件固定在保温层的外表面。可选地,控制电路包括位于盒盖上的显示单元,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可选地,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数码管。可选地,显示单元包括4个并排排列的数码管,每个数码管用于显示温度值的不同位。可选地,控制电路还包括:时钟电路、控制芯片和通断选择电路;时钟电路和控制芯片的时钟引脚电连接,用于为控制芯片提供时钟信号;显示单元和通断选择电路均与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电连接;通断选择电路用于根据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控制显示单元中数码管的通断;控制芯片还用于控制显示单元中被接通的数码管所显示的数字。可选地,通断选择电路包括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和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显示单元中数码管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源正极连接。可选地,连接电缆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本技术提供的电热带测温装置用于检测管线中电热带的温度,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电缆、壳体和控制电路,壳体设在管线的保温层外侧,温度传感器和电热带接触,连接电缆的一端穿过壳体并与控制电路连接,连接电缆的第二端穿过管线的保温层并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这样设置,通过与电热带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电热带的温度,电缆将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数据传递给控制电路,并且,控制电路对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进行实时显示。因而,只需要现场维护人员目视观测控制电路显示的电热带温度即可判断电热带工作与否,以及是否工作正常。不需要用手触摸电热带,因而降低了触电的风险,同时由于温度传感器和电热带接触,能够精确测量电热带的温度,然后通过控制电路显示,因而对电热带的工作状况的评估更加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温度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温度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温度检测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温度检测装置的电路部分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安装支架;12—安装孔;13—盖子;14—螺丝;15—紧固件;16—盒盖;17—盒体;2—温度传感器;21—连接电缆;3—显示单元;31—数码管;32-时钟电路;33—控制芯片;34-通断选择电路;4-管线;5-电热带;6—保温层;18-安装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温度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温度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带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2、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热带测温装置用于检测管线4中电热带5的温度,电热带测温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2、连接电缆21、壳体1和控制电路,壳体1设在管线4的保温层6外侧,温度传感器2和电热带5接触,连接电缆21的一端穿过壳体1并与控制电路连接,连接电缆21的第二端穿过管线4的保温层6并与温度传感器2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2采集到的温度。本技术的电热带测温装置中,通过与电热带5接触的温度传感器2实时测量电热带5的温度,电缆21将温度传感器2测量到的温度数据传递给控制电路,并且,控制电路对温度传感器2采集到的温度进行实时显示。这样设置,只需要现场维护人员目视观测控制电路显示的电热带温度即可判断电热带5工作与否,以及是否工作正常。不需要用手触摸电热带,因而降低了触电的风险,同时由于温度传感器2和电热带5接触,能够精确测量电热带5的温度,然后通过控制电路显示,因而对电热带5的工作状况的评估更加准确。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选择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常用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并且及其适合于本技术这种狭小空间内的数字测温。当然,温度传感器还可以选择其它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可选地,电热带5位于保温层6和管线4之间,并且敷设在管线4的表面,从而能够对管线4进行比较好的加热,或者也可以缠绕在管线4的表面,此处不对其特别限定。同时保温层6又包覆在电热带5和管线4之外,进一步起到减少管线4热量散失的作用。此外,优选连接电缆21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从而防止在冬季等恶劣的环境下,电缆21内部的电芯裸露在外,能够防止维护人员触电,也更增加了安全性。另外,上述说明中是将壳体1设置在保温层6的外侧,壳体1整体凸出于保温层6的外侧之外,这样会导致整个电热带测温装置容易发生老化、故障。针对于此,也可以选择在保温层6中,设有能够容纳壳体1的凹槽,使整个电热带测温装置收纳于该凹槽内,只将控制电路中用于显示温度的部分裸露在外,这样能够增加整个电热带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控制电路离温度传感器2的距离变短,也使得连接电缆21的长度变短,使得温度传感器2测量出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带测温装置,用于检测管线中电热带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电缆、壳体和控制电路,所述壳体设在所述管线的保温层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热带接触,所述连接电缆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连接电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管线的保温层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带测温装置,用于检测管线中电热带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电缆、壳体和控制电路,所述壳体设在所述管线的保温层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热带接触,所述连接电缆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连接电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管线的保温层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带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的底面和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盒体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盒盖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以和所述盒体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控制电路的空腔;所述盒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可与所述保温层连接的安装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带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管线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带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的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带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位于所述盒盖上的显示单元,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四名张勇闫建业孙凤枝于跃云高昌保杨华红马晓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