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光毛巾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毛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蓄光毛巾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化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发光面料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发光材料包括自发光材料和蓄光材料。自发光材料不需要吸收光能便可以持续发光,其主要成分是放射性物质,使用时受到较大限制。蓄光材料是指通过太阳光或其它光源的照射可以吸收光能,且光源移去后在黑暗中持续发光数十小时的材料,能够进行吸收光-蓄光-发光并可无限重复这种过程。蓄光面料适合在夜间使用,可以用于制作服装、毛巾等纺织产品,使用在大型演唱会上,可以衬托气氛,增强演唱会的娱乐效果等。公布号为CN105459471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发光反光蓄光面料,依次由基层、粘胶层、发光涂层、透明保护层组成,基层为拒水涤纶面料,粘胶层为透湿接着胶层,粘胶层内均匀分布有反光珠,发光涂层为固体蓄光粉和聚氨酯树脂的混合涂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发光涂层直接涂在面料上,面料蓄光发光的效果差,虽然在发光涂层外设置了透明保护层,但易导致面料手感硬且涂层制备的发光反光蓄光面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光毛巾的生产工艺,包括纺纱和织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序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步骤1为制备蓄光粉体料浆:将乙二醇和蓄光粉体按质量比为1:0.5~1:2进行研磨,研磨的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分散剂占蓄光粉体料浆总质量的1~5%,研磨至蓄光粉体料浆的粒径小于0.5mm停止,得到蓄光粉体的液相悬浮液即为蓄光粉体料浆;步骤2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将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单体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1~1:1.5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再加入酯交换催化剂于聚合反应釜中,酯交换催化剂占聚合反应釜内物料总质量的1~3%,升温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200~230℃,压强控制在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光毛巾的生产工艺,包括纺纱和织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序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步骤1为制备蓄光粉体料浆:将乙二醇和蓄光粉体按质量比为1:0.5~1:2进行研磨,研磨的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分散剂占蓄光粉体料浆总质量的1~5%,研磨至蓄光粉体料浆的粒径小于0.5mm停止,得到蓄光粉体的液相悬浮液即为蓄光粉体料浆;步骤2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将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单体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1~1:1.5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再加入酯交换催化剂于聚合反应釜中,酯交换催化剂占聚合反应釜内物料总质量的1~3%,升温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200~230℃,压强控制在0.2~0.4MPa,分馏柱顶温度控制在135~140℃,酯交换率达到95%时开始泄压;步骤3为蓄光聚酯纤维的制备:将步骤2制得的酯化反应产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利用压力压到缩聚釜,此时为常压,加入稳定剂以及步骤1制得的蓄光粉体料浆进行搅拌,真空缩聚反应阶段温度控制在280~290℃,搅拌2-5h,向缩聚釜中充氮气,停止抽真空,用冷水槽冷却,铸带切粒;步骤4为复合纤维的制备:将步骤3中制得的蓄光聚酯纤维切片放置到烘箱中预结晶,然后真空干燥,聚酯纤维切片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惠荣,徐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楠桥纹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