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冷冻的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90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真空冷冻的冷凝器,涉及冷凝领域。包括控制系统、冷凝腔、冷却腔、储液室、储水室,所述冷凝腔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冷却腔的一端,冷却腔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冷凝腔内包括盘状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均设置在储液室内;所述冷却腔内包括通气管;所述储液室位于冷凝腔下方;所述储水室位于冷却腔下方;储水室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凝腔、冷却腔连通。采用二级冷却模式,使得冷却液和冷凝产生的液态水都可以循环使用,采用大循环与小循环相结合的模式,控制了冷却液的消耗,提升了冷却效果,保护环境。

Vacuum refrigeration cond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冷冻的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冷凝领域,特别涉及真空冷冻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冷凝器中的热量,以热交换的方式,传到冷凝器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致冷蒸气。石油化学工业中用冷凝器使烃类及其他化学蒸气冷凝。在蒸馏过程中,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也称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目前的冷凝器中的冷却液不能进行很好的循环使用,在冷却液的使用上成本较高、有所浪费;并且市面上的冷凝器往往是通过单独一种冷却方式来进行冷却,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真空冷冻的冷凝器,采用二级冷却模式,使得冷却液和冷凝产生的液态水都可以循环使用,采用大循环与小循环相结合的模式,控制了冷却液的消耗,提升了冷却效果,保护环境。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真空冷冻的冷凝器,包括控制系统、冷凝腔、冷却腔、储液室、储水室,所述冷凝腔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冷却腔的一端,冷却腔顶部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真空冷冻的冷凝器,包括控制系统、冷凝腔(3)、冷却腔(4)、储液室(5)、储水室(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3)一端为进气口(1),另一端连接冷却腔(4)的一端,冷却腔(4)顶部为出气口(2);所述冷凝腔(3)内包括盘状冷凝管(7),所述冷凝管(7)的进液口(71)与出液口(72)均设置在储液室(5)内;所述冷却腔(4)内包括通气管(10);所述储液室(5)位于冷凝腔(3)下方;所述储水室(6)位于冷却腔(4)下方;储水室(6)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凝腔(3)、冷却腔(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冷冻的冷凝器,包括控制系统、冷凝腔(3)、冷却腔(4)、储液室(5)、储水室(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3)一端为进气口(1),另一端连接冷却腔(4)的一端,冷却腔(4)顶部为出气口(2);所述冷凝腔(3)内包括盘状冷凝管(7),所述冷凝管(7)的进液口(71)与出液口(72)均设置在储液室(5)内;所述冷却腔(4)内包括通气管(10);所述储液室(5)位于冷凝腔(3)下方;所述储水室(6)位于冷却腔(4)下方;储水室(6)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凝腔(3)、冷却腔(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冷冻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7)设置于冷凝腔(3)内,冷凝管(7)中空并且被弯折成多层结构,相邻两层冷凝管(7)间具有层间间隙;所述层间间隙应能保证冷凝管(7)间互不影响,所述冷凝管(7)上设置有水泵c(9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冷冻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72)上设置有管道阀门(8),所述管道阀门(8)位于冷凝腔(3)内部;所述进液口(71)上设置有水泵a(91),所述水泵a(91)位于冷凝腔(3)与储液室(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冷冻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李成强张永桂
申请(专利权)人:武威天牧草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